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笔者参加了中国汽车协会主办的2020中国汽车论坛。在其中一个分论坛上,来自各大车企的品牌公关部门负责人侃侃而谈,向大家介绍本公司在品牌宣传方面的做法和创新。
不过,当时汽车行业还有有一个热点,那就是特斯拉硬怼拼多多和宜买车,声称其平台上举行的特斯拉特卖活动,并非其授权举行,与其无关。同时,特斯拉更是明明知道违法,拒绝向参加活动的人士交车。这些事件都涉及到了品牌的问题。想了解这个事件可以看本公众号发的《特斯拉和拼多多互怼,到底谁对谁错?》,此处不再多说。
这些热点都是与一个车企如何进行品宣有关的,笔者一直有话想说,但是没有合适的因由,所以没有说出来。近日发生了一件事情,让笔者不吐不快。
说是一件事情并不准确,是与一个国内知名生鲜品牌—盒马鲜生,今年笔者亲身经历的两件事。
笔者是一个在今年年初新冠疫情期间,被困在武汉的人。当时生活在武汉,只有一个信念,就是生存下去,想着各种方面买菜,买菜,每天最大的工作就是如何买到菜。
当时能够开业的超市屈指可数,特别是后期小区封闭,只能待在家中,不能外出买菜。当时只有盒马鲜生能够提供外送业务,成为很多家庭的福音。特别是盒马鲜生门店还提供团购服务,虽然团购的数量仅限于30份,如果达不到30份就流团。当时需要每一个小区有一个团长,工作是成立一个小区团购微信群,发送团购的信息。在成团后,负责接收团购的食品,再通知大家来取。
当时由于我年迈的父母在我家,因此并不敢贸然出去当抗疫志愿者,当听说需要一个义务团长时,基于我对于盒马鲜生当时比较信赖,就决定接下这个活儿,权当为大家帮个忙。
当这个义务团长还是偷偷自己搞的,怕父母担心,每天总要找个理由下楼去接团购的菜,然后分给大家。因为这样的经历,在小区里面认识不少同龄人,大家聊聊天,说说如何买菜,能买到什么菜,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些生机。
在当这个义务团长时,我认识了一个隔壁小区的老年夫妻俩,独生子因为疫情封城没有及时回到武汉,两人身体也不好,对互联网也不擅长使用,因此购菜比较困难,都是儿子通过手机给老两口买菜。当知道可以在盒马鲜生团购菜时很开心。于是联系我帮忙把菜送到他们小区门口(当时小区封闭还没有那么严格,两个小区门口之间的距离在100米左右)。后面我和送菜的工作人员提前联系,到我们小区之前,送到他们小区门口。
同时,我们小区里面还有不少年轻人,正好宝宝刚刚出生不久,两人不敢出门,这时知道盒马鲜生的团购,非常方便,就很放心。
这样的事情并未持续很久,一开始盒马鲜生提供的套餐不再相对实惠,原来一单价格在200到300元左右。价格相对实惠,且对于很多家庭都能接受。
后来,小区的封闭式管理也更加严格,任何人都不能随意进出小区,同时参加团购的小区不断增加。于是盒马鲜生开始不停增加套餐里面的商品,每单总价也涨到了五六百元。虽然东西也增多,但是一般家庭还是比较困难的。后面,盒马鲜生又提出要求,每一个小区至少五单以上,才能成团。
当时,想着毕竟盒马鲜生是私营企业,人家也赚钱,疫情期间能够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图片来自网络
后来发生一件事情,让我的义务团长生涯意外结束了。
那就是盒马鲜生要求每个小区必须五单或者五单以上才能成团。我们小区由于地处武汉市的菜篮子产地附近,小区里面很多老家在农村的,家人就是菜农,恰好疫情期间卖不出去菜,就到小区里面卖。因此购买蔬菜可选性多,大家也因为价格方面问题,选择盒马鲜生,除非迫不得已,一般不会选择她家。所以一天能够凑够五单就比较困难。
有一天,一个小区里面邻居需要买菜,她是要给自己的娘家人买菜,由于自己刚刚生完孩子,自己家生活还可以,但是娘家却比较困难。一方面,娘家住址超出盒马鲜生的配送范围;另一个原因是自己的母亲在疫情爆发之前,摔断了腿,家里只有一个妹妹在家照顾,因为疫情原因,家里面购菜出现了困难。于是她找到了我,希望能够通过盒马鲜生为家人买菜,将菜送到我们小区,然后找美团跑腿,将菜送到娘家。我也非常愿意帮助她。但是当时非常不巧,连续两天我们小区都无法达到五单,不能成团。
图片来自网络
于是,我就私下找到了盒马鲜生的客服,也将这一家人的困难说了出来,希望能够破例一下,不必五单成团,也能够送过来。当时也是好话说尽,但是客服一开始也没有拒绝我,只是说向领导申请一下。但是到了截单的时间,突然在义务团长群中宣布我们没有成团,不给配送。这一下子就惹火了我,于是我在群里面将事情说了一遍,然后愤然不再当盒马鲜生的这个义务团长。
后面我听说隔壁小区也有了义务团长,那两位老人吃菜困难的问题解决了,我也有一些安慰。
这件事情也让我对盒马鲜生的品牌有一点不爽。
虽然笔者理解盒马鲜生是一个企业,要有盈利和工作流程,但是品牌也要讲究温度和人性化,本来是举手之劳,但是却不愿意做。100分做到了99分,为何最后1分的温度就做不到呢?
