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上海车展期间,特斯拉女车主“车顶维权”控诉特斯拉刹车失灵,如今该事件已过去近1周年。近日,记者分别联系了车主张女士和特斯拉相关人士,得知该维权事件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由数据归属以及检测鉴定引起的争端,让双方仍僵持不下,诉讼数量持续增加。
张女士表示,当前最新的进展是,其于去年12月就特斯拉行车数据纠纷向法院递交资料,已于今年3月12日获得受理,随后立案。张女士起诉的原因是,其认为特斯拉迟迟未向自己提供完整的行车数据行为不合规,主要诉求是拿到完整的行车数据。
“根据《民法典》、《个人信息数据安全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个人对于自己的数据有知情权,可以阅读或复制。”张女士表示。据悉,该案件具体开庭时间还没有确定。此前特斯拉向外界公布了一份行车数据,但张女士认为数据不全。
对于张女士的维权行为,特斯拉仍坚持认为“背后有其他人操纵”。近日,接近特斯拉的人士表示,可以向记者提供一份涉及张女士丈夫的谈话录音,可以证明张女士背后有其他势力操纵。但后来记者并没有获得这份录音资料。
对于“背后有人”一说,张女士坚决否认。双方始终各执一词。
另一个关键的阻碍是,双方对于第三方检测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据接近特斯拉的人士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张女士一直不同意将车辆交给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做检测。张女士表示,这是因为她查到特斯拉与这家检测机构有合作关系,不能信任由该机构进行检测和鉴定。
张女士向记者展示了一则来自特斯拉官方网站的消息,该消息标题为:特斯拉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启动“特斯拉充电伙伴计划”,这是一则2016年的新闻,特斯拉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合作,宣布成立中国充电测试中心。
但问题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具有智能电动车事故检测鉴定资质的机构,如果不在该机构做检测,意味着特斯拉问题车辆将检测无门。即使事件已经过去了一年,张女士表示目前仍然没有更多机构选择,因此检测被搁浅。
在当前智能汽车新时代,特斯拉女车主维权事件颇具知名度和代表性,该事件的走向不仅关系到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甚至可能影响整个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业内关注度很高。通过这起事件,汽车数据检测机构缺位、数据归属难等行业性问题暴露了出来。
各执一词
特斯拉与张女士双方各有指控。接近特斯拉的人士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特斯拉认为张女士维权事件并不简单,背后可能是一起有策划、有组织、有预谋的活动。根据对张女士的采访,其表示在去年12月的庭审过程中,特斯拉就指控其“背后有人”。
“他们说我很专业,说我背后有人,那我背后究竟有谁,你拿出证据来对不对?”张女士表示,在那次庭审中,特斯拉出示了一项证据,但她并不认同该证据能够证明特斯拉的指控为真。“(他们出示的)是我先生在和一个记者打电话的录音,当时记者想采访我们,想去事故发生的现场还原一下当时的情况,因为记者是北京来的,然后他(特斯拉)就说我们背后有人。”张女士说。
近日,接近特斯拉的人士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其掌握张女士背后有人操纵的证据,可向记者提供相关录音。但后来该人士并未提供该录音,而其所指录音是否为张女士所述与记者的通话录音也不得而知。
另外,此前特斯拉在去年的一份声明中还指出,封某某、韩某等人是张女士车展维权事件的主要组织策划者。其中,封某某全名封士明,为张女士提供了进入上海车展的证件;韩某为韩潮。两者均为特斯拉车主,彼时两人均否认是事件的策划者。
今年3月16日,封士明再就此事发表微博长文表示,张女士当天入馆的凭证是一张媒体日通行证,这是一种不记名、无资格限制的凭证,由参展商从主办方免费申请而来,可转赠他人。封士明称,他当时获赠了三张媒体日通行证,在张女士多次尝试以微博自媒体身份申请媒体证不成功后,经其请求转赠一张。封士明还指出,张女士在场馆内的过激行为与该证无必然关联。
张女士也否认封士明、韩潮等人是幕后策划者。“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关系),我们同样都是特斯拉的车主,因为我们的车辆发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维权才在一起认识,但并不能说我跟你认识,就说你是我背后的人。在上海车展期间,上海的警方对我的维权行为做了大量调查工作,如果说我背后有人,你拿出来证据,对不对?”张女士说。
张女士认为,在这些不断“扯皮”背后,特斯拉的车辆究竟有没有问题?是司机操作不当还是车辆本身的问题?这些是事件的核心。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就必须要进行数据提取、车辆检测等手段,对事故的原因进行鉴定。
数据取证难
张女士的车辆发生刹车失灵事故后,其要求特斯拉提供车辆发生事故前30分钟的完整行车数据。在车顶维权事件后,特斯拉对外公布了涉事车辆事故前30分钟数据,其中包括车速、制动踏板物理性移动信号等9项参数,行车数据内容达48页。
但张女士指出,特斯拉提供的数据缺少了很多参数。“上海车展后,特斯拉给我提供了一份数据,但这个数据是并不完整的,里面缺少了很多跟刹车有重要关系的数据。”张女士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说道。业内也有分析认为,特斯拉给出的数据不足以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
张女士表示,其在去年9月已将特斯拉本应提供但缺失的数据列出并递交到国家监管总局,当时国家监管总局回复称,因为案情过于复杂,要延长调查期限。但截至目前,张女士仍未获得这些数据,后来就有了其就行车数据向特斯拉提起诉讼并立案一事。
在双方僵持不下,无法判断事故原因的情况下,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介入显得非常有必要。接近特斯拉的人士表示,特斯拉一直督促张女士希望将涉事车辆送到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做检测,但张女士始终不同意。特斯拉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张女士在某些方面心虚。但张女士坚持认为特斯拉推荐的检测机构与特斯拉有合作关系,无法信任由其检测。
目前,针对带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汽车的行业检测标准和规范还没有出台,因此在智能电动车出现问题或事故后,要真正客观公正地进行第三方检测和鉴定并不容易。据悉,目前国内仅有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一家机构有检测能力。
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副主任郭弘在去年7月的一次论坛上曾表示,中国现在已经具备了对智能网联汽车的电子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一些结果的能力。彼时,郭弘对特斯拉是否在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进行鉴定表示“还属于保密阶段”。近日经济观察网记者就特斯拉的检测问题再次采访郭弘,但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
资料显示,相关的规范正在完善,但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2020年5月29日,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和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评测鉴定所合作,发布了国内首个汽车电子数据取证标准《汽车电子数据检验技术规范》。
在第三方检测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的情况下,张女士表示其最大的诉求是希望特斯拉能够提供全面的真实的数据。“数据都在他(特斯拉)的后台,但是消费者和车主没有办法拿到。特斯拉EDR(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数据是特斯拉加密的,在全球范围内只有他自己能解读和翻译。”张女士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说。
随着张女士对特斯拉针对行车数据诉讼在3月12日被立案,这起进行了一年的维权事件仍将继续下去。谈及过去一年维权的心得,张女士表示,“确实很难,压力也很大,但是我想给自己一个交代,还是想坚持下去,直到把这个事情解决。”
目前,张女士和和特斯拉之间已有3个正在处理的案件纠纷,除了上述已立案的行车数据案件,另外两件分别是:去年5月,张女士针对特斯拉及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女士侵犯自己的名誉权一案;去年8月,张女士被特斯拉以名誉损害为由索赔500万元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