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与奇瑞牵手无疾而终,这次广汽与上汽拥抱会有结果吗

  • 浏览量:1139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9-12-25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7年前的那一幕。2012年11月6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广汽集团与奇瑞汽车宣布牵手,正式签署战略联盟合作框架协议。

  当时,舆论一致认为,这标志着国内本土汽车企业首次建立了战略联盟合作关系;既是落实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实际行动,又是进一步丰富我国汽车产业跨地区合作经验的大胆探索和实践,将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产生积极影响。

  我们当时也特别赞赏这种合作,但是结果就是,除了签署了研发平台和产品配套零部件方面两个协议后,基本上没有结果了。

  7年以后的现在,2019年12月23日,广汽集团和上汽集团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舆论表示,这将开创国内汽车行业合作发展新局面。那么,这次的合作最后会不会也落得和前次合作一样的结果?

  汽车商业评论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年的联合很大程度上并非自愿,虽然意图是为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而且当时的汽车市场环境还是在蒸蒸日上,大家都还有万丈雄心。众所周知,2019年已经是多年中国汽车市场高歌猛进后第二年继续下跌,有分析认为今年还将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这是车企未雨绸缪极其重要的背景。

  更重要的是汽车产业四化变局当时还没有那么明显。我们看广汽和奇瑞那份协议的主要内容,资料显示,双方将在整车开发、动力总成、关键零部件、研发资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国际业务、生产制造管理等领域开展合作。这份协议基本上还是局限在传统汽车产业内的合作,当时新能源和国际业务也都是刚刚起步,两个车企恐怕也没有多少精力聚焦在联合之上。

  但时移世易,我们再来看广汽和上汽最新的这份协议,双方表示将积极探讨在技术研发、资源协同、投资布局、市场拓展、商业模式创新及国际经营等相关领域开展合作,而且这些合作和当下汽车四化以及上汽增加的国际化紧密相关。

  比如,联合开发核心技术,双方将探讨在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等领域,对战略性核心技术、平台进行联合投资、开发。

  比如,共享产业链资源,双方将探讨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协同合作,并计划在物流、汽车金融、保险服务、后市场领域、产业投资等方面开展合作。

  比如,聚焦新商业模式,双方计划加强在汽车共享、出行服务、车电分离等新商业模式方面的研究与合作。

  比如,合力拓展海外市场,双方将探索在海外终端网络资源、海外商业伙伴、海外制造资源、国际物流等方面开展合作。

  上汽和广汽的新闻稿都表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汽车产业呈现出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国际化、共享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商业模式、产业生态和发展格局等方面正面临深刻变革。双方将积极把握汽车产业变革的战略契机,探讨在多个业务领域展开合作。

  确实,我们所处的时代变了,市场在萎缩,竞争在加剧,更重要的是全球汽车产业力量都在新四化变局下也正竞相联合力量,分担成本,虽然国外车企之间有合作的传统,但现在这种合作更为紧密,因为汽车四化带来的冲击将重新决定全球汽车产业格局,而应对需要巨额投资。

  我们看到戴姆勒新任CEO康林松(Ola Kallenius)上台后启动全面削减成本计划,和其他竞争对手一样,戴姆勒在向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转型方面也投入了很多资金,成本缩减势在必行。

  早在2015年,为了迎接智能化和共享化挑战,戴姆勒和宝马公联手奥迪收购了诺基亚旗下的地图公司Here,还合并了短期租赁服务公司Car2Go和DriveNow,以期在移动市场上占据更大份额。

  2019年2月,戴姆勒和宝马正式宣布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合作,将专注于开发驾驶员辅助系统、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和自动泊车技术。双方已敲定协议,预计从2024年起,将自动驾驶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市场。

  汽车商业评论注意到,尽管将激烈的竞争对手转变为合作伙伴存在诸多挑战,但全球范围内,因为经济衰退给很多主要汽车市场带来了打击,2019年,行业内联盟的步伐正在加快。

