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经销商一起,谈上汽通用的“黑色五年”

  • 浏览量:4175
  • 作者:
  • 来源:车市观察
  • 时间:2022-04-08

上个月,美国通用放出的一个消息,让这个在中国失焦已久的车企再度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美国人宣布计划在中国创建一个独立拥有的全新豪华品牌,其目的就是从美国引进高端豪华车型进入中国,抛开现有在华合资车企,以“高度自治”的方式展开运营。


这至少显现出两个信号。其一,在合资股比政策放开的当下,通用或许不急于像宝马那样寻求在合资车企中增加股比,而是尝试建立起一个全新的独资品牌,这样可以避免与上汽冗杂的谈判与博弈,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抓在自己手中;其二,美国人对于通用现有在华合资品牌并不满意,在中国市场经营整整25年后,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等品牌并没有达到预计的品牌高度。


与经销商一起,谈上汽通用的“黑色五年”


上汽通用在中国市场所遭遇的,是无可辩驳的“断崖式”下滑。


2017年,上汽通用年销量达200.02万辆,这是上汽通用首次也是唯一一次销量突破200万辆大关,同时也成为“分水岭”。随后四年间,上汽通用销量节节败退。2021年全年,除了凯迪拉克尚有1.4%的微弱增长,别克和雪佛兰的销量分别大幅下滑了9.8万辆和4.1万辆。雪佛兰不足27万辆数据,即便与2019年(41.35万辆)相比也已经跌去近一半,与2014年76.7万辆的巅峰相比,更只剩下了三分之一强。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的“低中高”搭配中,原本瞄准BBA的凯迪拉克只能靠巨幅的折扣维持销量,而雪佛兰和别克则在自主品牌和豪华品牌的夹缝中越行越难,而它们之间的品牌区隔也变得含糊不清。


“开启了加速面向未来的战略转型新篇章”、“获得了行业和消费者的一致认可”。即便如此,上汽通用的官方新闻稿在拿出“成绩单”的时候,仍然保持着一份乐观。但这个行业中的所有人都能看出,上汽通用出了问题——甚至不夸张地说,上汽通用的问题显而易见,就像一个患上了重病的老人,人人都知道TA病了,却对此无能为力。


十年前,通用刚刚走出2008年次贷危机的阴影,在抛掉了多个著名品牌并接受美国政府的救助之后,这个曾经的巨头在2011年重回全球汽车销售量第一的宝座。在中国,上汽通用也走过了销量不断攀升的一个时代:2011年至2016年,上汽通用销量分别为123.1万辆、139.27万辆、157.52万辆、176.02万辆、175.2万辆和188.7万辆。


2017年,成为了上汽通用的分水岭,从此以后的五年间,上汽通用进入了明显的衰退期。


是什么,让上汽通用的这五年如此黑暗?


通过和多位与上汽通用合作多年的经销商对谈,我们试图抽丝剥茧,找到答案。


上汽通用最大的问题:人


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这位经销商前辈眼中,上汽通用最大的问题正出在“人”上。


在上汽通用成为中国车市销量第一车企的年代,主机厂、区域、经销商,可以说是一心一德,大家想的都是怎样把上汽通用的车卖得更好。经销商前辈回忆说,在胡茂元时代,他们曾经到上海参加主机厂安排的培训,在会议室的大门口,上汽通用挂出了一条打横幅:“欢迎回家”。这让包括他在内的经销商们都感到心头一热。当年别克能够在中国车市红极一时,与经销体系的团结一心不无关系。


然而在经历巅峰之后,上汽通用从高层到中层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以他们经销商接触更多的区域来看,区域经理开始在政策上处处设卡。市场营销费用常常因为一些无关的因素而打折扣,而车型的分配也越来越脱离市场实际,“压库”更成了家常便饭,经销商苦不堪言。“在这样局面下,经销商也纷纷有了消极应付的心,从此之后上汽通用的销售就变得每况愈下。”在这位经销商前辈所在的城市,一家上汽通用4S店在最高峰时能够月销近500辆车,而现在,每个月能卖出几十辆就不错了。而在这位经销商前辈看来,这样的问题不仅仅出在某个区域,更是全国范围内普遍的现象。


