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好的时代,前所未有的巨大电气化转型为百年汽车行业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这是最坏的时代,全球车市寒冬与个体命运从未产生如此深刻的联系。
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因通用、福特裁员问题而进行的罢工谈判尚未尘埃落定,这股裁员潮便已悄然席卷至欧洲跨国车企。据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球头部车企至少已宣布裁员10万人,人数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
数据来源:彭博、路透社 制图:未来汽车日报
这很可能只是个开始。对于这场“流血”转型的惨烈程度,分析机构的预测更为悲观。
华尔街投行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亚当·乔纳斯(Adam Jonas)认为,汽车电动化使劳动力需求发生重大改变,可能会在未来3到5年内让汽车业失去300万个工作岗位。摩根士丹利估计,目前全球汽车供应链上的员工约1100万人,他们均难以逃脱电动化转型所煽动的“蝴蝶效应”。
美国富事高商务咨询公司(FTI Consulting)则在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将遭受尤其严重的打击。因纯电动汽车所需的零部件和保养维护都比较少,零部件供应量将减少约38%。
就连汽车业发展曾带动的周边产业,也难以避免地受到影响。荷兰国际集团(ING Bank NV)驻新加坡首席亚太经济学家布罗·卡内尔(Rob Carnell)表示,“美发店、小型夫妻店及所有汽车工人会花钱的地方,都受到了冲击。”
“我们现在的情况可以说是最糟糕的。”戴姆勒CEO康林松在11月向投资者表示,“必须在未来3年内完成艰巨的任务(裁员)。”
“除了裁员,别无他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德系豪华车三巨头BBA(奔驰、宝马、奥迪的简称)不约而同地宣布裁员,标志着汽车业已走到不得不变革的拐点。
当地时间11月29日,戴姆勒在最新公布的成本削减计划中宣布,到2022年底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至少1万人,以达到2022年削减14亿欧元成本的目标。节省下来的钱,将用于弥补电气化带来的成本上升,及销量疲软所致的利润下滑。
同一天,奥迪与职工委员会就经济性问题和未来的重组计划达成的协议正式生效,将在2025年前后裁减9500个包括管理层在内的工作岗位,约占员工总数的10%。这一举动,将使奥迪在未来10年节约60亿欧元成本,加速其向电气化和数字化的转型。
宝马则在今年9月向德国媒体透露,将在2022年之前裁员5000-6000人,目标是在2022年前节省120多亿欧元,以应对电气化转型和自动驾驶技术的支出。
正如英国《卫报》所说,“德国汽车业正面临历史性的颠覆”。
“电气化不是一场赌博。”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宣布将再制造400万辆电动汽车,大众要做领跑者而非跟风者。他认为,“正为电动时代的最后突破做好准备”的大众,转型需从以往的燃油车业务中获得资金与资源。
戴姆勒集团也在裁员声明中表示,清洁能源转型需要长期投入巨额资金,但全球车市自2018年开始下滑后,担心入不敷出导致资金链断裂的车企只能选择“断腕”求生。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数据,2018年全球乘用车销量下降2.84%至6890万辆,美国销量甚至下降了12.77%。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制图:未来汽车日报
凛冬已至,无人幸免。
通用汽车在2018年底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关闭7家工厂,削减1.4万人。据通用汽车CEO玛丽·博拉解释,通用汽车在北美的产能利用率约为70%,低于盈利标准线80%。
2019年6月,美国福特福特宣布裁员1.9万人。但乔纳斯认为对福特来说这还不够:如果不削减其他成本,福特110亿美元的重组计划还可能导致2.3万名工人失业。
就连一路高歌猛进的特斯拉,也在今年1月宣布裁员7%。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内部信中表示,去年增加了30%的员工,但“这超出了我们所能支持的范围”,要保证特斯拉仍是一家有生存能力的公司,“除了裁员,别无他法”。
转型阵痛在所难免
据美国汽车工业联盟数据,汽车产业为美国提供了990万个就业岗位,为美国经济带来9530亿美元收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列出的公司中,有一半依靠汽车产业获得收入。
来源:美国汽车工业协会(AAMA)
因此,车企裁员并非易事。对于重资产长周期的汽车工业而言,转型阵痛在所难免。
