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6/RM-5全系没有6气囊,宝骏冲击高端难成功?

  • 浏览量:1393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9-09-18

 

 

  宝骏的高端化路线似乎有些变化。

 

  成都车展上,宝骏一口气上市了两款新车:宝骏RM-5和宝骏RC-6。无庸讳言,成都车展并不是一个新车上市的最好时机,太多的车展新闻会淹没掉新车上市的音量,长安CS75PLUS也因此特意请了陈坤站台来增加其传播度。

 

  但宝骏却连推两款新车。

 

  结果也很明显,宝骏的两款新车几乎被消费者给遗忘了,很多人并不知道宝骏旗下又有两款新车上市了,其热度甚至不及五菱宏光的改款车型。

 

  从之前的高调再到当前的低调,甚至是完全没有声音。不难看出,宝骏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宝骏高端化之路还要继续吗?

 

  我们先从车型本身说起。

 

  全系没有6气囊、全系卤素大灯的宝骏RC-6

 

  8.48-12.38万,这个价格对于一台定位于高底盘中型跨界轿跑来说,不能算贵,不过想到它是一台宝骏,它的自动挡起步价,已经到了9.68万。这时就会出现一个让所有考虑宝骏的消费者纠结的问题:“都十万块钱了,还要买宝骏吗?”

 

  

 

  当然,产品力着实突出的话,花十万甚至十几万买宝骏并没什么问题,前提是它确实有着超出同价位的吉利、长安、上汽等品牌的产品力,而且超出的幅度必须足够大,才能说服消费者,那么,RC-6做到了吗?

 

  先看它最突出的地方:尺寸和造型。轴距2800mm,车长4925mm,自称中型车确实毫不过分,同价位的车型里,我唯一能想到的也只有长安睿骋CC了,而后者的轴距、车长和宽度,都比RC-6小一圈。

 

  

 

  第二个特点,是高底盘轿跑的造型,这在自主品牌阵营独树一帜,在合资阵营里也极其罕见,一时能想到类似的,也只有沃尔沃的S60 CC和宝马的3系GT。

 

  

 

  不过2800mm的轴距并没有给它带来特别突出的内部空间和舒适性,从上图就能看出来,RC-6的后排空间其实也就是稍微好一点的紧凑车的水平,那么它这么长的车身,空间都到哪儿去了呢?

 

  

 

  打开后备箱就看出来了,它采用了类似旅行车的掀背式尾门,后备箱的纵向和垂直空间都非常出色。不过,如果一台中型车的空间主要体现在后备箱上,你愿意接受吗?

 

  造型和尺寸定位足够特别,但很难算得上是爆点,特别是高底盘轿车的形式,目前还没有过畅销的先例。除此之外,在宝骏一向赖以为荣的性价比上,RC-6体现的就一点都不明显了。

 

  安全方面,作为一台接近5米的中型车,RC-6全系都没有6气囊版本,10.58万及以下全部为双气囊,顶配和次顶配才配备四气囊;

 

  国人在意的天窗,RC-6只有顶配才出现,11.38万的次顶配也只有选装的权力,其余车型都没有天窗;

 

  

 

  液晶仪表是新宝骏主打的智能卖点配置之一,在RC-6上却分了3.5、7、12.3英寸三个版本,而我们在网上看到的比较漂亮的连屏内饰,需要11.38万以上的版本才有;中控屏同样有大小之分,次顶配以下全部为10.25英寸,以上才有12.3英寸;

 

  大灯光源是最让我惊讶的地方,在当今越来越多车型标配LED大灯的时候,RC-6却全系标配了卤素光源,近光灯、远光灯和雾灯全都为卤素,这可是一台售价突破10万元的宝骏啊;

 

  除此之外,在更关键的三大件方面,RC-6虽然尺寸突出,后悬架却依然采用扭力梁非独立形式,同价位的睿骋CC都已经是多连杆独立后悬了。而它的1.5T发动机除了147马力比较弱之外,还是主流自主品牌中极少数没有直喷、全铝发动机的品牌,电喷+铸铁缸体,油耗和动力表现,就很难让人期待了。

 

  

 

  由此能看出,RC-6这款车不但没有直击消费者痛点的爆点特质,在性价比层面相比之前反而有了明显的倒退,各项配置不但没有做到同级独有,反而在后悬架、发动机、气囊、大灯、天窗等等方面都是同级最差。

 

  虽然对于一台中型车来说,RC-6的定价不算高,但以它给出的性价比来看,它走的已经不是宝骏经典的高配低价,而是低配低价的路线了。

 

  配置缩水、空间局促的宝骏RM-5

 

  RM-5也是一台定位很奇特的车型,它有5/6/7座三个版本,在汽车之家里被归为MPV,但是它又有着接近SUV的底盘高度,所以我们可以看作MPV和七座SUV之间的车型。和RC-6相比,RM-5的合理性更高些,造型也更加协调。

