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用户感受到品牌的温度?盒马鲜生犯的错误,所有的车企都在重复

  • 浏览量:443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20-08-27
 
        近期,笔者参加了中国汽车协会主办的2020中国汽车论坛。在其中一个分论坛上,来自各大车企的品牌公关部门负责人侃侃而谈,向大家介绍本公司在品牌宣传方面的做法和创新。
 
        不过,当时汽车行业还有有一个热点,那就是特斯拉硬怼拼多多和宜买车,声称其平台上举行的特斯拉特卖活动,并非其授权举行,与其无关。同时,特斯拉更是明明知道违法,拒绝向参加活动的人士交车。这些事件都涉及到了品牌的问题。想了解这个事件可以看本公众号发的《特斯拉和拼多多互怼,到底谁对谁错?》,此处不再多说。
 
        这些热点都是与一个车企如何进行品宣有关的,笔者一直有话想说,但是没有合适的因由,所以没有说出来。近日发生了一件事情,让笔者不吐不快。
 
 
        说是一件事情并不准确,是与一个国内知名生鲜品牌—盒马鲜生,今年笔者亲身经历的两件事。
 
        笔者是一个在今年年初新冠疫情期间,被困在武汉的人。当时生活在武汉,只有一个信念,就是生存下去,想着各种方面买菜,买菜,每天最大的工作就是如何买到菜。
 
 
        当时能够开业的超市屈指可数,特别是后期小区封闭,只能待在家中,不能外出买菜。当时只有盒马鲜生能够提供外送业务,成为很多家庭的福音。特别是盒马鲜生门店还提供团购服务,虽然团购的数量仅限于30份,如果达不到30份就流团。当时需要每一个小区有一个团长,工作是成立一个小区团购微信群,发送团购的信息。在成团后,负责接收团购的食品,再通知大家来取。
 
        当时由于我年迈的父母在我家,因此并不敢贸然出去当抗疫志愿者,当听说需要一个义务团长时,基于我对于盒马鲜生当时比较信赖,就决定接下这个活儿,权当为大家帮个忙。
 
        当这个义务团长还是偷偷自己搞的,怕父母担心,每天总要找个理由下楼去接团购的菜,然后分给大家。因为这样的经历,在小区里面认识不少同龄人,大家聊聊天,说说如何买菜,能买到什么菜,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些生机。
在当这个义务团长时,我认识了一个隔壁小区的老年夫妻俩,独生子因为疫情封城没有及时回到武汉,两人身体也不好,对互联网也不擅长使用,因此购菜比较困难,都是儿子通过手机给老两口买菜。当知道可以在盒马鲜生团购菜时很开心。于是联系我帮忙把菜送到他们小区门口(当时小区封闭还没有那么严格,两个小区门口之间的距离在100米左右)。后面我和送菜的工作人员提前联系,到我们小区之前,送到他们小区门口。
 
        同时,我们小区里面还有不少年轻人,正好宝宝刚刚出生不久,两人不敢出门,这时知道盒马鲜生的团购,非常方便,就很放心。
 
        这样的事情并未持续很久,一开始盒马鲜生提供的套餐不再相对实惠,原来一单价格在200到300元左右。价格相对实惠,且对于很多家庭都能接受。
 
        后来,小区的封闭式管理也更加严格,任何人都不能随意进出小区,同时参加团购的小区不断增加。于是盒马鲜生开始不停增加套餐里面的商品,每单总价也涨到了五六百元。虽然东西也增多,但是一般家庭还是比较困难的。后面,盒马鲜生又提出要求,每一个小区至少五单以上,才能成团。
 
        当时,想着毕竟盒马鲜生是私营企业,人家也赚钱,疫情期间能够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图片来自网络
 
        后来发生一件事情,让我的义务团长生涯意外结束了。
 
        那就是盒马鲜生要求每个小区必须五单或者五单以上才能成团。我们小区由于地处武汉市的菜篮子产地附近,小区里面很多老家在农村的,家人就是菜农,恰好疫情期间卖不出去菜,就到小区里面卖。因此购买蔬菜可选性多,大家也因为价格方面问题,选择盒马鲜生,除非迫不得已,一般不会选择她家。所以一天能够凑够五单就比较困难。
 
        有一天,一个小区里面邻居需要买菜,她是要给自己的娘家人买菜,由于自己刚刚生完孩子,自己家生活还可以,但是娘家却比较困难。一方面,娘家住址超出盒马鲜生的配送范围;另一个原因是自己的母亲在疫情爆发之前,摔断了腿,家里只有一个妹妹在家照顾,因为疫情原因,家里面购菜出现了困难。于是她找到了我,希望能够通过盒马鲜生为家人买菜,将菜送到我们小区,然后找美团跑腿,将菜送到娘家。我也非常愿意帮助她。但是当时非常不巧,连续两天我们小区都无法达到五单,不能成团。
 
