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上涨,是近几月主流车市场消费者口中谈论最多的话题。这也成为整个主流车市场一系列趋势的直接诱因。比如高油耗的燃油SUV销量出现滑坡,比如拥有强力新能源车型的品牌开始受到追捧。同时,部分品牌在核心技术、用户体验上的创新,又与整个新消费产生了呼应。
那些能够快速触达消费群体、提升用户认同感与愉悦感、引导用户主动分享、瞄准特定用车场景的新车型,在这个变革时代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只不过这样的主流车型,大多是一个有新思维的自主品牌造出的智能新能源车型。而且一旦这种车型出现,消费的迁移过程中,不会产生多余的对比。
1. 5月主流车市场销量
5月主流车市场新车销量902,872辆,同比下滑19.5%,环比回升31.0%,占乘用车市场份额68.3%。1-5月主流车市场累计销量同比下滑17.4%,与乘用车市场整体大势基本一致。
从动力类型看,燃油车占比在七成左右振荡,甚至相比4月略有反弹。三类节油车型中,插电混动与混动受关注更多,份额较纯电动稳定,这符合主流车市场消费者的用车诉求。随着比亚迪在主流插电混动市场异军突起,更多有相似技术储备的自主车企,预计也会加速对主流新车的普及。
2. 按城市级别和价格段份额
按城市线级划分,一线城市受上海封控影响份额再有下滑。相比来看,在首购需求、经济平稳、人群体量三者上平衡最好的二线城市,对主流车的消费恢复较快。
按价格段划分,各价格段份额维持稳定,与前两月相比整体变化不大。由于主流车以二三线城市为消费主力且基数庞大,预算对购车起决定性作用,即便动力类型发生变化,现有燃油车的价格体系仍然是重要门槛,“油电同价”也是必要条件。
3. 按价格段车型销量
10万元以下区间中,用户几乎是“唯性价比”。热销的自主品牌,没有哪个在渠道数量上明显吃亏,车型的新鲜度、越级性、获得感对于消费这的转移立竿见影。比如帝豪和逸动PLUS持续品质取向的产品更新,比如欧尚X5、五菱星辰等新SUV对哈弗M6、远景X6的销量超越。
10-20万元区间,销量前十名的车型中,主流合资家轿再少一款(英朗),整体下滑幅度都在三至五成左右。秦PLUS对主流合资家轿市场的冲击、宋PLUS对主流合资与自主SUV的冲击,都已显现出来。值得一提的是哈弗H6,今年销量下滑超过四成,且长城仍未在哈弗H6主销车型上布局混动。
20-25万元区间中,近期优惠放大的凯美瑞还在上量,销量前五全部为两田的中型车和主流SUV。6月购置税减半政策推出后,本田经销商选择回收优惠,可见对进店量和转化率仍有信心。
25万元以上区间中,用户选择明显偏向于个性化。汉、理想ONE、问界M5、小鹏P7这些定位精准的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都有稳定的客源,而汉兰达、赛那等强功能车型,在加价缓解、提车周期缩短后,也在市场的艰难期释放了部分需求。但多元化的功能车新品频出,对GL8的冲击效应显现,尤其是30万元级别的家用市场。
1. 自主燃油紧凑SUV大幅下滑
今年1-5月,自主品牌热销的主流SUV,销量几乎全部遭遇大幅下滑。哈弗H6、长安CS75PLUS、博越、瑞虎8、荣威RX5、传祺GS4几台SUV中,跌幅最小的都超过三成,跌幅最大的将近六成。
不能说这些车型不够努力,它们中的很多产品力依然优异,也没有停止更新。但是,在油价疯涨的大环境下,这些价格不算高、油耗不算低的SUV,受到的冲击也是最大的。目标用户对油价的高敏感度,会驱使他们主动接触同等价位下更加节油的混动车或者新能源车。
比亚迪自然占据了领跑地位,秦PLUS和宋PLUS都已经冲到了10-20万元主流车型的最前列。但在吉利、长城、长安三家,混动车型在主销SUV上的普及,还处于试水阶段。吉利的星越L雷神Hi·X油电混动版价格偏高且没有绿牌;哈弗的DHT混动车型目前布置在赤兔、H6S和神兽上,但最主销的H6还没有动静;至于长安,UNI-K iDD同样也有很强的试水成分。
总体来看,自主品牌主流燃油SUV的消费热度因为油价上涨而有明显减弱,而在今年产能波动较大的环境下,自主品牌即便有技术储备,也难以轻言落地混动或者插电混动的主销SUV。
2. 问界M5三个月累计交付过万辆
对于一款在华为店里卖、长相不错、舒适配置很高、智能座舱有独到之处的插电混动SUV,消费者会有怎样的接受度?在问界M5开卖之前,大家普遍都有质疑。但是5月问界M5官方交付超5,000辆,上险数也超过4,400辆,上市三个月累计交付过万辆,起了一个不错的头。
利用华为的门店数量、地理优势、品牌效应,加上华为终端多年来强势的营销、对区域客户的洞察,华为卖车本身有很好的先天优势。因此,华为卖车的关键,在于产品本身足够有特点、有性价比,并且能与华为手机的目标用户相融合,提供生态化的全生命周期体验。在这点上,问界M5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更多华为HI的车型可能也会与华为商谈门店销售合作,或者华为智选在这条路跑通之后还能反哺华为作为汽车智能化增量部件供应商的定位。
1. 30万元以上级别自主品牌围剿合资旗舰车
30-40万元购买一台非豪华品牌车型,通常都带有较为强烈的功能需求,或者不愿意单纯为车标买单。目前,还能在这个价格段卖好的合资车型,主要包括南北丰田两台大尺寸SUV和两台大尺寸MPV、别克GL8等。
但是,以理想ONE为代表,自主品牌的高端智能新能源车开始在新的赛道掀合资品牌的桌子。目前,这个市场有包括比亚迪唐、岚图FREE、摩卡DHT-PHEV、领克09 PHEV等自主新能源车,后续还会有腾势D9、岚图梦想家等越级MPV。
这些有全新思维、强劲产品力的车型,如果能做到吸引不囿于预算的需求用户、喜好用户,那么合资品牌制定的市场规则,自然就会崩塌。同时,主流车与豪华车的界限,也会因为这些新车型的出现而变得模糊。
2. 新能源车与燃油车,没有对立
油价上涨,对于新能源车销量快速上涨、燃油车销量下降,是一个诱因。但是,在这个充电桩建设还不完善、电池原材料价格同样飞涨、供应链产能还未完全正常、新能源二手车残值存在不确定性,甚至经济形势都还不算太好的时候,新能源车的加速渗透似乎并不能只是用一个“油价上涨”来解释。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他们想选择的就是一台新能源车。这种选择,不是要去和燃油车进行什么对比,也不是说先去了大众丰田的门店,再去比亚迪的门店,然后去下单了一台比亚迪的新能源车。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对立关系。
所以,传统燃油车品牌没有办法通过进店客户的情况准确把握这一时机。相反,没有对立就意味着燃油车品牌也很难再通过什么实质性举措去挽回这一趋势,因为消费者是直接消失了。
如果说本轮汽车消费变革的第一阶段是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之间的切换,那么已经打响的第二阶段就是功能车和智能车之间的切换。同样道理,没有智能化,没有人性化交互,难以掌握真实数据的品牌,也根本不会察觉为什么客户就慢慢没有了。而智能化的爆发,也将会在某一个渗透率节点上出现增长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