由于通用仍有盈利的现状让多数员工对裁员及关停工厂计划不满,9月16日起,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组织通用汽车公司全美约4.8万名员工罢工31天,通用因此损失约20亿美元。
不仅如此,美国总统特朗普还公开斥责:“我认为通用汽车应该停止在中国生产汽车,在这里(美国)生产,我想他们忘记了自己来自哪里。”他还威胁通用“正考虑削减通用所有补贴,包括电动汽车补贴”。
但面对电气化转型的迫切需求和高昂的人力成本,通用不计代价,态度坚决。
在欧洲市场,情况略有不同。车企在欧盟严格的碳排放规定压力下不得不加快转型,否则将面临数十亿欧元罚款。
德国总理默克尔近日表示,联邦政府将投入35亿欧元,扩建5万个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预计到2030年德国将拥有700万-1000万辆电动汽车,建设100万个公共充电桩。德国政府还计划将现有的电动车补贴额度提升50%,最高达到每辆车6000欧元。补贴金额的一半或将由主机厂、经销商等承担,另一半则由德国政府承担。
标致雪铁龙集团(PSA)总裁唐唯实(Carlos Tavares)曾在接受法国《费加罗报》采访时对此表示不解:“欧盟计划减少汽车碳排放,推动电动车制造,这一举动将对欧洲汽车业1300万个就业岗位造成威胁,影响欧洲社会的稳定,却使亚洲受益。”
据欧盟数据,汽车行业员工占欧盟总就业人数的6.1%,260万人直接从事汽车制造业,占欧盟制造业就业总人数的8.5%。
英国博安咨询集团研究显示,预计2030年欧洲纯电动车市场份额约为30%~40%,混合动力车约为15%~25%。据博安统计,欧洲16家车企共有84万员工,到2030年,14.1万人需要进行转岗培训,26.7万人会完全失业。
“在这个行业里,你只能在危机中裁员。”伯恩斯坦资深汽车分析师马克斯·沃伯顿(Max Warburton)表示,“他们(汽车企业)都深知这一点。”
“没有人能以今天的形态活下来”
向来不差钱的车企开始节衣缩食,并非陷入生存困境。
奔驰、宝马、奥迪的财报数据显示,这3家车企2019年上半年分别有9亿、28.16亿和25.8亿欧元的净利润。摩根士丹利近期预测,全球经济增长将从2020年第一季度开始复苏,从而扭转持续7个季度的下行趋势。
但电动化与数字化转型的研发成本正不断攀升。戴姆勒前董事会主席蔡澈在今年离任前透露,戴姆勒乘用车的研发成本已从4年前的80亿欧元飙升至14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94亿元)。2019年,戴姆勒以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电池材料专业公司Sila Nanotechnologies的少数股权。
奥迪计划在2020-2024年期间投资约37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892亿元),用于电动出行领域的研发、固定资产和工厂设备支出,预计到2025年推出30余款电动化车型,其中20款为纯电动车型。届时,新能源车型有望占其全球总销量的40%左右。
预期在电气化转型投入至少120元欧元的宝马,近期投资约51亿元,与长城汽车合资组建新能源品牌光束汽车。12月2日宝马还宣布将在其丁戈尔芬汽车工厂投资约4亿欧元,用于生产纯电动自动驾驶汽车。
大众集团则在对外公布的最新“Planning Round 68”计划中宣布,将于2020-2024年间在混合动力、电动出行及数字化领域投资6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646亿元),到2025年实现完全碳中和。今年7月,大众斥资26亿美元,投资福特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Argo.AI。
在全球范围内,电气化转型浪潮已至,难以逆转。
2015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包括德国、英国、荷兰、挪威以及美国18个州等在内的国家和地区,组成了“零排放车辆同盟”,并承诺到2050年该联盟内国家将不再销售燃油车。多个国家和地区已陆续公布禁售燃油车时间表。
属于中国汽车市场的洗牌重组,或将在2030年左右到来。
德勤在今年6月发布报告称,未来两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从政策驱动转变为高度市场驱动,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到达1700万辆,同时市场也会进入洗牌阶段,六七成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没有人能以今天的形态活下来。”贝恩咨询分析师拉尔夫·卡尔姆巴赫(Ralf Kalmbach)称。由燃油动力所构建的整个汽车产业链,不得不开始寻找新能源时代的安身立命之法。正如戴姆勒在裁员声明中所说,“汽车行业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大的变革之中。”
但这同时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旦抓住,或将开启新时代的百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