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沿用3G、4G、5G的代际概念来划分当代汽车的发展,可以认为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乘用车的第三个时代:
第一个时代是传统能源车时代,代表的技术是石油能源作为汽车的驱动技术
第二个时代是新能源车时代,代表的技术是以电池、氢能源为代表的新一代的驱动技术
伴随着全球各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加速,乘用车已经进入智能车第三时代,代表的技术是以增强感知和算力为核心的智能化技术。
对于汽车产业来说,每一个代际都意味着颠覆和机遇,每一代都意味着新秩序会向旧秩序发起挑战。新能源在全球成就了特斯拉,在中国成就了蔚小理和比亚迪,同样智能化时代对汽车行业的新玩家来说,也意味着无穷的机遇
智能化汽车的典型代表是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给人以更简单聪明的驾驶体验,而智能座舱给人以温馨、贴心的乘用体验,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成为智能车标志性的能力象征。自动驾驶大家都很熟悉,而座舱是指驾驶舱内的设施,包括中控、仪表、座椅、舱内摄像头以及舱内音响等等。
今天,我就带给大家智能座舱的的十大发展趋势,并简单分析相应的产业机会点。
越来越多的汽车智能座舱的体验会向智能手机看齐。这包括中控的触控体验、对屏幕、音响、游戏、拍照能力的体验,同时,评价一个汽车智能座舱是否优秀的指标也会越来越向智能手机靠拢。
这意味着,传统的智能手机巨头会迎来新的机遇,他们强大的OS定制化的能力和人性化的体验将有可能延续到智能汽车上,智能手机的智能化能力将会成为智能汽车的样板,传统的Tier 1会遇到座舱体验优化上的挑战。
金康的问界M5使用的车载系统,作为华为鸿蒙OS的首个车载系统,问界M5很好的将智能手机的体验和功能同步到汽车上,对整个汽车行业座舱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会有代表性的意义
2021年特斯拉的几起在网上被热炒的交通事故,让汽车的内部故障数据是否能透明的开放给车主,成为普通消费者关注的热点。
和传统的汽车运行的日志、故障信息对普通消费者封闭不同的是,基于更智能的操作系统,未来越来越多的汽车内部运行日志、诊断数据将透明的呈现给用户,用户将更傻瓜式的直接获知汽车的运行状态,更直接的了解自己的汽车到底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如何更好的解决。
同时,汽车的智能自诊将逐步实现,同时更多的汽车运行数据将成为用户可浏览的私人数据,便于回溯和查看。目前一些传统的OTA服务企业已经开始提供智能化诊断服务,而一些传统的公有云企业将会为更多车企用户提供服务
小鹏的全车语音控制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亮点,未来智能汽车的全面的车控、娱乐功能的语音控制将会是第三代汽车是否能智能化的标杆。
为了解放双手和双眼,智能汽车比手机更需要语音控制功能;同时,为了保证驾驶安全,智能汽车也会更加重视语音控制的安全性。越来越多的不影响驾乘的汽车控制、车载娱乐控制功能将通过语音来实现控制,像科大讯飞这些在车载语音控制领域已经耕耘多年的企业,将会显著受益。
为了满足快速响应的要求,端侧语音控制的算力要求会大大增加,语音垂域的支持能力、语义识别的泛化能力、主动语音查询能力和用户定制化的能力,会成为衡量车载语音智能化的标杆,而语音为主、手势为辅的多模态技术将会成为重要的辅助。
智能汽车已经在从满足驾驶体验向满足娱乐体验发展。未来智能座舱不仅仅包含传统的中控、仪表、音响、舱内监控,车载配件和娱乐设施会越来越多,此时智能汽车对对手件联接的诉求将会大大增强,高速、稳定、无处不在的联接将会成为潜在的刚需。
有线联接:座舱通过有线网络和汽车对手件(座椅、空调、车灯、电驱等)连接
无线联接:通过高速、稳定、低时延、安全的联接,弥补有线联接的不足,并为后装多样化的配件提供更多的可选项
新的技术会爆发,有线联接高速以太互联技术会部分替代传统的CAN、LIN网络,而蓝牙也已经逐步不能满足无线联接的需求。为了满足便捷、高速、更可靠的车载场景,联接技术会有一个革新,类似与华为的New IP、 SparkLink这些创新联接技术,在车载场景会实现商用。
智能汽车不仅仅是孤立的个体,由于智能座舱操作系统的原因,汽车将更多的和车主的家庭以及车主的个人可穿戴设备关联,车控家、家控车将会是基本的能力,你将能在汽车上打开家庭的空调,也将能在家里的电视大屏查看汽车是否安好,甚至汽车也能知道你已经出门,在冬天自动为你开启暖风。
同样、智能汽车将和个人可穿戴设备也关联起来,汽车将更懂驾驶员的身体状态,并且做出智能化的处理,保护人身安全。