心态“飘”了的,不仅仅有区域中层,更有上汽通用高层。


作为上汽通用缔造者的胡茂元曾说:“作为领导,有了成绩要往窗外看,有了缺点要对镜子照。如果中国人做事都像做菜那样认真的话,中国的经济将比现在更好!”胡茂元这位工人出身的上海人,有着国有车企领导人中最好的国际化视野和最开放的心态。他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将上汽打造成了中国体系最完整,产业部门最齐全、完善的汽车企业。从陈虹、丁磊、叶永明再到王晓秋,上汽通用的历任总经理,都为上汽通用的成功立下过汗马功劳——当上汽通用肇始时,有时任上汽集团副总裁胡茂元亲自把舵打下坚实基础;当初创的上汽通用生产、采购等各个环节百废待兴的时候,有工科见长的陈虹打造出完美体系;当上汽通用打好基础进入上升期时,有全能型选手丁磊将上海通用带上快车道;当上海通用体系稳定的时候,有营销老手叶永明和“产品大师”王晓秋带领上汽通用激流勇进稳居销量冠军宝座。


而从2018年开始,当上汽通用面临前所未有的衰退。上汽通用的高层们却仍然保持着迷之自信。


与经销商一起,谈上汽通用的“黑色五年”


2019年11月,上汽通用总经理王永清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公开表示,在中国市场,上汽通用会永远处于第一阵营。上汽通用副总经理施弘又补充说:“我们不可能输。”


上汽通用确实不能输,然而谁能保证它“不可能输”呢?尽管这匹骆驼依然块头很大,但并不是不可能饿死。毕竟,从上汽通用喊出“不可能输”的2019年到去年(2021年),上汽通用的年销量又跌掉了将近10%。


同样在这场访问中,王永清向凯迪拉克提出的要求是:2020年要实现两位数增长。而现实却是,2020年和2021年,凯迪拉克两年的累计增长,也没有达到两位数。凯迪拉克市场营销部部长冯旦当时曾表态:“……数字我根本没看,因为凯迪拉克从来没把沃尔沃当成竞争对手,凯迪拉克始终看向豪华市场更强的对手。”


然而,两年过去了,凯迪拉克并没有缩小自己与BBA的差距,反而被异军突起的特斯拉牢牢压在下面。


就在2019年,上汽通用的高层们还曾表达过对电动车和新势力的质疑。王永清当时表示:“电动车在目前的情况下不可能盈利,特斯拉20万台公开报表就是不盈利的。”而施弘当时则认为,新造车势力的热度正在减退。

与经销商一起,谈上汽通用的“黑色五年”


如今,特斯拉已经连续10个季度实现盈利;2022年2月,特斯拉的销量已经是凯迪拉克的两倍,而中国新势力品牌理想的月销量也已经逼近凯迪拉克。


不知道,上汽通用对此作何感想。


产品的五年:从“三缸战略”开始的悲剧


事实上,上汽通用即便清楚问题出在哪里,也依然无可奈何。用经销商的话说:上汽通用这艘船太大,不好调头。


从2015年开始,王永清在多次媒体访谈中,都直言出上汽通用的症结。2015年,王永清就曾对外界表示:“几年前,传统轿车占比70%,SUV占比百分之十几。而现在看来,到2020年,SUV有可能达到30%份额。所以说,市场在变,我们的战略也在变,我们也在调整,我们的产品线,包括产品结构都在调整。”到了2016年,他又表示:“目前我们传统的三厢轿车占的比重太高,我们的SUV还不够全系列,所以我们未来三大品牌全系列的SUV布局要加强,计划都已经制定好了,会按照计划推向市场。”


与经销商一起,谈上汽通用的“黑色五年”


