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公布的召回公告,《产品安全与召回》对今年6月国内汽车召回情况进行了整理。结果显示,今年6月份,我国共召回缺陷汽车4.81万辆。
【看点多多】6月召回数量骤降;蔚来汽车召回0.48万辆ES8,成国内造车新势力首起召回。
以下是更详细的数据分析,赶紧一睹为快。
6月召回数量骤降
仅为4.81万辆汽车
今年6月,我国仅开展汽车产品召回活动5次,召回车辆4.81万辆,涉及汽车产品生产者5家。与今年5月相比,召回次数减少85%,召回数量减少96%。
2019年6月我国汽车召回情况
按缺陷总成分类分析
6月,在各总成或系统中,电气设备总成的缺陷引发召回的数量最大,涉及4.21万辆,占6月总数量的88%;其次为发动机总成,涉及0.48万辆,占6月总数量的10%。
2019年6月我国汽车召回按总成分类
按召回品牌分类分析
6月,欧系品牌召回涉及的数量最多,共计4.23万辆,占6月召回总数量的88%;其次是自主品牌,召回涉及数量0.48万辆,占6月召回总数量的10%。
2019年6月我国汽车召回按品牌系列分类
热点事件分析
蔚来汽车召回0.48万辆ES8 成国内造车新势力首起召回
6月,值得关注的是,造车新势力实施了首起召回。
6月27日,因新能源车辆使用的动力电池包搭的某个模组内的电压采样线束存在走向不当的情况,可能被模组上盖板挤压,导致被挤压的电压采样线束表皮绝缘材料磨损,极端情况下可能造成线束绝缘层烧损从而引起电池包热失控和起火的缺陷问题,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宣布即日起召回0.48万辆ES8电动汽车,占比本月召回总数量的10%。
通过此次召回可以看出
1、造车新势力已经从解决量产、交付问题,转移到重视产品质量安全层面。通过召回,正视产品缺陷,承担召回的主体责任,进一步维护消费者及社会公共安全。
2、主管部门对于新能源汽车召回监管的力度在不断加大。此次召回就是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调查影响下实施的。根据召回公告,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针对蔚来起火车辆开展了现场调查等工作,受调查影响,蔚来汽车决定采取召回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二者谁该承担召回责任?
此次召回涉及到电池缺陷,目前来看,蔚来与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就电池缺陷机理和责任划分各执一词。二者谁该承担召回责任?
答案是都有责任。具体来看:
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及《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规定,汽车生产者应该承担召回的主体责任。也就是说,缺陷机理无论是蔚来所说的“电池模组出现异常”,还是宁德时代所说的“自己提供的电池模组与蔚来自产的电池包箱体产生干涉”,只要电动汽车出现缺陷,蔚来都应该对缺陷产品全部召回。
除了实施召回这一步
车企还有哪些义务?
1、生产者应当建立并保存汽车产品设计、制造、标识、检验等方面的信息记录以及汽车产品初次销售的车主信息记录,保存期不得少于10年。
2、生产者应当将下列信息报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备案:生产者基本信息;汽车产品技术参数和汽车产品初次销售的车主信息;因汽车产品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故障而发生修理、更换、退货的信息;汽车产品在中国境外实施召回的信息;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要求备案的其他信息。
3、生产者获知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缺陷的,应当立即组织调查分析,并如实向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报告调查分析结果。生产者确认汽车产品存在缺陷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销售、进口缺陷汽车产品,并实施召回。
4、生产者应当配合缺陷调查,提供调查需要的有关资料、产品和专用设备。经营者应当配合缺陷调查,提供调查需要的有关资料。
5、生产者实施召回,应当按照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的规定制定召回计划,并报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备案。修改已备案的召回计划应当重新备案。生产者应当按照召回计划实施召回。
6、生产者应当将报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备案的召回计划同时通报销售者,销售者应当停止销售缺陷汽车产品。
7、生产者实施召回,应当以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发布信息,告知车主汽车产品存在的缺陷、避免损害发生的应急处置方法和生产者消除缺陷的措施等事项。
8、对实施召回的缺陷汽车产品,生产者应当及时采取修正或者补充标识、修理、更换、退货等措施消除缺陷。
9、生产者应当承担消除缺陷的费用和必要的运送缺陷汽车产品的费用。
10、生产者应当按照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的规定提交召回阶段性报告和召回总结报告。
零部件供应商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尽管汽车生产者承担召回的主体责任,零部件供应商也有自己的义务。
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及《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规定,与汽车产品缺陷有关的零部件生产者应当配合缺陷调查,提供调查需要的有关资料。零部件生产者违反本办法规定不配合缺陷调查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将遭受罚款。
以上是从召回层面,而从质量管理层面,这起召回也给行业及车企提出一个问题:在电池问题上,如何才能避免争议,生产出更加安全的产品?
说一千道一万,车企和零部件和供应商其实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互撕”并不明智,各自履行自己的责任,查明缺陷,并通过技术升级消除安全隐患,为消费者创造更加安全的产品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