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北美再裁员,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出海之路在哪里?

  • 浏览量:1056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9-12-17
 
    划重点:
 
    1、虽然诸多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出海计划都已公布,但能否按照其出海时间表推进,还需拭目以待。
 
    2、美国的退补趋势还是很明显。在这个趋势下,新能源汽车对美国民众的吸引力也会大幅缩水。另外,对于很多车企来说,建充电桩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是一道关键的门槛。
 
    3、中国车企有潜力实现低成本的技术改革和新品的研发,在新能源汽车上有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
 
 
    近期,蔚来汽车被曝其北美总部裁员141人。这是蔚来今年在美国的第三次裁员。对此,蔚来表示,其原因主要和11月5日与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bileye达成的战略合作有关,为了降低重复岗位,减少成本。
 
    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第一家赴美上市的公司,自2018年9月12日在纽交所登陆以来,蔚来汽车一度在全球扩张,鼎盛时期员工达到近10700人,并成功地在投资人面前讲述了一个来自中国这个巨大市场的“特斯拉”的故事。但此后,蔚来汽车风波不断,虽然其第三季度营收了14.696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3095.3%,但其第三季度净亏损达28.104亿元,亏损额环比增长达56.6%,可以说,蔚来的出海之路并不顺利,而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出海之路也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
 
    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出海之路
 
    新能源汽车一直是国家的一个重点发展领域。但是自今年6月26号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遭遇了五连降,迎来了新来源汽车的发展瓶颈和资本寒冬。因此,众多车企也开始了出海之路,寻求在海外的扩张。
 
    虽然在传统的燃油汽车领域,中国车企的技术和做工与西方车企尚有差距。但是我国的电池发展较为迅速,已处于全球第一阵营。新能源汽车本土动力电池厂商中,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动力电池2018年出货总量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三。所以,在新能源汽车上,我国车企有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
 
    在国内众多车企中,最早成功在美国出海的莫属比亚迪了。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在2013年就已经将进军美国市场,大力售卖电动巴士。其在兰卡斯特建厂,工厂共有4.1万平方米大,年产能1500台,不仅是美国首家中国独资大巴工厂,也是美国最大的纯电动大巴工厂。比亚迪进入美国市场总投资了超2亿美元,2017年时就已占据了美国纯电动公交市场80%以上的份额。
 
 
    比亚迪在北美的电动大巴
 
    但在民用领域,比亚迪却多次推迟欧美售卖电动汽车的计划。今年8月在圆石滩车展上,比亚迪提供了唐EV600D(Tang BEV)的的试驾环节,并且在现场会加入与其它同尺寸车型的静态对比,为其在美国的上市试了水。但目前比亚迪尚无在这些美国市场售卖电动民用车的时间表。
 
    比亚迪之外,其他众多车企也发布了自己的出海规划时间表。其中蔚来、开运、领克、拜腾、前途均宣称会在最近一年进入美国市场。2018年,时任蔚来CFO的谢东萤表示蔚来汽车将在2020年在美国出售。
 
 
    领克吉利控股集团由吉利汽车集团与沃尔沃汽车合资成立。成立3年以来,其背后一直有大型车企的支持。领克于今年4月曝光了其首款纯电动车PMA,该车型续航达600km,计划将销往美国和欧洲。
 
    拜腾创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南京,是一家十亿级的电动车初创公司。其背后有众多金主,包括腾讯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拜腾旗下已经有一款纯电动SUV M-Byte,但是还尚未在中国上市。
 
    前途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苏州。2018年,前途在北京三里屯开启首家纯电动汽车体验店。前途计划明年在美国组装和销售旗下的豪华轿车K50,虽然,该车型去年在国内仅售出59辆。
 
    虽然计划都已公布,但以上众多车企能否按照其出海时间表推进,还需拭目以待。
 
    两大挑战,“险途”漫漫
 
    从美国今年截至到11月的电动车销量数据报告可以看到,排名前十的汽车品牌里,特斯拉,本田、雪佛兰表现较为突出。同样身为来自海外的品牌,日系和德系车企却能稳健地能在美国市场上分得一份羹。而榜上则还没有一家是来自中国的车企。
 
