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用“又”?自从理想ONE发布上市以来,围绕着这种“脱裤子放屁”的动力系统构型,争论就从未停止。魏牌CEO李瑞峰甚至在今日自购了一辆增程式的问界M5,而众所周知魏牌现在主推的,正是DHT-PHEV这一双电机插电混动的构型。但是,没有消费者会去关心自己的车能给这个星球减排多少碳,也没有消费者会去研究自己的车究竟充的是火电还是水电,加的油是大庆的油还是南海的油,搞清楚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消费者对于能耗的关心,实际上都是对自己钱包的关心。另一方面,消费者也不会去关心车上的单个技术是否先进,他们需要的是好的体验。至于怎么用技术去实现好的体验,那是车企需要考虑的事情。如果车企认为先进的技术却没有好的体验,或者车企只是做感动自己的单点创新,却在系统级层面有其它明显缺陷,一样不会打动消费者。一家车企采用什么技术路线,通常是受市场环境、企业战略、资源禀赋、法规要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属于企业决策的层面。也绝不会有任何一条技术路线是完美的,增程式也好、双电机插混也罢,所有人都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扬长避短。所以,单纯去谈论某一工况下的油耗,然后借题发挥,到底是自我满足还是切中用户需求,其实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情。不考虑政策法规的规定,你当然可以把所有同时带燃油动力系统和电气动力系统的车子,叫做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也不例外。从动力构型来看,增程式有三个核心特征:装备串联混合动力系统、可外接充电、拥有足够长的纯电动续航里程。所以,增程式电动车,是一台自带充电器的电动车,是为了以低成本解决电动车续航焦虑采取的适应性解决方案。目前在售的几台热门增程式车型中,纯电续航最短的岚图FREE,NEDC纯电续航也有140km,更长的可以达到200km。这就意味着,一台增程式电动车绝大多数时候就是被当作一台纯电动车使用。这不仅是国家及地方的某些强制规定驱使,最根本的还是消费者对于成本的考量——用电肯定比用油便宜得多。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于增程式亏电状态下的油耗,关注度其实非常有限。
事实上,现在几台热销的增程式车型,恰恰没有任何一台的卖点是和增程式相关:
- 理想ONE、理想L9,靠的是对高端全能家用车用户极强的理解;
不管是厂家有意引导,还是用户实际使用体现,在这几台车型上,用户单对动力系统的认知,就是日常当纯电动车用,出远门也不用担心没电。换句话说,只要能实现这个体验,用什么简单或者复杂的动力技术,普通用户并不关心。自然,插电混动车型也在朝向这个方向,并且会把纯电续航里程越堆越长,从而衍生出一个新的品类——长续航插混。代表车型,就是工况续航里程可以超过200km的摩卡DHT-PHEV、唐DM-i、汉DM-i。但其实,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语境下,只要插电混动车与增程式电动车还被划在同一类里,从消费者层面的考量就不会有什么本质区别。只要纯电续航里程足够长,发动机开启后驾驶体验没什么明显感知的差异,那么消费者的关注点,就一定不会落在动力技术的方案上,而是更高层面的系统级体验上。车企做增程式,往往是当成纯电动宣传,于是在提及能源层面时,总是会用“1000km续航”这样的字眼。而到了长续航插电混动,因为在认知上还是由混合动力拓展而来,所以会对亏电油耗这件事情很在意。而当两种策略相遇,自然就会碰撞出火花。而且虽然P1+P3的双电机构型与增程式是“近亲”,但前者天生对于工况的适应范围更广,在技术水平相近的前提下,理论上前者在亏电持续高速工况、亏电长距离爬坡工况下,油耗或者驾乘体验会有劣势。当然,这只是理论上,实际还要看发动机的效率、系统构型的转换效率、能量管理策略对于工况的适应性等等因素,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与理论截然相反的结果。更何况,如果仅谈理论,那增程式也可以说城市工况下,因为机械结构简单、传输链路短,而有更低的油耗。自己量身定做一个科目,然后考出了高分,就说自己碾压了在这个科目上考不出高分的同学,这个逻辑显然不那么恰当,也不会是消费者关心的事情。第一,是动力技术路线的百花齐放,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项。而且,不管是增程式还是长续航插混,这些选项指向的体验是一致的——足以覆盖多数城市工况的纯电续航、长距离无忧的混动续航、无感的动力模式切换。第二,是电气化程度的加深,带来更强的智能化体验。增程式和长续航插混,都是智能电动时代兴起后的伴生产物,也有同样的数字化基因和软件定义的属性。在无忧续航的前提下,给予更强的数字化体验,才能让消费者有新品类的认知。这两件事情,与哪种动力技术更先进没什么关系,与亏电状态下的油耗也没什么关系。技术先进论之争,本身就是企业在技术路线话语权争夺下的营销举措,消费者关心的,不是某个单点创新,而是系统级的体验。混动、插电混动、增程式,这几种同时具备燃油系统和电动系统的技术路线,大体上都会遵循先发散再收敛的过程。即从一开始的群魔乱舞,到最终大家都会回归到一个普遍认知下最合适的方案。这点,从增程式与P1+P3双电机混动的“亲缘关系”就能看出,当下的混动构型已经走在了收敛的路上。既如此,在还有些许差别时,出于车企先来后到时营销出发点的差异,发生一些舆论之争,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有一点毫无疑问,技术的进步,受益者一定是消费者,而最终大家的竞争,也都会回归到提升用户体验这个本源上来,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哪一项单点技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