 

  从2750mm的轴距来看,这款车应当算是一台紧凑MPV的规格,我在车展体验的是一台6座车,空间中规中矩,没有超出预期:

 

  

 

  第二排勉强翘二郎腿也可以,但已经相当局促了:

 

  

 

  至于第三排,在我把第二排座椅往前调到适当位置后,第三排的空间是这样的:

 

  

 

  舒适完全谈不上,幸亏六座版中间有过道,可以让右腿稍微伸展放松,否则两条腿卡在这狭小的空间里,不出五分钟就很难忍受下去了。

 

  由此可以看出,宝骏之前一向没有掉过链子的空间表现,在RC-6和RM-5上的表现都非常一般,甚至不如同级别的其它自主品牌车型,这是静态体验方面让我最失望的地方。

 

  

 

  至于配置,和上面分析过的RC-6相似,RM-5同样是全系没有六气囊,全系都只有卤素光源,全系都是扭力梁非独立悬架,且搭配的依然是那台铸铁缸体的电喷1.5T发动机,试想真的坐满七个人之后,RM-5的发动机会有怎样的挣扎?

 

  配置缩水、空间局促,之前宝骏不曾有过的缺点,在RC-6和RM-5上同时出现,推导原因的话,应该就是新宝骏战略推行之后,厂家开始不再以配置与空间作为主要卖点,而是想通过设计、品质的提升来实现整个品牌的向上突破,所以我们也不能单纯地再以老眼光看待新宝骏。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新宝骏的品质,真的提升了吗?

 

  宝骏的高端,浮于表面

 

  其实在车展体验实车前,我对宝骏这两款新车的期望是比较高的,因为在网上的图片上看来,它们的造型、色彩和视觉质感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可是坐进车内的一瞬间,心理落差就出现了。

 

  

 

  

 

  首先看RC-6,方向盘用的打孔皮质,是吉利、长安、奇瑞几年前的主流质感,皮质很硬,没有中高档车型上那种细腻饱满的手感,放大之后看细节,也能明显看出粗糙的褶皱;

 

  

 

  换挡杆没有采用电子式,对宝骏来说也无可厚非,造型也比较时尚,但是伸手去晃动,有明显的松垮感;

 

  

 

  按键区中规中矩,不算廉价,但和吉利、荣威等内饰比较突出的自主品牌相比,就高下立现了:

 

  

 

  

 

  整个中控台是依靠玻璃和钢琴烤漆这样的高反光亮面来提升质感的,这是最简单粗暴的办法,RC-6的亮面做到了,但对反光的抑制却非常差,一眼看过去反而凸显出一股廉价感,中控屏的反光有多严重,大家从图片也能看出来了;

 

  

 

  至于座椅,宝骏之前在510、310等车型上的设计是比较优秀的,来到RC-6上就有点莫名其妙了,特别是中间BAOJUN字母的字绣,不管是针脚还是含义,对提升质感有任何正面的作用吗?

 

  再看RM-5,整体设计比RC-6看起来成熟、舒服了很多,亮面材质没有那么明显,整体造型也比较具有时尚和科技感,不过细细推敲,表面之下还是能感到一股廉价气息。

 

  

 

  首先是换挡杆右侧的纹路,意思是想做点细节出来,但做工很像小朋友几块钱的廉价玩具,反而不如直接做成平面更好一些;

 

  

 

  打开遮阳板,不知是不是因为非量产车的缘故,化妆灯忽明忽灭,明显是线路接触不良。但这个抛开不谈,灯的轮廓缝隙就有点太大了,可以清楚看到里面的漏光;

 

  

 

  至于上图这种多种材质接合的细节部位,是最考验厂家装配工艺的,很明显,宝骏在这方面实在不算理想;

 

  

 

  同样是接缝,我甚至恍然想到了面包车的做工。

 

  总结

 

  实车体验之后我深深感受到,宝骏在设计上确实在紧跟市场的潮流,两款车虽然造型奇特,但也都算是走出了宝骏自己的风格,内饰的设计也没有暴露出对某些品牌明显的借鉴,原创性很高。

 

  但是宝骏的做工很明显没有跟上它的设计步伐,经不起细细的推敲,各种粗糙的细节,很容易拉低整体的乘坐感受。

 

  这两款车是宝骏向上突破的重要棋子,但是在发动机、变速箱和悬架上却没有足够的支撑,对新设计的采用和用料的提升,又影响到了宝骏的成本控制,导致RC-6、RM-5丧失了宝骏一向赖以生存的高性价比属性。

 

  再加上选择在成都车展匆忙上市,宝骏自己的心里,估计也对这款车,没有太多自信。毕竟开源不成,那就节流吧。

 

  对于宝骏来说,曾经寄予厚望的高端化,已经进退维谷。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