随着疫情的结束,我以为这样的事情慢慢淡去。
后面也陆续在盒马鲜生上面购买一些东西,日子毕竟还在继续。
前天,饿了么通知我,我的会员即将到期,还有几张优惠券没有用完。
货物页面截图
于是我就去饿了么里面闲逛,看了一下盒马鲜生有什么适合购买的。我突然看到鲍鱼有特价,2.59元,标题是:鲜活鲍鱼(18-20头)500g。当时我就说价格这么便宜,还发给了小区的群里面,说这个鲍鱼好便宜呀。于是我就下了一单,包括一份鲍鱼,很快我收到了盒马鲜生的配送。但是打开一看,我发现只有一头鲍鱼。我想估计是我看错当时的标注了吧,“2.59元怎么可能给你一斤鲍鱼?”不过晚一点我拿手机又认真看了一下那个购物的页面,里面没有一个数字说明这是2.59元一头鲍鱼的信息。
这是我录屏的证据,没有找到一个字告诉我这个鲍鱼是2.59元一头
于是我打了售后电话。由于各种原因,第二天我才联系上盒马鲜生门店的客服,这名客服一上来就和我解释,是一头鲍鱼2.59元,“先生,你看错了”,告诉我里面说鲍鱼是2.59元一头。我坚定表示自己并没有看错,有截图,有证据,你们可以自己去看。经过三番五次和售后沟通,最后客服仅同意赔付我10元钱。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愿意,让我产生了误解。我当时表示,这不是我的误解,是你们自己账户页面展示的信息就是这个消息。如果我想“碰瓷”,就会买个几百份,然后找你们投诉,恶意维权。但是我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将一斤鲍鱼发给我。
估计会有很多人说笔者是故意“碰瓷”。不过,这与笔者这个人个性有关,一开始盒马鲜生的客服坚决否认出了这是一个问题,态度比较强硬,我这个人又吃软不吃硬。后来他们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又说是我的“误解”。可是上面的信息不是我的误解,是他自己的错误。盒马鲜生这么大的公司,这么受到用户欢迎的品牌,对于自己的错误不愿意承认,又不敢于解决,是我有意见的原因所在。
说完了上面这两个小故事。笔者想说,品牌的创建最重要是要有温度,所有的手段都是次要的。
笔者之前给不少汽车品牌做过品宣工作,很多领导说品牌要温度。但是实际到执行时,就比较困难。你做了一个比较有温度的方案,提交到执行者手中,就被否掉了,说一句:“我们是主机厂,不是老妈子”。
图片来自网络,与本文无关,侵权立删
这次经历了盒马鲜生的两件事情,让笔者对品牌温度这个事情有更深的理解。盒马鲜生的品牌是相对成功的,给大家一种感觉,就是品质好,服务好,售后好,可以放心采购。这方面符合了当今年轻人,特别是中产以上的人要求。同时,也盒马鲜生采用了众多品牌宣传创新,特别是社群营销创新,深耕店面周围的社区住户,成立了数十个群。一开始建立群的时候,大家聊天,聊生活,聊盒马鲜生的服务,非常热闹。
但是盒马鲜生在刚开始时,确实令人惊艳,但是后期却不能坚持。如社区群变成了客服推送促销信息的工具,大家逐渐禁言,令人遗憾。同样是,在平时的执行的过程中,却让人感觉失去了品牌的温度。
品牌的树立,关键是在特殊情况或者意外情况时以及细节领域的服务,并且持之以恒,才能真正征服你的客户或者潜在客服,才能让人信赖,这才是品牌的温度。这也是大家对日本服务品牌信任的原因,在众多大家没有发现的细节方面下功夫。本来两件事情,只要盒马鲜生稍微人性化一些,会收获更多的粉丝。
即使各大汽车企业采用各种手段,不断创新手段,去树立品牌,花大力气做宣传,但是细节上却无法让用户感受不到品牌的温度,“行百里路者,常半于九十”,这也是这么多企业花费了那么大的力气,如吉利汽车,却树立不起来自己的品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