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雷响彻大地,中国开启了融入世界、对接全球化的历史进程。17年前,中国加入WTO,加快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5年前,“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全面开放新格局正在形成。今年习总书记“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掷地有声,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从偏居一隅,到洞察大势、海纳百川,东风之于中国汽车业,是一面非常有价值的镜子。40年来,聚全国之宝建二汽,集全球资源发展东风,在参与并受益于全球化的进程中,东风争当开放合作的“急先锋”,实现从全面追赶到局部超越的转身。沿着历史的长河前行,总有璀璨的发展印记,被时间铭记。
顺势开局 聚全国之宝的二汽生来开放
在一片原始的土地上,一颗工业的种子正在萌发。
1969年,来自长春、北京、上海、武汉等全国各地的数万名建设者,沿汉江而下,走进十堰大山,从此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东风人。
从“聚宝”创建之初,二汽就融合着五湖四海的文化碰撞,开放的心态、包容的胸襟,成为东风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之一。
东风的国际化之路始于创业期决策者们对先进技术和现代化制造水平的向往和追求。针对国家投资不足和没有技术支撑两大困难,二汽采取“包建”和“聚宝”的办法,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使二汽成为当时中国最高机械水平的工厂。
“打开国门,大胆建设,克服闭关自守” “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放手发展,敢于进行国际合作”李先念视察二汽时曾这么表示。
上世纪70年代,东风就开始通过设备采购、出国考察等形式走出国门。早在1975年前后,东风就从德国奥芙柯公司引进设备,从德国通过散件运回国,由于二汽地处三线,外国人进不来。以至于外国专家以为二汽不能安装,引进的是一堆废铁。来东风考察的第一批外国专家——奥芙柯公司经理奥勃拉登一行三人,看了东风自行安装并调试成功从该公司进口的12000吨热模锻压机后,非常吃惊,足足在机器前站了40分钟,称赞说:“真没有想到,东风有这样高的水平,了不起!”
在山中,目及世界。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的春潮涌动,为谋求更大的发展,东风确立了合资合作与自主研发“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八十年代中期,东风又从美国引进康明斯发动机技术,兴建起东风康明斯发动机厂。因性能卓越,康明斯发动机被中国用户誉为“发财机”。
1987年8月7日,中美合资的东风汤姆森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东风成立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开启了东风融入国际、走向世界的先河。
“造卡车是小学水平,造轿车才是大学水平!”在做大商用车事业的同时,久居山区的二汽人准备大干一番。
八十年代后期,东风人毅然向国家请战:上轿车项目。
1987-1989年期间,当时的二汽先后与国外14家汽车公司进行了多达78次的合作谈判,并且先后派出11个代表团出访,接待了48个代表团来厂访问交流,最终选定了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进行合作。
1989年1至5月,二汽与法国雪铁龙公司先后在北京、十堰与巴黎进行了四轮商务谈判。1992年与法国雪铁龙公司合作的神龙轿车项目在武汉破土动工,一个现代化的轿车基地就此诞生,成为中国汽车行业较早的合资项目之一。
一年后,神龙汽车公司便以海外版本的雪铁龙ZX为蓝本,用来自法国奥尔耐总装厂的部件组装了第一批1.75万台的国产雪铁龙ZX车型,它便是在国内脍炙人口的神龙富康,敲开了寻常百姓家的大门。
蓄势布局 “东风模式”硕果累累
面对世界汽车工业开始进行的新一轮更大规模的资产重组浪潮,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刚刚从亏损中站起来的东风,在时任总经理苗圩的带领下,制定了“做强做大”“开放合作,融入竞争”的新世纪发展战略,和国际大腕的联姻接二连三,开放之路格局初成。
从中外双方股比对等引进国外汽车企业先进技术,到拓宽思路将合作延伸至零部件领域,从开创央企与民企合资造车的先河,到与跨国巨头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战略联盟,东风公司开创性地探索和实践了多种合资合作模式,堪称中国汽车工业合资合作的典范。
2001年秋,东风取得悦达起亚汽车公司25%的股权。2002年3月,东风公司与江苏悦达、韩国起亚组建了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10月,东风公司与法国PSA集团签署扩大合作协议,将所属的神龙汽车公司的合作层次提升到雪铁龙的母公司法国PSA集团,共同成立研发中心,实现了雪铁龙、标致双品牌共线生产。
2003年,东风合资合作进程提速。这一年,东风在国际化道路上开始了两个大动作,一是东风汽车有限公司6月9日在武汉创立,至此,东风完成了中国汽车行业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合作层次最深、领域最广的合资项目,开创了中国汽车行业合资合作“第三条道路”,即被业界称为典范的“东风模式——竞争合作,融入发展”。另一个是2003年7月,东风与日本本田公司共同组建了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继1994年12月与本田首度牵手创立东风本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后,又将合作提升至整车全产业链层次。