在那一波SUV的大牛市中,上汽通用吃了大亏。如今,上汽通用在SUV上费尽力气,却收效甚微。新推的车型不走量,曾经热销的车型也不复往昔。


作为小型SUV的先驱者之一,昂科拉面对后来的“狼群”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如今昂科拉GX和昂科拉全年销量加起来还不到9000辆,还不到本田X-RV一个月的销量;作为别克旗下主推的大七座SUV,昂科旗也在和汉兰达、途昂的较量中惨败,月销几近归零;而雪佛兰探界者等车型,同样叫好不叫座,销量大幅波动,2022年2月仅有不到2000辆。


在过去五年多时间里,上汽通用旗下无论通用昂科拉、昂科威,还是雪佛兰科帕奇,多数SUV车型都经历了起初竞争车型稀缺、销量不错;随后竞争对手增加、产品短板凸显、销量下降的过程——昂科威深陷疑似断轴、刹车隐患等多种质量纠纷,双离合变速器带来的驾乘体验与等同级产品相比太差等,导致其销量持续下滑;昂科拉也被投诉刹车系统质量缺陷等多种质量问题,加之产品更新换代落后,时隔7年才换代,而此时面对产品力更强的本田缤智、XR-V、以及众多自主品牌车型的围剿,再难恢复往日的辉煌。


与此同时,上汽通用曾经风光一时的轿车市场,如今也光彩不再。


与经销商一起,谈上汽通用的“黑色五年”


英朗曾经是别克品牌最受欢迎的车型,在家用轿车市场上曾经长期坐稳销售冠军的宝座。然而在改换三缸发动机后,英朗的销量一跌再跌。尽管上汽通用坚持宣传自己的三缸发动机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在可靠性和平顺性上并不差于四缸发动机。但消费者的既有观念短时间难以改变,三缸英朗遭到了市场的抛弃。


尽管上汽通用在2020年重新推出了搭配四缸发动机的英朗典范车型,英朗的销量一时有所回升,但英朗的产品形象和市场地位,依然遭受了短期内难以消弭的损害,月销量波动极大——以2022年2月为例,英朗仅仅月销8603辆,相比2021年同期大跌66.4%。相较之下,竞品大众朗逸和日产轩逸,则依然保持月销3万辆以上的成绩。


从力推三缸,到重新推出四缸车型试图挽回丢失的销量,上汽通用的“三缸战略”输了,输得很可惜。实事求是地说,上汽通用“三缸战略”的失败,并非技术层面的错误,问题更多出在市场和营销层面。


上汽通用的错误在于,并没有对中国市场和消费者进行准确的把握。中国消费者相对保守的态度,以及一些媒体的夸大,让中国消费者对三缸发动机表现出一种盲目的抵触。一款原本十分优秀的发动机被打上了错误的标签,自此难以翻身。反观上汽通用的对手,除福特外大多数都在三缸发动机领域按兵不动,选择了观望的态度。


最后的结果,保守的竞争对手笑纳了英朗让出来的市场份额,而激进的上汽通用只能无奈吞下苦果。


营销的五年:上汽通用为何一错再错?


如果说在三缸发动机这一问题上,上汽通用尚且有理由为自己辩护。那么在别克凯越的停产这件事上,上汽通用难辞其咎——这,就是一出大昏招。


与经销商一起,谈上汽通用的“黑色五年”


2016年8月,上汽通用宣布别克凯越停产。此时,凯越依然是一款能保持着月销万辆成绩、颇受欢迎的车型。在经销商们看来,上汽通用轻易放弃这样一款车型,尤其显得傲慢和不切实际。


上汽通用曾表示,停产凯越有利于别克品牌的建设。“当别克到达每年百万辆的级别时,别克品牌要有百万辆的品牌格局。”当时,上汽通用别克市场营销部部长包晔在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表态。


业内普遍猜测,凯越的停产是为雪佛兰品牌复苏“让路”。紧接着,雪佛兰科沃兹上市,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这一点。


