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促燃料电池车商业化提速 共推10-20座加氢站五年落地 上汽集团和中国宝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浏览量:164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20-07-20


        (2020年7月15日,上海)今天,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集团”)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宝武”)在上海正式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以往长期成功合作的基础上,瞄准氢能利用、汽车综合用材、智慧供应链、产业金融等具体方向,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实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围绕《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对氢能发展规划的要求,双方计划共同打造“一园两廊”(吴淞氢能产业园、环A30公路氢走廊、临港至南通氢走廊)国家级氢能产业示范区。双方拟以宝山吴淞工业园为中心,联合构建占地15万平方米的长三角氢能产业聚集中心——吴淞氢能产业园,并计划至2025年共同推动10-20座加氢站在示范区内落地。


        根据协议,中国宝武将充分发挥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等各环节优势,为上汽集团下属的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研发以及汽车租赁等用氢单位提供氢能保障及服务;提供或者协调燃料电池车落地试用的具体场景,提供车辆运行所需的氢能加注等配套设施。

 


        上汽集团将负责燃料电池汽车(物流重卡、自卸车、商务车、环卫车、通勤客车等)的研发、量产规划,同时根据应用场景需要,开发与之相适应的燃料电池动力车辆。上汽集团将支持中国宝武在燃料电池核心部件金属双极板的核心基材上,进行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应用。


        与此同时,双方还计划在新材料开发、成型技术、超强钢开发与应用、车身轻量化、国内外智慧供应链、区块链及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

 

        环保、安全、使用便捷的燃料电池车


        真正实现“零排放”的燃料电池车是新能源汽车的“终极目标”,也是全球各大车企重点布局的战略项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曾表示,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正成为全球能源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各国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单来讲,燃料电池汽车是用氢气作为燃料代替石油,用燃料电池系统代替发动机,氢气在燃料电池中与氧气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生成的排放物是纯净的水,能为用户带来更环保高效、与众不同的用车体验。相比于传统燃油动力车,燃料电池车具有能量利用率高、环境友好等优势;即便和纯电动车比较,其超长续航、燃料加注快、环境适应性强的优点也十分突出。氢气属于可再生能源且来源广泛,中国宝武拥有钢铁副产煤气制氢的优势,可实现工业副产气体的高价值循环利用。


        使用燃料电池安全性高。氢气密度小、扩散快,即便在极端情况下发生泄露,将立刻向四面八方快速扩散。在燃料电池车中,作为燃料的氢气储存在经过严苛标准检验和测试的储氢系统中,其储氢罐连普通子弹都无法击穿,确保车辆行驶中的安全。在一些发达国家甚至还建立了氢能社区,把便捷、安全的氢能“请进”百姓家中。在日本已有数十万户居民安装了燃料电池系统,为居民家庭提供电力,并为日常生活供热,富裕的电力还可以出售给电力公司。

 

        中国燃料电池技术研发“领跑者”


        上汽集团强大的自主创新实力,是此次战略合作的坚实基础。作为国内“新能源三项全能冠军”,上汽在“纯电、插电、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上均具备国际一流研发实力,也都完成了产品商业化落地。在燃料电池技术领域,上汽自2001年以来坚持投入、积极攻关、长期领跑,核心技术比肩国际巨头,已获得511份燃料电池领域相关专利,并积极参与制定了15项燃料电池国家标准。

 


        2018年6月,上汽集团成立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整合燃料电池领域技术人才等核心资源,加快自主核心技术研发进程,并为行业提供燃料电池相关产品及服务。全球首款燃料电池MPV车型——上汽大通MAXUS EUNIQ 7燃料电池车,搭载捷氢科技第三代燃料电池系统PROME P390,并在国内率先应用70MPa氢瓶供氢系统,与国内普遍使用的35MPa氢瓶相比,容量更大、质量更轻。EUNIQ 7燃料电池车,电堆功率为115kW,体积功率密度为3.1kW/L,关键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30℃低温下实现正常运行,成功克服燃料电池车低温冷启动的行业难题;5分钟内就能完成加氢,综合续航里程达到605公里。目前,捷氢科技第四代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研发正在快速推进,瞄准国际领先水平。

 

        燃料电池车商业化“急先锋”


        在签约仪式现场,上汽集团旗下上汽大通MAXUS EUNIQ 7燃料电池MPV、上汽大通MAXUS FCV80燃料电池宽体轻客、申沃燃料电池客车、上汽红岩燃料电池重卡、上汽跃进燃料电池物流车、捷氢科技燃料电池系统PROME P390一一亮相。这些产品都是上汽集团在燃料电池商业化方面的具体成果,相关车型商业化运营总里程已超过450万公里。

 


        国内最早实现商业化的上汽大通MAXUS FCV80燃料电池宽体轻客,目前在上海、佛山、抚顺等地为客户提供绿色出行服务,车队规模超过400台。其中,2019年上汽大通MAXUS FCV80燃料电池车在无锡启动商业化运营,服务硕放机场至江阴客运站的客运专线,预计每年运营里程超过30万公里,运送旅客人数近2万人次。申沃燃料电池客车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示范运行项目指定用车,于2018年年底起在上海嘉定114路公交线路上开展商业化运营。上汽跃进燃料电池物流车,已于今年4月进入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目录。上汽大通MAXUS EUNIQ 7燃料电池MPV今年6月成功下线,年内即将正式上市。这款绿色环保的燃料电池商务车,动力强劲、内部空间大、舒适性高,续驶里程、燃料加注时长和传统燃油车相仿。在国家、地方新能源购车政策的支持下,预计上市价格将非常亲民。

 

        未来,上汽集团将继续扎实推进燃料电池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与中国宝武等合作伙伴共同加快探索新能源推广应用,为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添砖加瓦,为中国乃至全球能源技术革命积极贡献力量。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