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车市寒冬加剧,车企和供应商纷纷宣布裁员。
车市寒冬加剧,车企纷纷开始裁员!
近期,日产宣布将在2023年3月底前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25万人,计划分两批次进行裁员,到2020年3月底前在全球8个地区裁员6400人,到2023年3月底前再在六个地区裁员6100人。
福特近期也宣布将于2020年底在欧洲裁员1.2万人,福特公司已经关闭了在俄罗斯的三家工厂,未来还将关闭法国和威尔士的工厂,在关闭工厂的同时还削减了西班牙瓦伦西亚和德国萨尔路易工厂的生产线。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家车企,戴姆勒、大众、通用、本田等传统车企也都在裁员。
多家车企前后选择裁员反映了车市下滑的情况,2018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销量为4403万辆,2019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销量为3269万辆,同比下降26%。照目前情况来看,今年全年的汽车销量仍将低于去年,车市迎来两连跌。
全球经济增速缓慢,各国对车辆碳排放的要求愈加严格,汽车行业进入寒冬。车市寒冬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汽车销量大幅下降,造成库存增加,这么一来,零部件供应商的日子也不好过了。今年上半年,博世、大陆、采埃孚、伟世通等知名供应商的利润均有所下滑。
为了维持利润,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采取了裁员的方式来降低利润,据悉全球零部件供应商的头部玩家博世和大陆都抛出了裁员计划。
毫无疑问,一场席卷全球的汽车产业的裁员浪潮,正在袭来。
▲2019年5月至今全球车企裁员表
2019上半年全球销量约3269万辆,同比下降26%
2012年,全球汽车销量为8216.64万辆,之后逐年增长,2017年到达巅峰,当年全球销量为9680.44万辆。2018年,全球汽车销量失去了之前7年的增长动力,开始出现疲态,当年全球汽车销量为9560万辆,同比下降1.24%。
进入到2019年之后这一情况仍然没有好转,2019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销量为3269万辆,同比下降26%。可以预见今年的总销量仍将低于去年。这是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首次出现的连续两年销量下跌。
看完全球总体市场之后,再来看一下全球几个主要的汽车市场的销量情况。
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VDA)的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今年上半年销量为993.29万辆,同比下降14%,中美贸易和经济增速减缓对中国车市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中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汽车市场,而人口仅次于中国的印度也遭遇了危机。印度今年上半年销量为155.68万辆,同比下降10.3%,本身销量就不算太多的印度进一步下跌,印度市场表现的难以令人满意。
再来看看欧洲,欧洲上半年的销量为842.62万辆,较去年下降3.1%。欧洲拥有众多车企,是汽车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但是上半年欧洲的汽车销量仍然下滑。
相比较于全球其他市场,美国市场上半年的销量下跌并不严重,美国上半年的汽车销量为841.29万辆,同比下跌1.9%,美国市场虽说下跌幅度并不算太大,但也未能实现正增长。
全球主要汽车市场中变化最小的当属日本,今年上半年日本售出228.57万辆,跟2018年同期相比下跌0.3%,虽然略有下降,但下降比例不大。
当然全球主要汽车市场也不都是在跌,巴西逆流而上实现了销量增长,上半年售出125.18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0.9%。但巴西销售数量并不多,虽是增长但对全局影响并不大。
▲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VDA)全球各地区销量数据
不难看出现阶段全球的汽车市场正处在一个非常糟糕的阶段,除了巴西几乎所有的主要市场都在下跌,汽车销量下跌已经成为大趋势。
由于全球车市下行,各大车企的汽车销售困难,车企的利润也随之下降,许多车企甚至都已经出现了亏损。在销量无法进一步提升的情况下,为了减轻成本压力,车企都选择了关闭工厂和裁员。
全球车企营收下跌,德美日中车企均裁员
全球各大汽车市场都处在销量下滑的状态,为了降低成本,度过寒冬,国内外车企纷纷选择裁员过冬。这些车企中有豪华车企也有新造车势力,新旧造车集团都在面临同一个困境。
1、德系车企稳定不再,大众和戴姆勒计划裁员
据彭博社报道,大众汽车在六月份宣布计划在2023年前向数字化项目投资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2亿元),以实现管理和生产的数字化,在这一过程中,大众汽车将在德国裁减4000个行政岗位,并计划将裁员所节省的资金用于增加2000个IT职位。
