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梅赛德斯-EQ旗下首款大型豪华SUV全新EQS纯电SUV正式发布,这不仅进一步丰富EQ家族产品阵容,加速“全面电动化”,更是奔驰全力推动“碳中和”的一个注解。
按照规划,到2030年,奔驰每辆乘用车碳足迹较2020年将减半,通过可再生能源满足70%的生产供能需求。
对此,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在接受南方+专访时表示,只有具备清晰“碳中和战略”的企业,才能够拥有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纵然市场存在短期不明朗因素,奔驰仍将坚持现有产品战略、技术战略、经营战略,依托创新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未来对中国市场以及全球豪华车市场仍然充满信心。
加速推进“碳中和”战略
按照规划,奔驰到2030年,每辆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较2020年平均减少50%。为此,奔驰将采取一系列关键举措,包括产品阵容电动化、充电能源绿色化、电池技术升级、在生产过程中广泛采用循环再利用材料及可再生能源。与此同时,奔驰计划到2030年,通过在各大生产基地推广使用太阳能和风能,通过《购电协议》购买额外能源,旨在以可再生能源满足70%以上的能源需求。
“我们深知实现碳中和是梅赛德斯-奔驰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以进一步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隐患。”康林松表示,因此制定了清晰的路线图,现已经拥有完善的产品战略、技术战略、经营战略。
在产品战略层面,奔驰未来10年电动化战略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从现在到2025年,第二阶段是从2025年到2030年。“到这个十年末期,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全球,我们都已经具备了充足的实力,在市场允许的条件下实现‘全面电动’”康林松表示,奔驰今年将向中国市场陆续推出8款新能源产品,包括全新EQS SUV、全新EQE、梅赛德斯-AMG EQS 53 4MATIC+等纯电产品,以及来自C级车、S级车等车型的插电混动产品。至年底,奔驰将拥有中国豪华汽车市场最丰富的电动产品阵容。
在企业运营方面,奔驰所有自主经营的工厂将在2022年实现生产碳中和,并将在所有制造基地推广太阳能和风能,进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的产能。同时,ESG理念全面贯彻于奔驰所有业务部门,并针对24种风险较高的原材料采取适当措施,确保从原材料矿区到加工工厂,再到生产线整条供应链中的权利保障。
据了解,北京奔驰正在大力推进绿色电力,在生产过程中广泛安装和使用自备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工厂光伏发电总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年发电总量超过2600万千瓦时,另有6.5万平方米光伏板正在建设中。上述光伏系统全面并网发电后,北京奔驰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1.8万吨,相当于100万颗树每年可中和的二氧化碳量。
“在供应链方面,我们态度十分明确,如果想继续成为梅赛德斯-奔驰的供应商,就需要认同碳中和的愿景与路线图,并与我们共同努力。未来碳中和承诺和措施将逐步成为甄选供应商的一项硬性标准。”康林松透露,迄今为止,奔驰绝大部分供应商都对“2039愿景”表示认同,并且对碳中和提议做出了热烈积极的反响。
科技创新是竞争的核心要素?
面对着这一系列目标,如何才能保证持续推进碳中和战略?
在专访过程中,康林松多次强调:科技创新是实现碳中和战略的核心。
“减碳、脱碳在科学界已经达成共识,需要全人类共同的努力,包括汽车行业。以创新引领进步是客户对我们的期待,我们的客户绝不希望梅赛德斯-奔驰是个固守过去忽略未来的公司,创新始终存在于我们的DNA之中。”康林松表示,每当他畅想2030年彼时豪华汽车发展的形态,都会感到无比振奋,未来10年将是汽车行业转型最关键的10年。
为此,奔驰正在全球汲取创新要素,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生态系统和创新生态系统具有极大的活力,我们要充分依托中国的技术创新潜力,不断加大对本土研发的投入。”康林松介绍,为了强化创新,奔驰在3月成立了上海研发中心,进一步扩大本土创新布局。未来几年,奔驰还会与中国本土伙伴加强在供应链和技术领域的合作,支持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
短期市场存在一定挑战
对于持续的强化创新,透露出奔驰对未来汽车市场的持续看好。
“全球车市总体发展趋势对豪华车而言仍然是有利的。在中国这个全球最重要的汽车市场,豪华车仍然保持较好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把梅赛德斯-奔驰视为打造美好未来和新豪华主义的品牌。”康林松表示。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即便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全球供应链短缺等因素影响,奔驰仍然共向中国客户交付了超过19.2万辆新车。
不过,康林松也坦言,当下市场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进入2022年,地缘政治事件的走向很难预测,整个世界进入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整体状况有着诸多的不确定性。”他表示,对于接下来12个月的市场走势,很难现在就加以判断。但对于奔驰而言,将通过不断提升效率、加强对固定成本的管理,来抵消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冲击。预计2022年奔驰在财务业绩上会继续取得良好表现。
至于在中国市场,奔驰将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而扩大生产,会结合市场发展以及销量情况,不断强化对于生产的部署,做到始终在华发展、与华共进,不断推动本土创新和研发,提高在华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