近日,有消息传出,代号为“达芬奇”的滴滴造车计划或将于今年6月对外公布。该造车计划先期将面向乘用车和网约车市场打造两款车型。其中,面向乘用车市场的车型将命名为C1,定位于15万元紧凑型纯电动轿车;面向网约车市场的车型为D1 Light,该车为D1的精简版车型,将由比亚迪代工生产,未来将投放给旗下的花小猪打车平台使用。这是继今年年初被曝裁员20%后,滴滴为调整业务线而进行的又一大动作。此消息经媒体曝光后,一向处于舆论漩涡中的滴滴再次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分析人士指出,滴滴造车,有外部因素使然,但更多的还是基于现有业务模式的调整。在主营业务共享出行因合规性问题发展受阻后,滴滴急需寻求其他盈利模式,而切入造车赛道,也有利于为滴滴从美股退市后顺利转入港股增加筹码。搜狐网:作为目前出行行业内的头部公司,滴滴在过去这些年里已积累了大量的司机、乘客、道路等数据,能为造车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在汽车后市场领域,滴滴也已在充电桩、金融板块有所布局。经过多年经营,滴滴早已涉足于整个智能汽车的上下游产业链。盖世汽车网:在国家补贴完全退出后,国内新能源汽车将完全由市场驱动。这个时候,消费者选择的往往是有较强技术和产品背书的品牌,而滴滴完全切入造车赛道后,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恐怕是面向C端的产品如何禁得起市场考验。腾讯网:滴滴造车的策略从“与车企合作”向“自主造车”转变是必然的。因为与车企合作,滴滴很难有绝对主导权,在产品定义层面能发挥的空间十分有限,这显然不符合滴滴对于整个汽车产业链的规划。和讯网: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赛道备受追捧,原先与滴滴合作的企业发展蒸蒸日上。滴滴亲自下场造车,或许是内部需求和外部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对大众消费市场火热局面积极回应的一种姿态。网易:亲自下场造车,一方面能够将自研的自动驾驶技术很好地落地,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汽车软件部分的利润最大化。太平洋汽车:开启造车计划对于滴滴来说,是挽救市场的手段。今年1—2月,新能源汽车总产量达到了82万辆,同比增长1.6倍;销量达到了76.5万辆,同比增长1.5倍。和上一年相比,新能源汽车的产销依然延续了凶猛的增长势头。市场的火热,对于滴滴来说,或许是一个好消息。新浪财经:滴滴和其他互联网巨头造车的终极目标是不同的。滴滴第一款面向大众的车不会实现高度自动驾驶,一是技术水平达不到,二是当前法律法规不允许。但相信不久的将来,滴滴会推出针对网约车,也面向大众的可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的车型,这两个都是滴滴未来巨大的市场。观察者网:互联网或许在很多地方会形成优势,但在竞争呈白热化的新能源智能汽车赛道,软服务带来的优势其实正在被稀释。“滴滴们”如果转战造车赛道,无疑需要发现亮点、跑出亮点,才能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市场模式,斩获利润空间。和讯网:由互联网转战造车赛道,并非没有门槛。这是互联网企业逃不过的命题。好比说,即使滴滴掌握了庞大的用户数据,想要实现汽车的智能化,也需要对模型进行大量处理,甚至重新开发。汽车头条:尽管有自动驾驶技术加持,滴滴造车面临的局势依然不容乐观。在遭遇网信办督察下架APP后,滴滴的核心业务受到重大打击。此外,去年布局社区团购已经让滴滴失血不少,而造车同样是个需要大量“烧钱”的工程,对滴滴而言,闪电推进似乎难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