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去年同期相比,召回次数增加7%,召回数量减少43%。其中,5月召回110.81万辆,成为今年上半年召回数量最多的月份;6月召回最少,仅4.81万辆。
【点评】今年上半年,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工作在稳步推进中。自2004年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实施至今,我国已累计召回缺陷汽车7203.04万辆,为广大消费者消除了大量的安全隐患,有效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当然,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的召回数量确实有所下降,这属于正常趋势。除了汽车安全水平的整体提升,像高田事件的逐渐平息,以及上半年除了奔驰减震器召回,并无其他召回数量较多的案例,也是导致今年上半年召回数量下降的原因。
问题集中
气囊和安全带、发动机、悬架问题要重视
今年上半年,在各总成或系统中,气囊和安全带缺陷引发召回的数量最大,涉及68.88万辆,占总数量的25%;其次为发动机总成,涉及60.46万辆,占总数量的22%;第三是悬架系,涉及58.29万辆,占总数量的21%。
【点评】与去年同期相同,今年上半年由于气囊和安全带缺陷引发的召回数量仍然最多,其中,高田气囊事件的影响还在延续,召回数量达68.53万辆,占上半年召回总数量的25%。此外,发动机、悬架系、电气设备等问题也比较突出。其中,因前减震器存在断裂的缺陷问题,奔驰召回57.15万辆,占上半年召回总数量的21%。车企在研发、制造及运营管理等方面需要注意。
品牌细分
自主车企仍需努力
今年上半年,合资汽车召回最多,共计159.74万辆,进口汽车和自主品牌分别召回90.62万辆和28.19万辆。
从具体品牌来看,欧系品牌召回涉及的数量最多,共计203.14万辆,占召回总数量的73%;其次是日系品牌,共计36.36万辆,占召回总数量的13%;第三为中国品牌,共计28.19万辆,占召回总数量的10%。
【点评】与去年同期相比,欧系品牌召回数量变化不大,日系、美系、韩系品牌召回数量降幅明显,日系下降73%,美系下降84%,韩系下降94%。中国自主品牌的表现属于小有突破,超越美系品牌晋级上半年召回数量前三。
但与合资品牌相比,自主品牌在召回方面还有不小差距。希望各家自主企业在提升销量的同时,做好质量管理,要善于通过消费者投诉索赔等信息,开展缺陷调查等相关工作,并在确定缺陷后及时召回。
车企表现
排名前十的企业召回了近85%的车辆
今年上半年,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召回数量最多,召回4次,涉及70.89万辆,占召回总数量的25%;其次是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召回4次,涉及50.96万辆,占召回总数量的18%。第三是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召回7次,涉及32.12万辆,占召回总数量的12%。此外,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召回方面也拿出了十足的诚意。
【点评】车企实施了召回,就是为消费者负责。召回背后,需要耗费车企巨大的人力、物力及财力。上述10家车企共召回缺陷汽车产品236.99万辆,占今年召回总数量的85%。正是有了这些企业的努力与担当,我国汽车召回制度在维护消费者及社会公共安全等方面才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希望消费者能够透过这些数字,看到企业重视消费者、积极承担产品及社会责任的一面。我们也希望大家把车企的召回表现,作为购车的参考之一,及时消除缺陷,才能用车更放心。
聚焦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召回2.76万辆 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近两年,因为电动汽车起火事故频繁被曝光,新能源汽车安全与召回等相关问题引发大家的广泛关注。
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奇瑞、宝马(中国)及蔚来4家车企共实施召回4次,共召回缺陷汽车2.76万辆。问题主要出现在电池、悬架系、电气设备和气囊上。其中,因为电池包存在热失控和起火风险,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共召回4803辆蔚来 ES8电动汽车。
2019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召回情况
【点评】召回是产品安全最后一道防线。近两年,通过加强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监管,召回缺陷汽车产品,维护消费者及社会公共安全的呼声越来越高。
今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管理的通知,要求有关生产者及零部件供应商积极履行召回责任,并对加强新能源汽车召回监管若干工作事项作出了要求。
对比去年同期,主管部门对于新能源汽车召回监管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上述蔚来召回事件就是在市场监管总局缺陷调查影响下实施的。市场监管总局针对蔚来起火车辆开展了现场调查等工作,受调查影响,蔚来汽车决定采取召回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同时也可以看出,新能源车企已经从关注产能、补贴等问题,转移到重视产品质量安全层面。通过召回,正视产品缺陷,承担召回的主体责任,进一步维护消费者及社会公共安全。
但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召回数量仍太少,还不到上半年召回总数量的1%。新能源汽车召回任重道远,无论是生产者、消费者还是监管部门都应该履行自己的责任,并形成合力,促进新能源汽车召回常态化,维护消费者及社会公共安全。
热点分析
四大召回事件引关注
今年上半年,多个召回热点事件登上热搜,备受消费者关注。
高田安全气囊事件
今年上半年,包括特斯拉、丰田(中国)、华晨宝马在内的12家车企向市场监管总局备案召回信息,由于配备高田安全气囊,共召回缺陷汽车68.53万辆。
据了解,高田安全气囊事件已致全球至少23人死亡,290多人受伤。在国内,由于搭载高田安全气囊问题而召回的车辆已超过2000万辆,涉及丰田、本田、日产、宝马、一汽轿车、福特、马自达、克莱斯勒、北京汽车、吉利、奔驰等众多一线品牌。
【点评】尽管高田安全气囊事件爆发于2014年,但由于涉及车型多、召回范围广,相关影响延续至今。针对高田气囊召回事件,《产品安全与召回》曾专门策划选题——《召回的高田安全气囊有多危险,你知道吗?》,想了解更多,大家可点击查看。
大众回购召回事件
今年2月,由于“车辆的生产追溯性记录不完整,可能存在与量产车相关配置不一致的情况,无法确认其部分安全系统是否受影响,同时车辆可能存在影响故障诊断的硬件偏差”,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决定召回包括CC、途锐、跃族、辉腾、高尔夫、夏朗、尚酷、途威、奕鸥、迈腾在内的多款进口车型,共计 137 辆。
【点评】与此前对召回车辆采取维修的方式进行处理不同,对本次被召回车辆,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首次以回购方式进行召回并予以报废处理,以消除安全隐患。这是汽车生产者在中国市场首次通过回购的方式对车辆进行的召回。以回购的方式进行召回,是车企对消费者负责任的体现,消费者应积极配合召回,消除缺陷。
奔驰减震器召回事件
今年5月,因前减震器存在断裂的缺陷问题,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和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各召回1次,涉及部分进口C级和国产C级、E级两驱轿车,共计57.15万辆。
【点评】奔驰减震器断裂问题发酵三年后终于启动召回,与主管部门的监管密不可分。据了解,这是我国召回制度实施以来,自2013年大众DSG召回后,出现的第2起通知召回案例。(相关链接:国内第二起通知召回,奔驰因减震器断裂门召回近60万辆车)
蔚来汽车召回事件
今年6月,因电池包存在热失控和起火的隐患,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宣布召回0.48万辆ES8电动汽车。
【点评】这是国内造车新势力启动的首次召回。除此之外,引发热议的原因还在于蔚来与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就电池缺陷机理和责任划分各执一词。汽车生产者应承担召回的主体责任,零部件生产企业也有配合开展缺陷调查的义务。“互撕”并不明智,各自履行自己的责任,查明缺陷,并通过技术升级消除安全隐患,为消费者创造更加安全的产品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