 
    图自cleantechnica
 
    进入美国市场,要在美国市场上立足,国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还有众多困境需要突破。从政府政策,到基础设施,国产的新能源汽车要在美国发展,有两大方面的挑战需要重视:
 
    第一, 美国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幅度在不断下降
 
    一般来讲,在美国购买了新能源车的车主,可以获得联邦政府最高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优惠。从车型来说,基本大部门电动车、氢燃料电池车都能拿到最高档7500美元,而混动车型则也在4500美元左右。但是最高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优惠是有期限的,一旦当车企的电动车总销量达到20万辆时,该补贴就会缩水。目前特斯拉、通用已经达到20万辆,新的缩水后的补贴逐步会被实施。
 
    加州政府为了鼓励新能源汽车,额外追加了4500美元补贴。但是,整体来说,美国的退补趋势还是很明显。在这个趋势下,新能源汽车对美国民众的吸引力也会大幅缩水。因此,近期美国新能源车市场表现实际上非常低迷。2019年9月,美国电动汽车销量为3.3万辆,同比下降25%,连续第3个月下滑。
 
    第二,充电桩网络的高投入
 
    庞大的电动汽车市场需要数量巨大的充电桩网络做支撑。在中国,通常由政府提供资金来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推进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的发展,车企自身并不需要投入太多成本在修建充电桩上。
 
    而在美国,充电网路大部分都需要车企自己修建。例如,特斯拉已在全世界范围内修建了12000个超级充电桩,能覆盖到99%的美国人口,相当于每241公里就有一个充电站。特斯拉此举,属于公益事业项目,是一项不赚钱的服务。
 
    但是,特斯拉的充电桩和别的品牌的车是不兼容的。所以对于很多车企来说,建充电桩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是一道关键的门槛。由于充电桩的建立对于提高电动车的销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对于要在北美发展的车企来说也是一个需要攻破的难点。
 
 
    特斯拉充电桩全美分布图(图自google)
 
    国产车企出海的策略
 
    纵然有众多挑战,但早于中国企业进军北美市场的车企,也不乏成功之辈。例如,2019年总销售额排名第二的电动汽车为来自于日本丰田的Prius,虽然当下业绩突出,但是其在面世之初,也经历了较长的过程才走入美国市场。
 
 
    丰田Prius
 
    1997年,丰田先将第一代Prius车型在日本推出,通过日本市场的反馈,积累了大量经验后,才在2000年将Prius推广到北美和欧洲市场的。并且根据北美的安全标准,丰田将Prius的保险杠造型做了改变,增加后扰流板的来提升车辆行驶时的空气动力效应。
 
    从产品的角度,作为一个外来车企,在美国市场推出新能源汽车后不能期望一步到位,而是要专注于汽车的不断更迭。丰田经过不断的市场调研,发现美国车主更看重实用性,有更多高速和长途驾驶的需求,而不是像欧洲的车主追求车的性能优越。所以后期的Prius一直专注于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
 
    在文化方面,车企在进军美国时也存在着文化代沟,在雇佣、管理美国本土员工时面临挑战。蔚来北美换帅,一定程度上也是遇到了中国总部与北美团队管理层的文化融合问题。但是,不雇佣美国本土员工,就很难真正深入理解美国本地市场的情况。
 
    这一点,丰田的做法或许值得借鉴。丰田进入美国市场时,雇佣了有着多年汽车行业背景、且善于沟通与合作的Rich Valenstein做丰田集团的副总裁;与此同时,丰田学习了硅谷创业公司的经营模式,对日本的丰田母公司也进行了调整,将其打造成一个个有独立自主管理权的子公司,通过灵活精简的管理层对其进行管理,也让丰田本部和北美团队的交流更顺畅。
 
    出海之路从来不坦荡。像蔚来这样资金雄厚、人才济济、众多名人背书的车企在向海外扩张时尚且艰难,其他创业车企更是会面临无数挑战。不过新能源汽车出海注定是一条充满荆棘与鲜花的道路,而中国车企有潜力实现低成本的技术改革和新品的研发,这个优势是很多别的国家的车企不具备的。你是否看好国内新能源汽车出海美国呢?这些车企要想在美国立足,你都有哪些建议呢?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