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步车市场经历一年多的快速扩张后,已经到达了这一轮增长的顶点。继续以低价、渠道作为核心竞争力,只会陷入更深的内卷中。
一方面,在低价市场中,如何破局性价比内卷已经成为代步车新进入者的核心考题,“不算太贵的智能化”是近期新车的一个探索方向。另一方面,代步车用户的画像也在重新绘制,购买代步车的需求日趋多元化,远不只是廉价车型能够满足。
代步车,不仅仅局限于便宜的小车。但想要把代步车卖贵、让代步车破圈,也一定不是去堆配置、堆用料这么简单。代步车的关键,在于挖掘特定人群的用车场景与性格表达。
1. 5月代步车销量
5月代步车市场新车销量172,705辆,同比下滑20.1%,环比回升22.5%,占乘用车市场份额自3月后连续下滑。代步车市场内部正在加速向两头分化,低价位性价比车型和高价位特色(强个性化或强务实性)车型的占比加大,中间地带的车型向两头分流。
从动力类型看,新能源车在代步车市场中连续三个月份额超60%。这个市场的基盘,来自主流以上燃油车用户的增购,但随着油价高涨、消费紧缩,代步车市场中也有不少新增用户来自原先主流车潜在用户的降级消费。这部分新用户,是代步车市场跳出单纯低价竞争,向有限价格下的品质化、智能化转型的主力消费群体。
2. 按城市线级和价格段份额
按城市线级划分,代步车市场重心较4月进一步下沉,一线、新一线城市份额下滑,二至五线城市份额全部上涨。所以,新出的低价位代步车不会去做品牌向的传播,而是着重在区域进行深入骨髓、直面消费者的推广,因为在性价比的竞争中,目标群体几乎没有任何品牌忠诚度。
按价格段划分,上月下滑较多的8万元以下代步车市场,本月趋于稳定。事实上,各价格段的份额变化与电动车的渗透有直接关系,当某个价格段处于电动车与燃油车交织,且部分电动车已有相对强势的表现时,这个市场的份额通常就会因为燃油车的此消彼长而产生波动。
3. 按价格段车型销量
5万元以下区间中,宏光MINIEV可以确保在绝大多数区域市场保持领先,部分区域市场中的核心竞品也几乎只有QQ冰淇淋一个。但宏光MINIEV的问题在于,它已经被几乎锁在5万元以下区间,以外观改装件+大电池的提价策略消费端接受度有限。向更高价位的突破,需要走用户感知更强的品质化与智能化。
5-8万元区间是承接对5万元以下代步车廉价感偏强不满的用户,这个细分市场还没有产生明显的强势车型,多数车型也处于平衡成本与盈利的节点,订单不算少但迟迟无法交付。
8-12万元区间目前处于燃油车与电动车相互交织的状态,比亚迪率先依靠在新能源领域的强势地位率先在这个市场发力,而这一价位的传统燃油小型车则进入振荡下行阶段,电动车对燃油车不断加深的迭代,让整个细分市场的份额也因此产生波动。
12万元以上区间中,缤智和XR-V绝对主导,但在整个大市场的萎缩下也出现了较大的同比下滑,两者依靠换代车型依然可以维持销量水平。欧拉好猫在数次涨价后消费画像已出现明显改变,且产能交付对于订单的满足也不尽乐观。整体来看,品牌声量在上一轮针对女性用户的营销后,需要有持续的跟进与维护。
1. 性价比内卷的最终归宿,是宏光MINIEV
今天任何一个再做5万元以下代步车的品牌,对标的竞品有且仅有一个——宏光MINIEV。所以,QQ冰淇淋、风光MINIEV、凌宝uni,这些像素级模仿宏光MINIEV的新车,看准的就是廉价车没有任何的品牌忠诚度。QQ冰淇淋能抢走宏光MINIEV的某个用户,可能就是因为门店离家近一点、同价格里多了个多功能方向盘。
所以,接下来这类廉价代步车的趋势可能有两个:一是宏光MINIEV依然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但其它车型也会在特定区域里依靠渠道耕耘有相对稳定的销量水平;二是这个市场再增长的空间被锁死,单纯的性价比做到极致的结果,就是靠月销3万辆摊薄成本的宏光MINIEV。
2. 车内立块大屏,破局性价比之争
6月上市的长安Lumin定出了4.89-6.39万元的售价,其中主销的210km车型为5.39万元,稍稍超出了5万元的门槛。
相比宏光MINEV、QQ冰淇淋等车型,长安Lumin主销车型多几千块钱,得到的是更“可爱”的长相、稍强的续航与动力、更有品质感的内装设计,以及最关键的一点——全系标配7英寸全液晶仪表+10.25英寸中控触屏。
并不是说多了一块大屏,车辆的智能化就会有什么显著提升,但无论是对消费者可感知档次感的提升,还是对“有总比没有好”的消费心理满足,长安Lumin应当是对代步车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过详细调研,并在有限的成本提升下给出了一个最优解。
这也会是代步车市场接下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QQ冰淇淋新款车型也将进行针对性强化,五菱则会在KiWi这个高端个性化代步车上先行试水。随着整个代步车市场份额触顶,竞品之间已进入无可避免的内卷时,将主流车上的技术进步低成本地下放,才有可能破卷。
代步车的用户,最早来源于两类:一类是老头乐车型的用户承接,另一类是中低线级城市主流用户的家庭用车补充。这造就了包括宝骏E100/E200、宏光MINIEV等热销车型的产品定义,同时也锁定了最初代步车的预期价格区间。
但是,随着代步车市场的迅速扩大,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想要入场去争夺细分人群的品牌也日渐增多,油价的飞涨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于是,整个代步车市场的人群需求变得多元化,产品定义不一而足,甚至对比的竞品都完全垮了圈。
比如上市不久、热度很高的smart#1,是一款典型的高端代步车产品,车身尺寸、品牌、配置等都非常符合中高线级城市代步车用户的需求。但是,这款车型原本在很多舆论中预测的竞品——好猫、芭蕾猫、ID.3,事实上并没那么多,反而在smart#1的订单中,有相当部分也同时预订了Model 3。看起来车型、价格都不匹配的两款车型,在代步车用户并不一定理性的购车决策中,无形中成了竞品。
如果再举一个例子,海豚和ID.3在真实消费者中有较为强烈的竞品对比关系,也是代步车市场不讲究价格、不讲究车型的一个实证。
所以,代步车用户的画像在市场快速扩张后,需要有全新的诠释。预算并不一定是锁定代步车用户的限制条件,满足真实消费者对用车场景、性格表达的需求,才是代步车卖好的必要前提。
就如同宏光MINIEV这款亮相时不被看好的小车,却因为产品定义的精准成为国民代步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