而这并不是大众第一次传出要裁员,今年三月份,大众汽车就曾宣布要在2023年前裁员7000人,人员管理费用和行政人员支出将分别消减15%,由此来看,大众汽车减少了裁员的人数。
据悉,大众汽车选择裁员可能跟去年的收益不佳有关,财报显示,大众汽车在2018年营收增长6.8%,达到946亿美元(约合为人民币6674亿元),利润率却从2017年的4.2%下降到3.8%。今年大众汽车的目标是营收增长5%,销售运营回报率达到4%至5%。
▲大众生产工厂
上半年全球市场销量都在下跌,大众汽车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裁员可以减轻该集团的成本压力。
遭遇营收压力的德国车企不只是大众一家,戴姆勒也感受到了来自营收的压力。
戴姆勒集团7月24日发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在经过多次利润预警一样,其息税前利润亏损高达15.5亿欧元(约合118.7亿人民币),据称这是戴姆勒集团9年来首次季度亏损。整体情况上,戴姆勒集团二季度总计售出了82.1万台汽车,同比略微下滑1%。其中最重要的梅赛德斯奔驰轿车部门(含SUV)下滑了3%(1.1万台),销量为57.5万台。
2019年上半年,戴姆勒集团总计售出158.9万台汽车,同比下降2.7%。息税前利润为12.47亿欧元,同比下滑79%,去年同期为59.7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20亿元)。事实上,危机早在年初就露出了端倪,今年五月份,戴姆勒发布第一季度财报之后,戴姆勒前CEO 蔡澈(Dieter Zetsche)说:“我们对于第一季度的表现并不满意,在这样的开局之后,我们需要更努力去实现2019年的全年目标。”
但二季度财报发出之后,戴姆勒的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并且还在持续变坏。戴姆勒可能要进一步节减成本才能扭转目前的不利情况,据悉,之前戴姆勒已经透露了将要通过裁员来缩减成本的想法。
据德国《经理人杂志》报道,今年五月康松林(Ola Kallenius)接任蔡澈成为戴姆勒的CEO,康松林在接任前表示,目前正推动成本节约计划,计划裁员1万人,未来几年内消减成本6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76亿元)。目前戴姆勒尚未对裁员做更多说明。
▲戴姆勒CEO康松林
2、通用汽车尝到了裁员的甜头,福特也将裁员
德系巨头选择裁员过冬,而美系车企早在去年就开始了裁员,通用汽车在去年年底开始裁员,到今年二季度成功实现盈利。
本月初,通用汽车发布了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通用汽车该季度收入为24.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1亿元),去年同期为23.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9亿元),同比增长1.6%。上半年净利润为45.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2亿元),去年同期为3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2亿元),同比增加33%。
▲通用CEO玛丽·博拉
通用在车市寒冬中仍然取得收益表现颇为亮眼,通用能够实现盈利得益于前期的机构调整和裁员。通用汽车从去年年末开始在全球进行机构调整和裁员,截至二季度财报公布之时已经节省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8亿元),裁员和关闭工厂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
据外媒报道,通用汽车将在9月30日暂时关闭位于加拿大安大略英格索尔的CAMI装配工厂,今年晚些时候还可能会额外暂时性地进行裁员。
▲通用汽车在加拿大安大略英格索尔的CAMI装配工厂
通用汽车在“节流”方面尝到了甜头,但这不是长远之计,还需要再“开源”上面多下功夫。
作为通用汽车的朋友兼老对手,福特公司二季度过的就没有那么舒服了,财报显示,福特公司本季度净利润仅为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亿元),同低于去年同期的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5.6亿元),利润下降86%。
本季度福特公司的全球收入为38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74.8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2019年上半年总收入为79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445.9亿元),同比下跌2%。
惨淡的战绩迫使福特公司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才能走出这个困境,可能是受到通用的影响,该公司近期宣布将于2020年底在欧洲裁员1.2万人。
据了解,福特公司目前已经关闭了在俄罗斯的三家工厂,未来还将关闭法国和威尔士的工厂,并且还削减了西班牙瓦伦西亚和德国萨尔路易工厂的生产线。
在车市寒潮的影响下,福特只好选择减“膘”过冬。
▲福特汽车总部大楼
3、日系车企处境为难,不得不裁员
德系车与美系车都在裁员节减成本,日系车也未能避免这个困境。
