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自救,欲回归老路

  • 浏览量:1421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9-09-05

 

  力帆股份日前对外披露的2019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力帆股份实现营业收入约51.78亿元,同比减少13.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9.47亿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约1.25亿元。残酷的数据,让力帆股份的困境暴露无遗。

 

  

 

  面对近10亿元的巨额亏损,力帆股份开始最新一轮转变,不仅将原本的新能源汽车业务降至第二位,摩托车业务上升至首位,同时,原本负责乘用车业务的公司副董事长陈卫、总裁马可同时辞职,原本力主摩托车业务的常务副总裁杨波被聘为总裁。

 

  陈卫与马可的请辞与杨波的升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力帆力求转变的决心。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目前身处困境的力帆股份采取自救,集中优势资源将摩托车及进出口业务调整为经营重心。通过管理层的更换和工作重心的调整,或将带领力帆走出困境。

 

  销量不佳亏损达9.47亿元

 

  力帆股份在公告中表明,营业收入减少主要系宏观经济增速回落,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公司乘用车基地搬迁影响生产计划,导致公司销量下滑、收入减少。为此,针对经营不利的局面,力帆股份对业务发展重心进行了调整,包括聚焦摩托车、乘用车、新能源、金融四大板块。其中,在乘用车板块探索二手车业务的可能性;在新能源板块兼顾开发氢燃料电池汽车项目,判断其商用及推广的可行性。

 

  据力帆发布的产销数据,上半年,力帆传统乘用车销量为2.1万辆,同比下滑62.6%;而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1257辆,同比下滑60.7%。

 

  由于销量下滑,更是引发今年上半年不少力帆经销商的维权。据新京报记者了解,目前力帆在售车型可以说是少得可怜,燃油车仅有迈威和轩朗在内的几款车型在售,且很久没有更新换代,新能源车型也后继乏力,少有问津。力帆经销商从2017年开始已连续亏损近两年。

 

  今年5月初,30多家经销商向重庆力帆集体维权。据经销商代表称,这并非力帆经销商首次维权。“近几年力帆汽车推出新品少,研发能力差,跟不上市场节奏,导致不少经销商亏损,最严重的每年要亏200万元。”维权经销商表示。

 

  不仅如此,力帆股份面临的更严重的问题是现金流。7月26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公司近12个月未披露的累计发生涉及诉讼(仲裁)案件金额已经达到14.23亿元。

 

  近年来,力帆曾多次质押公司股权,这也透露出力帆股份的资金链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在负债累累之下,力帆汽车深陷股份冻结、多数股权质押的局面。据力帆股份6月15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持有的本公司无限售流通股6.04亿股股份被冻结,冻结股份占力帆控股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为97.28%,冻结期限3年,其中已质押股份数5.93亿股,未质押股份数1050.18万股。

 

  在力帆股份看来,乘用车板块下滑的原因在于整体车市下行压力较大,上半年汽车产销整体处于低位运行,消费动能并未受“价格促销”等因素影响提升,消费者观望情绪未有改善,对中国汽车品牌的销售影响尤为明显。基于此,力帆股份表示,预测下一报告期可能会继续亏损。

 

  经营问题引发人事调整

 

  面对亏损现状以及接下来面临的生存困境,力帆做出取舍。陈卫辞去公司董事、副董事长、总工程师及相关职务;马可辞去公司董事、总裁及相关职务;岳川辞去公司非独立董事、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及相关职务;董旭辞去公司副总裁及相关职务。同时,增补原集团常务副总裁杨波为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并聘用其为公司总裁;聘用邓晓丹、李金龙、任亚军为公司副总裁,并聘用任亚军为公司总工程师。

 

  据了解,原本的公司领导层中,陈卫一直是力帆新能源战略的推行者,马可一直负责公司乘用车业务,二人皆为力帆汽车项目的负责人。而杨波自加盟力帆以来,一直负责力帆摩托车业务,包括摩托车的进出口业务。

 

  在杨波看来,力帆拥有用户接受度高且技术领先的全梯队摩托车产品,建立了丰富的国内外销售网络,预计未来有极大希望迎来新增长。

 

  力帆股份方面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受外部融资环境变化、国际贸易环境变化、汽车产业周期下行等因素影响,公司将聚焦优势产业,加大对摩托车产业的研发投入,优化产品质量和结构梯队,巩固并增强摩托车产品竞争力。此外,基于公司多年制造业以及新能源产业的积淀,力帆汽车板块将积极发展平行进口车、二手车出口等业务。同时,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有业内人士指出,通过管理层的更换和工作重心的调整,新的管理团队或许能带力帆走出困境。

 

  重新转战摩托车领域

 

  按照力帆股份的说法,接下来将对公司业务发展重心进行调整,摩托车排在第一位。相比之下,曾被力帆创始人、原董事长尹明善寄予希望的新能源汽车业务降至第二位。

 

  而作为一家以摩托车起家、随后转战乘用车的企业,在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均失利后,力帆此次回归摩托车业务,无疑是想回到自身较为擅长的领域。

 

  据最新销量数据显示,力帆股份1-7月累计销售摩托车约35万辆,同比下滑12.55%;摩托车发动机累计销售约45万台,同比下滑36.25%。虽然处于下滑态势,但相比传统乘用车和新能源车的销量和下滑态势,摩托车及其发动机的销量仍十分可观。

 

  在力帆股份看来,由于摩托车“国四”标准实施等因素影响,预计未来公司摩托车将迎来新的增长期,接下来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巩固并增强摩托车产品竞争力。

 

  力帆股份方面表示,无论是汽车还是摩托车,都是力帆的主业,不会放弃任何一边,但是在不同的时机下,会对重心有所调整。

 

  然而,此前号称转型新能源的“盼达用车”用户押金难退,经营困难,其传统乘用车业务日渐消沉。如今,转战摩托车市场的胜算几何?

 

  对此,有接近力帆股份的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直言,力帆股份如今面临的重重困境,让其转型变得十分艰难。在传统乘用车和新能源车市场的接连受挫,如今选择摩托车业务,或许也是力帆股份为了生存的一种挣扎。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今日热点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