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该随车标配的电动转向柱在车主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更换为手动转向柱。保时捷“偷梁换柱”“电动转向柱减配事件”,下称“减配门”,最终发展为一场沸沸扬扬的舆论危机。
愉观车市了解到:目前已经有部分车主开始展开集体维权,正在通过代理人收集材料。有消息称,车主要求保时捷方面行“退一赔三”的补偿。
事件回溯到由于芯片短缺等原因,保时捷从去年7月开始,在车主不知情的情况下,取消了部分批次的Macan、Cayenne、Panamera、911及Taycan等车型的电动转向柱,国内市场涉及车辆共约3万辆。之后,车主提车时,承诺后续免费为车主安装电动调节转向柱后,却没有履行承诺,继而提出给车主提供2300元代金券作为补偿。这也引起了车主的强烈不满。对此事件,愉观车市专门采访了上海汇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冬律师,吴冬认为:“虽然减配是由芯片短缺造成的,但是对于保时捷来说,既然承诺了要为消费者按照原配置升级,就该信守承诺,而不是一而再违反承诺。
“如果保时捷违反承诺不进行免费升级,实际已经构成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消费者完全可以向消保委进行投诉,而工商部门也有权对此进行调查。”吴冬认为,至于具体赔偿多少,金额也应该是消费者认可的金额,而不是“霸王条款”,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由卖方说了算。事件回放到4月27日,保时捷Taycan (配置|询价) Cross Turismo车型在国内以直播的方式上市。然而,新车上市直播间却变成了大型“翻车”现场,大批保时捷车主通过刷礼物的方式进行在线维权。不少车主投诉保时捷将车辆本该有的“电动转向柱”,减配成了“手动转向柱”,而且之前保时捷答应的“免费升级”也改为仅提供价值2300元的代金券作为补偿。据了解,Macan加装电动方向盘柱的费用约19400元,高端车型Cayenne的费用则更高,另外还要加上人工费等。显然,这个补偿金额显失公平。也进一步引起车主不满,纷纷加入维权序列。迫于舆论压力,保时捷于4月30日曾通过《保时捷中国致车主的一封信》作出回应。
在信中,保时捷方面解释称,部分车辆将带电动调节功能的转向柱更换为手动调节转向柱,主要原因在于全球缺芯。因此,今年第一季度末,保时捷总部被迫决定取消带电动调节功能转向柱的恢复更换计划。并表示保时捷中国组成了特别工作组,并与相关供应商进行了深入探讨。保时捷表示,仍无法预估电动调节功能相关芯片的到货时间。保时捷原本希望通过回应获取外界理解,不料反而引发了更多不满。除了车主表示将集体维权。此后,也有车主表示收到保时捷给出的新一版合计17300元的补偿方案:“交车时的3500元代金券+芯片成本2300元维修基金+客户补偿11500元维修基金”,只不过这部分补偿依然是以代金券而非现金的形式发放。
电动转向柱即方向盘电动调节装置,这是保时捷“舒适进入”功能的基础配置。在和记忆功能联动之后,方向盘可以通过电动转向柱的调节,找到最适合驾乘者的高度和位置。相比之下,手动转向柱虽然功能上大致相当,但体验上不如电动的方便,对于保时捷车主来说,心理上也有落差。
更让车主感到不公平的是,对国内外市场的电动转向柱配置问题保时捷或存在“双标”解决方案。据了解,对于部分海外有认证要求限制的市场和车型,保时捷不仅有补偿,而且后续还将继续搭载电动转向柱。
缺芯是个全球性问题,也是汽车行业普遍遇到的问题,因此导致配件更换本也无可厚非。保时捷“减配门”之所以不断发酵到沸沸扬扬,主要问题在于对于减配,消费者并没有提前知情。令车主难以接受的是,直到车主向保时捷官方询问此事,方才被告知因“缺芯”影响暂时无法提供该功能。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保时捷对于相关问题的投诉已经高达百余起,涉事车辆超两万辆,减配车型涉及Panamera、Cayenne、Macan、911及Taycan等多款热门车型,问题也均系将原本具备电动调节功能的转向柱改为手动转向柱。有车主在订车到提车近5个月的时间中,厂家及经销商均未主动将此事告知车主。“我订购的车辆是带有电动方向盘调节功能的,如果提前告知我减配这一情况,我就不会选择这辆车了,他们隐瞒了实情,我感觉受到了欺骗。”多位车主表示。而在提车时,经销商也表示后续会免费补装,但大部分车主在提车半年后,迟迟没有兑现。而保时捷新到的部分新车上,已经搭载了电动转向功能。这让蒙受被动减配的车主们难以接受。
吴冬认为:“经销商提供了与官网宣传功能不符的车辆,并在销售时隐瞒车辆减配实情,使车主购买了与宣传不符的商品,严重侵犯了车主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保时捷经销商在知情的情况下隐瞒车辆真实性能,造成消费者的误解,明显违背了相关法条规定。除了销售一开始就违背法条规定以外,保时捷厂家单方宣布取消协议中的功能恢复更换计划也是企业不信守承诺的表现,也已经损害了消费权益。吴冬认为,该行为也违反了消费者保护法56条规定的,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保时捷消费者的维权仍在进行中,愉观车市认为,保时捷是时候放下身段,放下傲慢,重视中国消费者的诉求了。近7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保时捷品牌全球最大单一市场。数据显示,2021年保时捷全球累计交付30.19万辆,其中在华累计交付9.57万辆,同比增长8%,占比超30%;2022年第一季度,保时捷全球交付6.84万辆,中国市场交付量达到1.77万辆。保时捷在转型电动化的过程中,更离不开中国市场。2021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交付的电气化新车占比达到了18%。据统计,保时捷全球每卖出三辆保时捷就有一辆来自中国。但是,眼下的成功并不代表未来的成功。当下,传统豪华车市场已经出现了大幅萎缩,从2021年6月开始,中国豪华车市场已经连续10个月出现同比下滑,最高点单月销量下挫27%。今年一季度,豪华汽车市场累计销量约68万辆,同比下滑7.5%。一方面,中国消费者消费越来越理性之下,不再是盲目的品牌至上,而是从更多维度去衡量豪华车品牌,这也是为什么,高端新势力造车能够蓬勃兴起,它们正用更贴心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去打动消费者。另一方面,传统的豪华车品牌,也在据理力争,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傲慢。实际上,近两年来,汽车行业因缺芯减配并非个别现象,包括宝马、奥迪、特斯拉等在内的众多车企,都曾因为缺芯而对部分车型进行减配。不过,大部分车企的处理方式均是第一时间发布公告并给出解决方案,无论直接降价或制定补装时间表,均明确告知消费者。如宝马曾取消部分车型的自动泊车辅助系统、手机无线充电、WiFi热点功能,并下调车型价格。直到芯片问题缓解后,宝马才宣布后期继续加装相应配置并恢复售价。相对于此,保时捷的做法已经严重与市场脱节,不知道是总部的原因,还是保时捷中国的我行我素。保时捷受到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以及芯片短缺等综合因素影响,一边针对旗下部分车型进行了配置调整和价格上调,涨幅区间在5000元-25000元不等,一边还对消费者诉求傲慢无礼,不守诚信的话,最终将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现在消费者有了越来越多的产品选择,一旦中国消费者伤透了心,到时候就难以挽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