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如今的北京现代来说,最大的悲哀不是90万的年销任务没法完成,也不是连续多月的销量下跌,而是品牌向上的希望——菲斯塔过山车式的经历。
自去年10月上市,凭借着轿跑式惹眼设计、6.78秒破百比肩思域的强劲性能,菲斯塔首月便实现了6688台月销,随后销量一路飙升,去年12月便完成破万的好成绩。
可惜好景不长。
从今年3月开始,菲斯塔环比销量持续下跌,虽然9月短暂复苏取得了1.3万的月销,11月却再度以14.8%的同比跌幅下滑至6866台。比起领动和ix35的这一年来的境遇还要惨。
但相比于这两款车,对于北京现代而言,菲斯塔显然有着核弹级的战略意义。
菲斯塔:北京现代崛起的希望
以2016年萨德事件为起点,韩系车在中国遭遇了市场销量的大溃败,为了拯救销量,北京现代饮鸩止渴,以价换量,导致整个价格体系和品牌力的全面崩塌。
随后,北京现代试图推出在全球市场拥有良好口碑的昂希诺,试图挽回颓势,但小众的定位、较高的定价,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2018年10月菲斯塔带着北京现代最后崛起的希望上市了,设计、性能的焕然一新,不仅让北京现代在终端收获了不过的销量,价格体系和品牌力也迎来转机。
首先是价格层面,上市之初菲斯塔没有任何优惠,即便一年之后菲斯塔终端降幅也不过一万左右,和领动3万、名图4万、ix35和途胜3-4万的优惠相比,菲斯塔售价最为坚挺的。
同时,1.6T高低功版销量占据了总销量的99%以上,也就是说菲斯塔实际成交价在12.5-15万左右,这个价位可以买到昂克赛拉2.0L和思域1.5T车型,也能买到高一级的中型车名图、K5和迈锐宝XL。以菲斯塔为榜样,包括后来的小型SUV ix25也开始在终端不断收拢优惠,表面上现代的价格体系逐步向好;
其次是品牌层面,以往我们对韩系车“高性价比”“优惠大,性能弱”的品牌标签,在菲斯塔身上得以改变。除了让现代的设计美感再上一个台阶外,菲斯塔1.6T高功版6.78秒破百的成绩也在向市场表明:现代有技术打造出一款实力不输本田思域的高性能轿车。
北京现代总经理尹梦铉对于菲斯塔,曾经表示过热切的企盼:它将是现代在中国市场崛起的起点。
然而当所有人都以为菲斯塔月销破万还会乘胜追击的时候,它的销量却开始急转直下:从巅峰时期的1.3万辆直接下滑到7千台左右。
那么,菲斯塔为什么会败得这么快?
菲斯塔为什么会失败?
产品力仍是首要因素。
作为中国市场的特供车,菲斯塔借鉴了思域火爆的经验,设计上和思域一样采用溜背式设计,性能上也主打加速实力。但除了颜值和动力,菲斯塔的优势似乎乏善可陈,用料材质算不上出众,配置和智能化仅仅是中等水准,关键是为了凹造型,菲斯后排的头部空间在同级也属末流。
反观同级其他车型,换代升级后的昂克赛拉颜值、操控再进化,空间和NVH也有一定提升;思域不仅动力强,空间也大;还有自主品牌领克03,除了品牌力稍弱外,颜值、智能化、性能在运动A级轿车市场都属一流。
事实上,菲斯塔销量下滑的这三个月,昂克赛拉和领克03终端实现了大幅上涨,前者11月销量为10333辆,同比上涨25.5%;后者11月销量为7245辆,同比增幅为80.6%。
很明显,不是市场容量变窄了,而是菲斯塔自身遇到了问题。
其次是质量问题,虽然目前菲斯塔市场保有量不高,但投诉率却不低,且问题集中在发动机、转向系统等关键部位。
而今年的中保研碰撞测试更是给了菲斯塔致命一击,在中保研的25%面积碰撞时,菲斯塔A柱弯折,车头溃缩严重,关于“耐撞性和维修经济指数”这个项目,菲斯塔仅获得“P”评价,也就是Poor,差评;“车内人员保护”项目,也只得到“M”,一般的评价。
这些都为菲斯塔扣上了品质和质量不过关的帽子,口碑开始下跌,进而影响到终端销量的变化。
当然,思域也曾“一撞成名”,在中保研碰撞测试中B柱断裂,但人家有本田的品牌加持,自然有“豁免权”。对于菲斯塔来说,核心问题还是现代品牌力不足,没法支撑新车的持续热销。
特别是近两年来的车市寒冬,中国汽车市场已然由过去的增量时代进入到存量时代,拼的更是口碑和品牌力。好看的设计终究会让人审美疲劳,性价比也只是相对值,性能或者说零百加速成绩总有被超越的可能,品牌才是决胜未来的关键。
而早期的降价求生,老旧的技术平台和落后的技术消磨了现代太多的品牌力。一年之后,当最初的热度和新鲜感开始消散,当菲斯塔性能背后的安全、品质问题开始暴露,消费者再回头看现代:
原来还是那个韩系品牌现代。
小结
从巅峰跌落低谷只需要一个诱因,而当你再想重回巅峰却需要付出过往十倍的努力。
对于如今的北京现代而言,想要崛起单凭一个菲斯塔远远不够,它需要提升品牌力,需要强化产品品质和性能,也需要优化渠道服务体系,更需要让价格回归合理化。
也许更多“菲斯塔”的出现,才是韩系车在中国市场走出困局的突围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