日产汽车在美国时间7月25日发布了第一财季(2019年4月1日到2019年6月30日)的财报,财报显示该公司最近一个季度营业利润下降了98.5%,营业利润仅有0.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1亿元),营收同比下跌13%至21.2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0亿元)。
日产汽车全球总销量下降6.0%至123万辆。其中,日本市场销量下降2.6%至12.6万辆。在中国市场,销售额增长2.3%至34.4万辆。在欧洲日产销量下降16.3%,至13.5万辆。在其他市场日产销量下降13.1%,至17.4万辆。
▲日产总部大楼
日产汽车公司这半年被多重危机包围,车市销量下滑、贸易摩擦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在欧美市场面临颓势,以及前CEO被捕,种种危机最终压垮了日产。
为了提振业绩,削减成本,日产计划在全球14个地区裁员1.25万人,将在2023年3月底前完成,裁员人数占日产总人数的10%。从裁员的规模和人数上来看,日产汽车是真的处在了最危难的时刻,至于裁员能否起到作用,还要靠时间来证明。
日产汽车处境艰难,本田汽车的表现也没好到哪儿。8月初,本田汽车公布了FY20财年第一季度(2019年4月1日至6月30日,即自然年度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本田汽车FY20财年第一季度的营业利润2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7亿),同比下滑15.7%,整个2019年上半年,本田销售总营收7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334亿),运营总利润为27.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6亿)。
本田汽车虽然利润较去年有所下滑,但还没有日产那般凄惨,不过从趋势来看下降幅度也不小。事实上,本田汽车在今年早些时候也开始了关闭工厂和裁员计划。
据路透社报道,今年5月份,本田汽车宣布将在2021年关闭在英国温斯顿的工厂,届时也会裁减3500人,据悉,裁员风波将会影响包括供应商在内的6000名员工。
▲本田公司大楼
4、神龙汽车和蔚来汽车裁员,合资车和新造车的困境
国外车企纷纷裁员,国内车企也没能顶住寒冬的压力。
近日,据路透社报道,东风汽车与标致雪铁龙的合资公司神龙汽车将关闭两个工厂,可能还会有裁员计划。
▲神龙汽车公司总部大楼
2018年神龙汽车全年的销量为25.34万辆,比起2017年下跌31.88%,今年上半年仅仅卖了6万辆车,按照目前趋势就算不关厂到年底销量也会大幅低于去年,而神龙汽车巅峰曾在中国一年卖出70.5万辆车。
神龙汽车在2018年亏损了35亿元,进入2019年之后亏损进一步扩大,今年上半年,神龙汽车的营业收入仅为70.3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60%,利润亏损25.32亿元,已经达到去年全年亏损额的近70%。
目前神龙汽车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PSA在全球实现了正盈利,而东风集团也实现了盈利,偏偏两家的合资企业一直在亏损。此次关闭工厂,将会给双方一部分资金回流。
不只是传统车企和合资车企感受到了市场寒冬,一些新造车公司也感受到了寒冬。国内的新造车公司蔚来近日裁员1000多人,也加入了车企裁员大军。
据报道,一名离职员工表示,7月底蔚来在职员工约为8400人,这个数字与3月份蔚来汽车CEO李斌表述的约9800人相差1400人。
电动汽车浪潮兴起之时,蔚来便积极投身其中,并成为国内新造车势力的头部玩家之一。数据显示,蔚来今年上半年累计交付新车7524辆,这与蔚来预期的4-5万的预期目标相差甚大。
据蔚来财报信息显示,蔚来汽车第一季度营收16亿,同比下跌50%,亏损26亿元,事实上自蔚来成立以来,蔚来已累计亏损200亿。为了应对持续亏损,蔚来开始“节流”,近日蔚来抛售了旗下FE车队,同时开始裁员。
▲北京蔚来中心
零部件商风光不再,博世大陆均利润下跌
在车市寒冬中,国内外新旧车企都感受到了压力,众多车企的销量下滑明显,造成了库存增加。车企库存增加之后,对汽车零部件的需求会有所下降,最终导致供应商利润也都大幅下滑。
在柴油车需求量下降的背景下,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公司近日宣布将大量裁员。此前,该公司已经通过不延长定期合同、让部分员工提前退休等方式,裁减了约600名员工。
博世2018年销售收入为8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142亿元),同比增加1.5%,息税前利润为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6亿元),与上一年相同。汽车事业部整体销售额为52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08亿元),同比上升2.3%。但该公司分管财务的斯蒂芬上周对外坦言,综合考量博世的营收情况,今年已经无法重现2018年的高利润率。
▲博世总部大楼
除了博世感受到压力之外,另一家零部件供应商大陆也感受到了压力。大陆集团近日对外宣布,该公司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裁员。有业内人士预计,该公司在此次裁员的同时,还有可能出售部分内燃机部件的相关业务,以深化企业的业务及结构调整,全面推进向电动业务转型的规划。
