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对于汽车设计的挑战与革新

  • 浏览量:1543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9-07-10

  

 

  伴随着自动驾驶汽车的到来,汽车设计领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对于汽车设计师们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而对于这个机会,设计师也表现感到非常的激动和兴奋,就像他们通常对其所谓的“白色空间”——飞行汽车、隐形汽车、三排跨界小型车。但他们也被这样的未来而担忧,部分原因在于,与任何根本性的转变一样,有很多变数,不仅是在能力和技术方面,还有消费者的偏好和行为方面,而其中许多核心问题至今仍完全不清楚。

 

  通用汽车高级机动性和体验设计总监Stuart Norris表示:“我认为,在人类与机动性的互动中,自动驾驶带来的变化比我们从马车变成无马马车时更大。”当然,我们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无人驾驶汽车在大规模运行,你不能只去参加传统的市场调研活动,因为市场上根本不存在。”

 

  机遇和挑战中最明显、最基本的是对汽车外观概念的全面反思。由于不受座椅位置等传统要求的限制,汽车的外观不需要体现经典的比例,甚至不需要玻璃,因为座椅位置可以让驾驶员直接接触到视野和控制。汽车可以从内到外设计,而不是从外部设计。

  

 

  Norris说:“我们能够探索完全不同的形状因素,因为当你拿走传统的驾驶位置,方向盘等时,内部成为车辆的定义形状,进出就变成了一个不同的蜡球。”“你几乎是一名室内建筑师,或街头建筑或家具设计师。”

 

  当然,对于个人而言,购买一辆汽车仍然是一种情感上的消费——尽管有一些夸张的预测,但我们高度怀疑个人拥有的汽车是否会突然消失。遗憾的是,尽管有太多引人注目的设计可以选择,来表达我们人类对优雅的渴望,但我们看到的许多自主概念已经退到了奇异的菱形/管状/立方体形式因素中。

  

 

  “这是一种全新的自由,完全是一种解放,”底特律创意研究学院交通设计系主任Paul Snyder表示。

 

  与我们交谈过的其他设计师也有同感,Genesis全球设计主管Sangyup Lee表示:“我不明白,如果是一款移动产品,为什么一定要很丑。”“我宁愿有一个漂亮的外观,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目前设计全自动汽车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处理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传感器、蜂窝网络连接以及其他允许汽车查看,处理和响应道路,人类,基础设施的技术等障碍。目前,许多正在研发的原型车实际上都是在公路上简单地将这些附着在汽车的格栅、引擎盖、车顶、车身和后备箱上,但这在未来不会实现。这不仅因为它限制了空气动力——这对电力传动系统的运行范围极为重要——还因为它不能激发消费者的信心。

  

 

  “你可以看到,这些产品都是经过测试的,它们并不是一个整体的设计体验。为了让这项技术发挥作用,他们在屋顶上安装了一个机器阵列。”Norris说。“它需要成为一个整体的设计解决方案。所以客户不会觉得他们是在做一个拼凑在一起的科学项目。”

 

  同样,这种观点也得到了该领域其他同事的支持。英菲尼迪的设计主管Karim Habib表示:“第一个挑战,而不是一个机遇,是所有传感器将要发生的事情。”“这将需要一种新的视觉感受。”

 

  此外,我们甚至还没有真正的理解消费者可能想从他们的体验中得到什么,以及他们想要什么,我们有点超前了。凯迪拉克执行设计总监Andrew Smith表示:“从技术上讲,我们可能会达到这个目标,但从心理上讲,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如何做才能让人工智能变得更容易让人接受?

  

 

  部分答案可能来自于允许消费者在沉浸于其中的同时远离所有技术。根据Habib的说法,英菲尼迪在中国的高级设计工作室进行的一项轶事研究显示,在经历了那么多司机体验不好的通勤之后,他们中的许多人回到家后只是在停着的车里停留30分钟,只是为了减压。

 

  因此,人工智能的设计重点不再是技术的,而在于人,关于人的行为、偏好、安全和信心。Norris说:“我们不会将此视为一款自动驾驶汽车,而是把它当作一个四处奔走的起居室。”“这其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心理因素,我们如何将视觉和审美结合起来,使顾客感到舒适。”很明显,这个特殊的空白区域需要一些时间来填补。

 

  本文转载自《普修设计》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