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窃听门”:原来曾经这样拖中国后腿

  • 浏览量:392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20-07-30
 
        窃听,间谍,发生在了汽车制造行业。并且矛头直指最大车企——大众汽车集团。
 
        从美国尼克松“水门窃听”,到英国《世界新闻报》窃听默克尔等政要,似乎“间谍”与“窃听”一直是政治的专属,而与汽车制造行业最多的关联也无非就是窃取技术机密。
 
        狼堡的高管们显然此刻并不这么想:“秘密小组被捅了一刀”!大众汽车内部最绝密的项目“Project 1”,居然被纠纷的另一方——波斯尼亚供应商普乐德集团(Prevent Group)通过内部间谍,用窃听和秘密录音的方式,记录下了会议内容等敏感材料。
 
大众汽车“窃听门”:原来曾经这样拖中国后腿
 
        尽管这次窃听并不是“大众在车里安装窃听器偷听消费者动静”,但也千万不要以为这个英文代号的项目不起眼,或者与中国无关。
 
        它并非只涉及大众与普乐德这个回合的交锋,同时也关联到可能是汽车史上最大规模的垄断案件,以及中国汽车制造业对海外的重要并购。一时间,从德新社DPA,到美国商业网站《Business Insider》(以下简称BI),以及ABC等著名媒体,竞相针对这次“汽车版水门窃听案”挖根刨底。
 
        只是,事件的背后,却透出一股浓浓的产业畸形现状的悲凉。作为汽车产业链这棵大树的根系,供应商仍然还在窘境的泥潭里挣脱不得。
 
 
        “炸弹引爆”
 
        近50个小时的秘密录音,让“Project 1”这个几乎是天字一号的绝密项目,被“扒光殆尽”。
 
        根据大众汽车发言人所说,这些绝密消息出自公司内部的一名间谍,其偷偷记录了大众内部“Project 1”秘密项目的敏感材料和会议内容,特别是2017年至2018年间的重要信息,将近50个小时的秘密录音使得大众高层如坐针毡,公司打算采取行动立即调查。
 
        什么是“Project 1”?
 
        原本这个代号用于一个秘密的工作小组,其任务是解决与普乐德之间的利益纠纷。
 
        普乐德是什么公司?
 
        这是一家波斯尼亚人Nijaz Hastor家族创立的企业,但工厂主要位于德国,在下萨克森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萨克森州、萨克森-安哈尔特州、萨尔州等建有八家工厂,雇佣了多达3,400名员工,超过全球员工总数(30,000人)的10%,在过去25年里为大众提供座椅组装服务,为变速箱、发动机、刹车盘、座椅套供应零件。
 
 
        与大众又有什么恩怨?
 
        2016年,大众曾委托普乐德旗下的Car Trim(2016年6月被普乐德收购)为包括保时捷在内的品牌车型开发汽车座套,不过排放门的压力迫使大众收缩开支,遂取消了这笔金额5亿欧元的交易。已经为此投资5,800万欧元的Car Trim自然不肯打落牙往肚里吞,作为母公司的普乐德与大众的关系急剧恶化。
 
        在六天的口水仗之后,Car Trim和同为普乐德旗下的ES Automobiguss通过停止供货的方式报复大众,造成六家大众工厂停产,并且恰恰冲击了大众在德国最受重视的高尔夫车型,并且欧洲帕萨特车型、发动机、变速箱及尾气排放系统的组装工作均告暂停,波及28,000名员工。于是大众赔偿了1,300万欧元,事态暂时平息。
 
        然而,“梁子就此结下”,显然,整车厂比供应商更容易使出狠辣手段。2018年3月下旬,大众突然宣布,终止与普乐德集团的所有合作,并且是“斩立决”,只提前一天通知普乐德,然后就立即停止接收普乐德一切零部件,后者被彻底“打懵了”。
 
        大众方面的理由是,普乐德之前“背叛”过大众,所以不够可靠;出于将生产中断带给消费者、员工、经销商以及其他供应商的负面影响最小化的考虑,大众会定期核查业务关系,筛选可靠的供应商保持“长期可预测、且相互信任”的合作,言下之意:“你普乐德已经不干净了”。
 
 
        醒过神来之后,普乐德大喊“大众违规”,并表示正在考虑采取法律措施。然而经济损失却是立竿见影,位于德国的Prevent Foamtec被迫裁撤掉90名工人,集团旗下其他公司约700名员工将很快被削减工时,甚至面临着解雇。
 