凯越给科沃兹让路,一如当年赛欧从挂别克标改挂雪佛兰标——雪佛兰的品牌定位在别克和凯迪拉克之下,在2005年雪佛兰进入中国市场之初,通用将赛欧从别克旗下转给雪佛兰,同时期导入中国市场的车型,也大多是Spark、乐驰、乐风这样的A00级、A0级小车。


在当时,这样的战略无可厚非,雪佛兰也取得了市场上的成功。随着消费趋势的变化,雪佛兰重心发生了转向,科鲁兹、迈锐宝乃至后来的探界者等车型,似乎都更符合市场需求,但由于与别克产品的差异化越来越小,使得雪佛兰和别克陷入内部竞争的泥潭。


为了建设更好的品牌形象,别克不仅停产了凯越,还推出了高端子品牌Avenir,试图在品牌层面上实现提升。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别克的产品形象并没有因为凯越的停产而成功提升,别克还是那个优惠巨大、靠性价比来竞争市场的品牌。

与经销商一起,谈上汽通用的“黑色五年”


别克以凯越每年10万辆的销量贡献来换取高端品牌形象,最后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尽管有凯越让路,雪佛兰却依然是扶不起来的阿斗。科沃兹在2018年前后一度获得2万辆左右的月销量之后,从2019年开始一落千丈,月销量从5000辆,一路跌掉如今仅有2000辆上下。而别克凯越在停产近两年后选择复出,却依然没有恢复往日风采,在复出第一个月的2018年6月仅卖出3000多辆,而这也是凯越复产后的最高峰。现在,凯越销量已接近彻底归零。


三缸的英朗和科沃兹、四缸的科鲁兹和迈锐宝都遭遇惨跌,印证了经销商的话:产品的问题只是问题的冰山一角,上汽通用更大的问题出在了营销上,出在品牌定位上。


2017年以来,上汽通用为了稳定销量,用尽了一切可以用的手段。血崩一般的降价手段,让别克稳住了销量、让凯迪拉克有所增长,却并没有挽救雪佛兰终端销售的雪崩——第三方网站显示,雪佛兰品牌一些车型经销商最低报价已经比自主品牌还低,却依然没有改变雪佛兰销量三年被腰斩的现实。上汽通用试图让别克“品牌向上”,而由雪佛兰承接入门市场的结果。最终却是别克与雪佛兰产品始终有着不小的重叠,导致内部竞争消耗。


与经销商一起,谈上汽通用的“黑色五年”


与此同时,雪佛兰也彻底抛弃了入门市场,让人颇感遗憾。A0级、A00级小车的市场虽然有同门的宝骏和五菱来承接,但试想一下,如果宝骏MINI EV是一辆挂着雪佛兰车标的新能源小车,有没有可能会有更好的品牌溢价?能够让上汽通用取得更好的利润呢?


至于别克,上汽通用设想的“中高端定位”,在凯迪拉克也不得不降价促销的压力下,最终沦为笑谈。美国人原本认为,别克在美国的中产阶级定位,可以照搬到中国,但最终的现实却是,别克在美国市场败得更惨,以至于昂科威都要在中国生产再返销到美国,以满足美国本土那微不足道却又难以割舍的鸡肋需求。


从产品布局、再到品牌定位,上汽通用在过去五年间的战略举措多有失当,不但丢掉了市场份额,也让品牌形象急剧下滑。在经销商的回忆中,别克曾经是能够把君威、林荫大道这样车型卖到30多万元,还能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的品牌,而如今,别克却只能靠相对低价的车型来维持份额,令人扼腕。


技术的十年:“新四化”的牌局上,上汽通用是如何把“起手听”打成相公的?