此时,小米、百度、天猫、华为的全屋智能比较领先生态企业会迎来新的机遇。而传统的新能源汽车先驱,不论是特斯拉还是比亚迪会遇到巨大的挑战,他们在全智能场景中都有各自的短板,因此和传统的智能手机、全屋智能、可穿戴智能企业合作将会是比较好的方式。
智能汽车的个性化能力越来越重要。智能座舱个性化体现在驾驶个性化、乘用体验个性化以及娱乐体验个性化。个性化也不仅仅是对驾驶人员的,随着舱内摄像头的增加,智能座舱有能力分区识别驾乘人员,根据对驾乘人员习惯的学习,对不同座位的驾乘人员做出不同的个性化推荐。
很多服务行业已经基于人脸识别实现了千人千面的服务,而智能汽车的个性化也是类似的技术。智能汽车舱内摄像头不仅仅是识别到人,还能够根据不同的驾乘人员,学习并记忆他们的操作习惯,并在不同的驾乘人员乘车时,做出个性化的推荐。个性化的学习能力,将是智能汽车的考量重点。
用户的个性化的分析将会基于车企的云端,成为车企增加用户粘性的财富。这会导致整车企业对云和云端算力的需求大大增加,传统的云企业将会受益。
算力不足将成为整车汽车智能座舱的老大难,智能座舱对算力的需求会远远超越智能手机。
因此,由于智能座舱算力需求大大增加,传统汽车芯片将会明显的出现算力不足的现象,智能汽车的发展将会驱动芯片企业的车载芯片进一步提升算力。尤其是在智能座舱的架构正在从多芯多屏向一芯多屏转变的情况下,车载芯片的算力的不足将成为常态,算力的容量、规划和管理将成为衡量汽车智能化的重要标准。
由于不同的车载业务必须要满足不同的响应时延,因此座舱的算力需求呈现一种分布式的架构,因此采用端处理器-本地协处理器-云端三级算力架构将会成为一种不错的选项,地平线已经有类似的芯片。
汽车向智能化的发展带来的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智能汽车面临的安全风险会增加,因此车载安全的需求大大增加,这会为一些安全企业带来一些新的机会。
从物联网的发展规律来看,系统越智能,安全风险就越大。尤其是除了特斯拉之外,大部分的智能汽车的操作系统是安卓,智能汽车受黑客攻击的风险更大。尤其是汽车安全和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紧密相关,因此智能汽车的安全显得更加迫在眉睫。
和普通物联网不一样的是,车载安全是一个立体的、系统性的工程。对于智能座舱而言,智能汽车安全不仅仅体现在车载系统安全、应用程序安全,车载网络也对座舱存在更严格的安全要求。同时,为了安全的驾驶,智能座舱的安全体系还包括仪表的功能安全、行车时的驾驶安全保护。此外,随着智能汽车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和座舱紧密相关的数据安全,云安全也需要得到体现。
在科幻电影中未来的智能汽车的全息投影技术经常令人叹为观止。对于智能座舱而言,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舱内娱乐需求的增加,将会让XR技术将会在智能座舱全面使用,全息助手等科幻电影中的梦幻开车的场面将成为现实。
XR包括VR、AR,甚至未来的元宇宙技术,实现XR的投影技术,也是未来智能座舱考虑的重点。XR技术可以用于座舱内部丰富的场景,包括视频、通话、游戏等。在座舱内部XR技术的底层实际上是各种投影技术,目前已经有AR-HUD等技术在车载上成熟使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投影技术在车载得到突破。
同样,XR技术也需要损耗座舱巨大的算力,基于移动网络和云计算的的XR技术,也对网络带宽有巨大的诉求,因此未来5G会是智能汽车的标配,运营商也会存在一定的机遇。
当前智能座舱已经普遍使用了智能操作系统,因此座舱的生态软件的丰富程度将会是座舱智能化的象征。由于在手机、平板、智能电视的积累,传统智能手机制造商的生态应用市场将会存在更多的机会,和整车企深度的合作有利于实现1+1>2的效果,车载生态软件也蕴含着成为下一个谷歌GMS的机会
但是,由于汽车和智能手机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车载生态软件需要更好的适配车机,需要对内容裁剪或者增加,在控制方式上除了传统的手机触屏外,也需要和车载语音、视频、微波控制融合,更加适应车载应用场景。
另一方面,过去汽车在购买后很少有消费者增加个性化的配件,汽车后装改造也只是少部分汽车爱好者的游戏。而智能座舱使用了智能操作系统,这就意味着个性化的配件将会存在爆发的机遇。目前、特斯拉已经开始支持车内麦克风的K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基于无线的座舱个性化的配件将会被接受。同时,智能汽车也可能增加灵活的有线插口,方便客户更换个性化的配件,智能汽车的后装市场将会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