        大众此举着实是一柄双刃剑。就像普乐德苦口婆心地争取大众方面部分人的支持,强调发展出一条可替代性供应商体系的成本高达上亿欧元(有关机构预估大众损失2亿欧元),此外大众还可能被索赔。
 
        这个故事或者说陈年旧案并不美好,却是一条相当关键的导火索,何哉?从“Project 1”牵头负责人名单便能知晓。
 
        这其中有集团董事会成员兼采购负责人桑斯(Francisco Javier Garcia Sanz)和大众品牌前采购高管、后来的首席运营官布兰德斯塔特(Ralf Brandstatter),2020下半年,布兰德斯塔特接替集团掌门人赫伯特 · 迪斯(Herbert Diess)被提拔为大众品牌的首席执行官——很多时候,大众品牌首席执行官就是下一任集团掌门人的最大候选,即“储君”角色。
 
        那么,“Project 1”不过牵涉数亿欧元的金额,何以重要至此?
 
 
        “史上最大”和“牵涉中国”
 
        如果一桩可以量化的事件,在数字上达到“史上最大”,那么显然这一事件的影响力便是轰动整个行业的。
 
        另一方面,当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国家,以及第一大汽车消费国家,那么关系到中国,便也会形成轰动效应。
 
        “Project 1”、大众和普乐德,便将这两条都占全了。
 
        首先,大众和普乐德之间的冲突,已经不是一家强势整车企业,和一家有一定还手之力但显然弱势的供应商之间的矛盾抵牾,这已经成为折射德国汽车行业最大垄断案件的“缝隙”。
 
        在录音内容泄露以后,大众汽车被指与戴姆勒、宝马等汽车制造商合谋对付普乐德(也是宝马和戴姆勒的供应商),而这一合谋,是德国整车企业串联式“大垄断”的一次体现。也就是2017年德国《明镜周刊》曝光的“德国经济史上最大的卡特尔组织之一”,由大众、戴姆勒、宝马建立,并且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明镜》称,自1990年代以来,大众汽车、宝马集团和戴姆勒一直在秘密举行会议;三家公司“勾结”在一起,采取不同工作组的形式,探讨生产成本、供应商、战略、技术等协同工作。通过结成非法的卡特尔垄断组织,它们借此控制价格,维持行业巨头地位。
 
        据统计,德系巨头们组建了约60个工作组,多达200名员工商量如何研发汽车、制动系统、汽油/柴油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和尾气处理系统。而尾气处理系统,则很难让人不去联想垄断组织与“排放门”的关系。也难怪,在大众惨遭“排放门”凌虐之后,戴姆勒主动召回300万辆柴油车,宝马也曾被调查尾气排放,业界开始怀疑德系垄断才是“排放门”等丑闻的真正根源,并非没有道理。
 
        这一起垄断案,甚至比起大众“排放门”,都有三个无法比拟的“之最”特点:规模最大,德系三巨头全部卷入其中,甚至博世这样的零部件公司也难逃;技术牵涉面最广,整车研发、制动系统、汽油/柴油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和尾气处理系统都全面涵盖;隐匿最深,从九十年代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且“排放门”可能就是由此开始。
 
        据悉,德系车企几乎对全部零部件做了约定。前欧盟竞争事务专员Joaquín Almunia曾于2014年对此嘲讽道,如果将调查的各个零部件组装起来,“我们几乎能组装出一辆完整的汽车”。
 
        除了整车厂,博世也被指出在“排放门”中扮演的角色超过以往外界的认知。哈根斯•伯曼律师事务所(Hagens Berman)合伙人史蒂夫•伯曼(Steve Berman)则强调:“我们认为,博世就是始作俑者。”
 
 
        底特律联邦法院提交的一份文件显示,博世不仅参与作弊软件的研发,更帮助汽车制造商隐瞒监管机构。大众、戴姆勒等车企都安装了博世研发的EDC-17控制单元。该软件可利用计算机控制柴油发动机的运行和排放,控制尾气值。但博世曾反驳,“我们是按照汽车部件供应行业的惯例供应部件,根据汽厂拟定的性能指标制造生产。而如何将部件安装到车辆系统上,应是汽车厂商的责任。”
 