大陆集团曾预计2019年全球汽车产量将与去年同期相当,现在该公司预计全球年销量将下降约5%。二季度财报发布后,大陆对外下调了2019财年的相关目标,将此前501-5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70-3550亿元)的销售额下调到490-50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47-3526亿元),全年息税前利润率由8%-9%下调到7%-7.5%左右。
▲大陆集团
博世与大陆连续多年排名全球供应商榜单前二,博世与大陆都宣布裁员减压,其他的零部件供应商处境也很艰难。
根据2019年上半年的财报,采埃孚息税前利润为7.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1亿元),低于此前的预期。采埃孚将会调整今年的业绩预期,此前,采埃孚方面预计的销售额为414亿至4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19-2998亿元)之间,全年利润率将在5%到5.5% 之间波动。调整后的销售额为403亿至4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42-2919亿元),全年息税前利润率则将在4%到5%之间波动。
美国全球汽车电子供应商伟世通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伟世通2019年第二季度销售额为7.33亿美元(约合51.48亿元人民币),与2018年同期7.58亿美元(约合51.48亿元人民币)相比,下跌3.3%。
日本的零部件商电装第一财季(4-6月)营收为1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6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5%,营业利润为6.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亿元),同比下跌23.9%。法雷奥上半年营业利润为5.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亿元),下跌近33%,营业利润率从7.7%降至5.3%,净收入为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7亿元),同比下跌62%。
总的来看,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今年上半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利润下跌。零部件供应商的营业情况最能准确反映汽车市场目前的现状,汽车市场无疑已经进入寒冬。
车企联盟将加强,电动化和自动化或为解局方案
博世和大陆都认为未来车市仍然会继续下滑,大陆预测今年全球销量将下降约5%,等待车企和供应商的将是更严峻的环境。
如果未来车市仍然持续下滑,这场车市寒冬将会波及更多的车企和供应商,将会有更多的员工被迫离开,全球裁员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
随着各国对燃油车排放的限制加强,车企都开始探索电动化与自动驾驶,由于独立研发的成本过高,企业间的合作将会进一步加强。车企之间的合作将会加深,共享车型和技术,降低新车开发成本,现阶段捷豹宝马、大众福特和奔驰宝马等企业已经建立合作关系。一旦车市继续下滑,这种车企联盟将会继续增加。
现阶段,燃油车的发展已经很疲软了,虽然拥有市场,但市场规模不会再有大幅增长。电动汽车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方向,车企和供应商要加速往电动汽车方向转变,逐步地放弃燃油车业务,将重心转到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上,未来车市走出寒冬将主要依靠这两方面。
传统车企不但要承受寒冬的压力,同时还要承受双线作战的压力,一方面燃油车的利润仍然使他们不愿意松手,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上投入精力。现阶段汽车行业正在发生大变革,众多新造车公司直接从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起步,没有传统车企的后顾之忧,更容易在变革中抓住机会发展出来。
结语:裁员消减成本可解眼前困境,长远困境还需另寻妙招
车企陷入困境之后,通常会采用关闭工厂和裁员来降低成本。这种方式对于车企现下的困境很有作用,通用通过关厂裁员半年节省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7.5亿元),节省资金将近为一半的利润。
但是这终究只是一个解决眼前困境的办法,短期内能有作用,如果汽车寒冬持续时间较长,各车企也总不能一直靠裁员生存。为了应对车市寒冻带来的危机,各家车企需要重新考虑如何度过寒冬,裁员过冬终究只是不得以的方法,而非长久之策。
车企之间可以结盟以分摊研发成本,减少销量惨淡的车型,重组车型阵容,聚焦核心市场。同时也应该开拓新能源、自动驾驶等新领域,关注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顺势而为才能度过寒冬。
本文来源:车东西,作者:Ju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