  2019年初,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集团同意与福特在电动化和自动驾驶汽车领域展开合作。

  2019年底,拥有标致、欧宝和雪铁龙等品牌的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已与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合并,缔造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

  再看亚洲的日本,早在2015年5月,丰田与马自达就签署了构建持续性合作关系的备忘录,探讨在各个领域探讨合作的可能性。这个备忘录没有没有下文。2017年8月,丰田与马自达进一步签订了业务与资本合作协议。

  这个合作协议包括共同推进“在美国设立生产整车的合资公司”、“电动车的共通技术研发”、“共同研发车载互联技术”、“在先进安全领域的技术协作”及“相互补充产品线”等内容达成一致。

  丰田和马自达合作的原因还是我们所说的汽车四化。这两家公司的官方说法是因为现今随着环保、安全方面的法规在全球趋于严格,新型汽车种类的加速崛起及出行方式的多样化,汽车行业迎来了巨大变革期,为此需要通过业务及资本合作的形式,强化合作关系,共同直面并应对目前的变革时期。

  最近的消息是,马自达将会与丰田共同研发Skyactiv-X直列六缸,以及后轮驱动平台,丰田旗下最强轿车皇冠以及刚刚停产的后驱轿跑Mark X,都将与马自达共享后轮驱动平台以及直列六缸引擎。

  在中国,最近两年车企之间战略合作最大的动作就是一汽、东风和长安三大汽车集团之间的合作。

  2017年12月,三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8年3月,合作推进,“制造领域合作项目推进会暨项目批准启动签字仪式”举行;2018年7月,签署了《移动出行意向协议书》;2018年12月,又签署了《T3科技平台公司合资合作意向协议》;2019年7月T3出行正式上线。

  媒体喜欢将三大重组所谓成功定义为三家合并成一家,但实际上,联盟手法多种多样,可以像雷诺-日产-三菱那样联盟,也可以像PSA和FCA那样50对50的比例合并,也可以像丰田和马自达那样少量参股,当然也可以像戴姆勒和宝马那样简单的技术合作。如果非要重组成一家公司,那么做在中国,它可能从根本上削弱各自的竞争力。因此,中国三大汽车集团选择了一条增量资产合资的办法,共享资源,分担成本,迎接汽车业大变局。

  当然,中国汽车行业的大变局还包括中国汽车产业将逐渐进入后合资时代。跨国公司将陆续提出控股诉求,特斯拉已经采取独资进入中国的方式,一旦外资大范围采取独资方式,合资的中方必须适应没有利润奶牛的情况下生存。可以想象的是,兼并重组淘汰将会大规模发生,

  受影响最大的是国有汽车集团,因为他们是合资时代的受益者。

  但需要提请注意的是,在汽车业竞争加剧的环境中,中国国有汽车集团整体竞争力并不弱于民营企业,他们对汽车大势看得非常清楚,也对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合作格局了如指掌,他们也同样有意愿在后合资时代能够胜出。

  因此,在一汽、东风和长安这些中央国有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后,上汽与广汽作为地方国企也开始合作。汽车商业评论注意到,这一次他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没有像上一次广汽和奇瑞那样在大场合搞新闻发布会,而是低调进行,但出席的人员却是重量级的。上汽方面是集团董事长陈虹和总裁王晓秋,广汽集团方面是董事长曾庆洪和总经理冯兴亚。

  汽车商业评论相信,面对汽车行业竞合新格局,未来还将会有更多的车企进行战略合作,这种合作不仅仅是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也将会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当然也包括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

  实际上,早在2018年8月,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与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就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讨论如何共享零部件资源事宜。双方当时就表示,对于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都非常认可开放、共享的大方向。而广汽则在2018年和蔚来组建了合资公司,新品牌“HYCAN合创”2019年5月正式推出。

  所以再次回答前面的提问,上汽和广汽这次的合作一定会有所成果,毕竟汽车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行业,单枪匹马已经很难所向披靡了。特立独行的特斯拉能否一骑绝尘,现在也还悬而未决。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今日热点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