15年前,“东风模式”被批为资产贱卖,15年之后,东风成为央企改革的示范样本。
8月8日,主题为“信赖,共赢未来”的东风有限15周年纪念晚会在武汉举行。15年来,东风有限销量不断跨越式增长,至2017年,全年共销售汽车152万辆,而2003年至2017年公司累计已销售汽车1432.2万辆,并实现累计收入16946.8亿元。
随着与跨国公司整车企业合资合作的深入展开,东风也在同步加强与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的合作。
2003年3月,东风与美国德尔福就零部件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4月,东风与美国康明斯合资成立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9月,东风与美国伟世通公司合资组建东风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控股有限公司,东风零部件面向国际做强做大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国内,东风加强合作的步伐从未停止。2003年6月,由东风公司和渝安集团合资的东风渝安车辆有限公司成立,双方各占50%股份。一家是中国首屈一指的特大型汽车企业,一家是大型民营企业,美满姻缘不但孕育出性能卓越的东风小康,单就其过程就为中国树立了国企与民企合资的典范。2017年东风小康公司全系产品累计销售达40.2万辆,以6.65%的同比增速全面跑赢了市场大盘。
向国际 东风品牌加速“走上去”
2012年,以东风收购瑞典T工程技术公司发轫,东风公司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围绕核心技术展开资本运作,主动主导进行海外收购、合资的运作新思路,引领中国汽车行业合资合作进入新阶段。
9月,东风收购瑞典T公司70%股权,使东风在整车及动力总成电子控制商品化开发领域跻身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东风首个海外研发基地正式落户瑞典;10月,东风与德国格特拉克签约,投资1.2亿欧元,在武汉建成一期年产能25万台双离合器变速箱的新工厂;11月,东风与德国史密斯共同投资6亿元,设立东风史密斯半挂车工厂,双方各占50%股份。
2013年1月26日,中国汽车行业全新的联姻模式诞生了。东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沃尔沃集团签署战略联盟协议,拉开了“以我为主”的升级版合资合作的序幕。2015年,以55:45的股比,组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建设世界级的“东风”品牌商用车。
2014年,东风公司以8亿欧元入股PSA,与法国政府和标致家族并列成为第一大股东,标志着中国汽车企业首次战略性入股世界著名汽车企业,开创了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全新模式,对进一步深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全价值链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说,国际化,是步入世界一流汽车企业行列的通行证。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代表,东风将海外事业视为自己非常重要的战略性事业,一直倡导树立全球视野,强化国际化的运营能力。
在伊朗,建成东风首个海外KD组装阵地,2017年组装出口汽车3万辆;在俄罗斯,建立东风首家海外销售公司,构建东风销售及服务网络,2016年成功收购当地汽车4S店,打造成东风首家汽车旗舰店;在越南等东盟国家,东风中重轻微卡分别以整车、KD的方式展开销售运营,2016年开始推进乘用车出口,组建4S店;在印尼,通过合资与当地合作伙伴建立印尼工厂,并以此为基地覆盖东南亚各国,首台微卡今年已成功下线。
同时,东风公司抢抓“一带一路”机遇,两度冠名“东风号”船队参加世界顶级帆船赛事,借“船”出海,并在首站阿利坎特,发起“一带一路·与你偕行”倡议,进一步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实现从产品到品牌的输出。
目前,东风公司累计向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汽车产品30余种,达80多万辆,形成了一批稳定的合作伙伴和稳定的出口市场。根据东风海外中期事业计划:到2020年,海外销量实现15万辆,并进入欧美主流汽车市场。
未来,东风公司将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分亚欧、亚澳、亚非、亚美四条路线,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开拓,并努力打造沿线支点国家,为东风未来海外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撑,进一步推动东风汽车“走出去”。
推进企业间战略协同、资源共享,是东风开放合作的又一重大举措。继去年12月一汽、东风、长安三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今年7月,T3物流战略合作协议、移动出行意向协议书相继签订,众多合作项目正加速落地。2018年8月,东风与华为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汽车新四化、企业信息化领域深化战略合作。
从步履维艰,到驰骋中外,改革开放40年,是东风融入世界体系,从全球化获益的40年,也是对世界作出贡献,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40年。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构建国际化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走好下一个40年,东风公司的国际化之路,正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