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8日,由电车资源主办的“2019第三届新能源物流车绿色城配大会”在重庆召开。货拉拉运力总监谷小猛发表了主题为“潮水退却后的新能源运营之困”的演讲。
以下是电动汽车资源网整理的谷小猛演讲的主要内容:
新能源物流车行业风口下 引起投资热潮
政策导向:在行业发展初期,为响应国家能源战略,各种补贴、政策层出不穷,例如:绿色货运示范城市推广;首批22个,后续拟扩增100个;新能源物流车路权开放城市;油车限售:成都(物流车不能上牌)、海南(限售)、重庆(不办通行证);绿色物流区:油车全天禁入。谷小猛认为在该环境下引起投资热潮,部分不具备整车资质的改装厂蜂拥而至;主机厂合营企业 、经销商转型企业、物流企业、企业高管个体创业;生产企业,运营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各种资金跑步进场。
媒体培育市场,企业响应号召加入新能源行业
谷小猛表示,行业的培育少不了大部分主流媒体配合权威政策进行宣传,培训市场和教育用户,自媒体也有各家论点百花争鸣。除此之外,物流企业也响应号召主动淘汰燃油车辆,购置或租赁新能源物流车运营。在整体的推动下,该行业的热度已经达到了顶点。
潮水褪去 行业“寒冬”已来
谷小猛表示,在2018年,国家的政策、补贴快速退坡,形成阶梯式下滑,或将明年取消补贴,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原因导致了目前行业内部分企业举步维艰。路权不及预期目标:大部分城市缺少统一规划,燃油车与新能源共存上路运营,新能源的稳定性、续航、载重劣势被无限放大。
资本投入被严重套牢:国地补发放不及时,运营补贴也是水中月、镜中花,前期投入资本得不到及时回报,后续资金投入受到限制,企业资金枯竭,甚至出现资金断流情况。车辆质量售后问题:产品质量达不到市场预期,随着车龄增长,车状老化状况严重,车辆售后成本成倍增长,用销售的赢利填补后续的售后。
新车价格成本的不断攀升:补贴严重减少,电池技术发展缓慢,生产制造成本居高不下,油电利差有名无实。油、电车的采购价差和运营成本的差异发生变化,电车的使用周期内的综合成本,不低于燃油车辆, 甚至更高,现有价格已经达到了市场的承受极限。
信息透明化的市场竞争:市场逐渐开放,靠信息垄断赚取利润的商业逻辑已经不能成立,质量口碑欠佳的产品, 不被市场接受,丛林法则愈发明显,优胜劣汰机制逐步形成。
去库存和倒闭潮来袭:2019的库存压力仍未缩小,去年或之前的库存车辆至少还有1/3未投入使用;其中电动轻卡车辆库存犹为严重。
寒冬之际 企业求生之路
谷小猛表示,车是造出来的,不是修出来的,新能源物流车的售后将是困扰主机厂的痛点,必须遵循产品开发规律和开发周期,做足成熟新车验证和足够的里程测试,打造用户场景差异化,品质要求和制造成本接受程度差异,争当细分市场的王者。稳定的产品性能才能获得客户的认可。
多元化的经营策略
根据用户场景分析,产品多样化,针对不同客群量身制定产品政策和营销策略,接触运力,向货源方靠拢,租售组合,金融辅助,最后达到有租有售有回购的商业模式。
抱团取暖,共抵寒冬
谷小猛认为,新能源行业并非在行业类互相竞争,最大的竞争对手而是燃油车产品。并讲到只有将制造业供应链的整合,运营服务端整合,售后整合以及用户整合在一起,才能让新能源物流车或者相关企业有更强大竞争力。最后,谷小猛还表示当技术发展进步缓慢、行业经营遇到困局,产业洗牌时:降低盲目扩张速度,不追求全面开花,从速度、规模向质量、服务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