相较于产品、营销在过去五年的顾此失彼,上汽通用在技术上的失误则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历史。


2008年,“绿动未来”这个概念被第一次提出,上汽通用时任总经理丁磊对此信心十足。如今,丁磊早已转身去打造自己的新能源品牌合众。而上汽通用依然在新能源领域裹足不前。或许正如前面提到,现在的上汽通用高层,始终没有打消对于新能源车型能否盈利的疑问。


这一点,恰好也是经销商们不甚理解的。


与经销商一起,谈上汽通用的“黑色五年”


插电混动车型雪佛兰Volt沃蓝达,曾经长期是美国市场销量最好的新能源汽车,然而在中国市场几乎从未被正式导入。在大多数4S店中都找不到它的身影,它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在各种车展上作为吉祥物,向外界表示出通用有能力造出不错的新能源汽车而已。


早在2010年就在上海世博会上亮相,整整12年过去了,上汽通用曾经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最终却在新能源领域输得很惨。这绝对不是技术上的原因,而纯粹是人祸。经销商介绍,雪佛兰品牌早年间就没有真正努力推动过新能源车型的销售。当所有人都认为卖好燃油车型才是最主要的任务,新能源被抛之脑后便成了很自然的事。


直到2019年,当澎湃新闻向上汽通用高层提问:传统车企是否很难难完成真正的思维转型时,上汽通用副总经理施弘仍然以对新能源的质疑作答。他当时的回答总结起来有三个层面:电动车难以盈利、消费市场对电动车没有刚需、充电设备基础建设尚需时日。


要知道,这已经是2019年!仅仅一年后的2020年,新能源汽车从市场到股价就迎来了一波疯涨……上汽通用高层的观念保守到如此程度,很难不让人对上汽通用的未来感到担忧。


这也从另一个层面反映出,上汽通用如今已经是一个只会吃老本的车企。尽管上汽通用对泛亚中心依然信心满满,但那个曾经在技术上领先的通用,早已不复存在。


过去,通用在全球车企中是毋庸置疑的技术标杆。1989年,通用旗下的欧宝创下0.26的风阻系数,低于当时被人们津津乐道的雷克萨斯LS和保时捷911;1994年,通用旗下的奥兹莫比尔Aurora是当时全球车身最坚固的汽车,仅有一年后的奔驰W210 E级可以与之相比;2002年,尚隶属于通用的德尔福研发出MRC主动电磁感应悬挂系统,除了雪佛兰克尔维特和凯迪拉克,甚至被法拉利599GTB所采用。


如今“新四化”席卷汽车行业。而早在2000年,通用就推出了燃料电池概念车GM Precept;90年代末期,OnStar安吉星就开始成形,具有卫星导航与数位收音机功能,车主忘记将车钥匙拿出车外时,车主连络OnStar可用透过手机帮车主遥控打开车门;2007年,通用汽车在汽车科技上已经研发出可靠的无人自动驾驶汽车,能自动完成路边停车动作……


与经销商一起,谈上汽通用的“黑色五年”


但现在,说起通用的“独门技术”,绝大多数人可能会一片空白。美国人把欧宝卖给了法国的PSA,德尔福破产拆分出了安波福,在燃料电池、自动驾驶等领域,通用早已不是行业的领跑者。而在中国市场,无论电气化还是智能化,上汽通用也都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一年前,上汽通用在“2021科技体验日”上宣布,将加大投资,预计到2025年规划投入将超过500亿元,以加速电动化与智能网联技术的转化。


几经折腾,经销商们只想问上汽通用高层:早干嘛去了?


在经销商看来,上汽通用的经销网络已重疾缠身。在这样的局面下,即便上汽通用有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想要重振当年的辉煌,依然难于登天。更何况,要恢复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心,不是一两辆新车就能够做到的。


如今,特斯拉已经成长为汽车市场中风头正盛的领军者,曾经被上汽通用认为“热度下降”的蔚来、小鹏、理想也已跨过上市融资的里程碑,开始成为中国汽车品牌中的重要力量,而上汽通用这个曾经的引领者,变成了追赶者。上汽通用错过了至少五年发展关键期,而要迎头重新追上,上汽通用可能需要更多的五年……


【结语】


与经销商一起,谈上汽通用的“黑色五年”


上汽通用的故事,要怎样继续书写?


问号难解。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