        但是,2017年6月初,对大众和奥迪车型中926个固件图像进行分析后,美国知名科技网站Ars Technica研究人员发现:“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车企编写了运行ECU系统(发动机控制单元)的代码,反而,所有代码都记录在博世的专有文件中。”由此该研究人员推测,博世并不仅仅是其中一个参与者,极有可能就是“排放门”真正的幕后黑手。
 
 
        与中国部分的关系又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间谍提供给BI的录音内容,大众还干预了中国宁波继峰零部件公司收购德国供应商格拉默(Grammer)一案。
 
        2018年,宁波继峰通过其德国子公司Jiye收购了格拉默,先是持有了 25.51%的股份,之后有意增加到50%(但实现绝对控股需要75%的股份,继峰当时表示无意绝对控股)。
 
        当时,普乐德持有格拉默20%股权。于是狼堡那边就开始担心了:万一普乐德作为格拉默关联方,在格拉默落入中国人之手后,搅动风浪让大众陷入风险,那该怎么办?在媒体NewsABC获得的一份大众内部文件中,大众这样表述:你(格拉默)必须要在董事会有一位对大众友好的股东,通过增资继续维持普乐德的影响力。
 
        于是,大众曾考虑拉上戴姆勒和宝马,共同收购格拉默。这又是关联到上面“汽车行业史上最大托拉斯”的垄断行为。
 
        值得玩味的是,大众汽车彼时是宁波继峰排名前三的大客户。
 
 
        畸形的零部件供应关系
 
        在2016年的停工之后,普乐德不是没有后续反抗。
 
        2019年11月,大众汽车单方面撕毁所有合作条约大约一年后,普乐德对大众正式提起了法律诉讼,指控大众的行为不仅有失契约精神,还违反了最基本的商业竞争原则。在普乐德看来,大众已习惯性通过类似的强势手段,向规模较小的零部件供应商施压,而不顾忌后者运营层面的利益损失。
 
        在向美国底特律法院提交的诉讼中,普乐德还对外公开了大众的多种违法行径,例如与其它供应商达成协议,要求这些公司后续不能出售给普乐德。为此,普乐德不得不通过法律程序,向大众索赔超过7.5亿美元的损失。
 
        普乐德对北美媒体表示,自从大众在2015年深陷“排放门”风波后,囿于资金压力,不断向那些小规模的供应商施压,不仅在价格上将上游小供应商的利益压缩到最小,还通过合纵连横等方式,间接阻挠供应商之间的并购,以维系自身的强势地位,节约上游采购成本。
 
 
        “小型供应商们别无选择。”
 
        在普乐德去年的一份声明中,该公司列举了大众“压榨”供应商的多条“罪状”,在弱肉强食的商业规则面前,很多小玩家要么选择忍气吞声,接受大众潜规则里的不公平待遇,要么只能反抗,在失去重要客户之后,或将面临破产的命运。
 
        强势制造商变相“压榨”供应商,在业界已是心照不宣的事实,就连利润维度一骑绝尘的东瀛丰田,在降本效果呈逐年递减的当下,也对其Tier 1的零部件供应商们频频施压。
 
        被丰田控股的电装和爱信精机,都在最近几年出现收益下滑的困境,特别是在2019年,丰田利润和营收业绩创下了历史新高度,但是对于旗下的零部件供应商们,却不得不因此下调了全年业绩预期值。
 
        随着这些Tier 1供应商业绩逐渐恶化,势必会影响到第二次转包和第三次转包的下游供应商。实际上,在朝着电气化、自动驾驶转型的关键阶段,那些与 “新四化” 业务关联不大的部门,也将被汽车制造商们慢慢转包出去,就拿丰田来说,他们此前已把半导体和内燃机板块转移到了电装。
 
 
        正以为此,轻装上阵的丰田们,可以将开发成本毫无顾虑地投入到创造价值和利润的核心领域,而那些打着 “废除重复业务” 旗号的供应链变革,其本质正是将盈利的焦虑转移到金字塔下游的零部件供应商们,层层施压,直到 “被榨干” 的极限。
 
        不过,丰田们尚能把握好“压榨”尺度,电装和爱信迄今仍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尽管电装已经很难再现2010年击败博世位居全球汽车配套供应商头把交椅的辉煌。
 
 
        而大众这边,“普乐德”们已经全然“乐”不起来,更别谈什么商业美“德”,倒是这种竭泽而渔、以邻为壑的现象可能更为“普”遍。难道“普乐德”名称的三个字,早就暗示了玄机么?恐怕大众的思路和本性,才是漩涡的真正根源。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