 
图片来自网络
 
        于是,我就私下找到了盒马鲜生的客服,也将这一家人的困难说了出来,希望能够破例一下,不必五单成团,也能够送过来。当时也是好话说尽,但是客服一开始也没有拒绝我,只是说向领导申请一下。但是到了截单的时间,突然在义务团长群中宣布我们没有成团,不给配送。这一下子就惹火了我,于是我在群里面将事情说了一遍,然后愤然不再当盒马鲜生的这个义务团长。
 
        后面我听说隔壁小区也有了义务团长,那两位老人吃菜困难的问题解决了,我也有一些安慰。
 
        这件事情也让我对盒马鲜生的品牌有一点不爽。
 
        虽然笔者理解盒马鲜生是一个企业,要有盈利和工作流程,但是品牌也要讲究温度和人性化,本来是举手之劳,但是却不愿意做。100分做到了99分,为何最后1分的温度就做不到呢?
 
        随着疫情的结束,我以为这样的事情慢慢淡去。
 
        后面也陆续在盒马鲜生上面购买一些东西,日子毕竟还在继续。
 
        前天,饿了么通知我,我的会员即将到期,还有几张优惠券没有用完。
 
 
货物页面截图
 
        于是我就去饿了么里面闲逛,看了一下盒马鲜生有什么适合购买的。我突然看到鲍鱼有特价,2.59元,标题是:鲜活鲍鱼(18-20头)500g。当时我就说价格这么便宜,还发给了小区的群里面,说这个鲍鱼好便宜呀。于是我就下了一单,包括一份鲍鱼,很快我收到了盒马鲜生的配送。但是打开一看,我发现只有一头鲍鱼。我想估计是我看错当时的标注了吧,“2.59元怎么可能给你一斤鲍鱼?”不过晚一点我拿手机又认真看了一下那个购物的页面,里面没有一个数字说明这是2.59元一头鲍鱼的信息。
 
 
这是我录屏的证据,没有找到一个字告诉我这个鲍鱼是2.59元一头
 
        于是我打了售后电话。由于各种原因,第二天我才联系上盒马鲜生门店的客服,这名客服一上来就和我解释,是一头鲍鱼2.59元,“先生,你看错了”,告诉我里面说鲍鱼是2.59元一头。我坚定表示自己并没有看错,有截图,有证据,你们可以自己去看。经过三番五次和售后沟通,最后客服仅同意赔付我10元钱。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愿意,让我产生了误解。我当时表示,这不是我的误解,是你们自己账户页面展示的信息就是这个消息。如果我想“碰瓷”,就会买个几百份,然后找你们投诉,恶意维权。但是我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将一斤鲍鱼发给我。
 
        估计会有很多人说笔者是故意“碰瓷”。不过,这与笔者这个人个性有关,一开始盒马鲜生的客服坚决否认出了这是一个问题,态度比较强硬,我这个人又吃软不吃硬。后来他们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又说是我的“误解”。可是上面的信息不是我的误解,是他自己的错误。盒马鲜生这么大的公司,这么受到用户欢迎的品牌,对于自己的错误不愿意承认,又不敢于解决,是我有意见的原因所在。
 
        说完了上面这两个小故事。笔者想说,品牌的创建最重要是要有温度,所有的手段都是次要的。
 
        笔者之前给不少汽车品牌做过品宣工作,很多领导说品牌要温度。但是实际到执行时,就比较困难。你做了一个比较有温度的方案,提交到执行者手中,就被否掉了,说一句:“我们是主机厂,不是老妈子”。
 
 
图片来自网络,与本文无关,侵权立删
 
        这次经历了盒马鲜生的两件事情,让笔者对品牌温度这个事情有更深的理解。盒马鲜生的品牌是相对成功的,给大家一种感觉,就是品质好,服务好,售后好,可以放心采购。这方面符合了当今年轻人,特别是中产以上的人要求。同时,也盒马鲜生采用了众多品牌宣传创新,特别是社群营销创新,深耕店面周围的社区住户,成立了数十个群。一开始建立群的时候,大家聊天,聊生活,聊盒马鲜生的服务,非常热闹。
 
        但是盒马鲜生在刚开始时,确实令人惊艳,但是后期却不能坚持。如社区群变成了客服推送促销信息的工具,大家逐渐禁言,令人遗憾。同样是,在平时的执行的过程中,却让人感觉失去了品牌的温度。
 
        品牌的树立,关键是在特殊情况或者意外情况时以及细节领域的服务,并且持之以恒,才能真正征服你的客户或者潜在客服,才能让人信赖,这才是品牌的温度。这也是大家对日本服务品牌信任的原因,在众多大家没有发现的细节方面下功夫。本来两件事情,只要盒马鲜生稍微人性化一些,会收获更多的粉丝。
 
        即使各大汽车企业采用各种手段,不断创新手段,去树立品牌,花大力气做宣传,但是细节上却无法让用户感受不到品牌的温度,“行百里路者,常半于九十”,这也是这么多企业花费了那么大的力气,如吉利汽车,却树立不起来自己的品牌的原因。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