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琦:3000万-氢燃料电池汽车驶向绿色新征程

  • 浏览量:513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20-08-19
 
    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该论坛是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主办,世界汽车组织(OICA)、世界经济论坛(WEF)唯一支持的行业顶级论坛。本届论坛以“新变局 新挑战 新思路——引领中国汽车新征程”为主题,紧扣时代脉搏, 求索突破之道,紧密围绕“十四五”规划,把控宏观产业形势,解析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动态。其中,在8月14日下午举办的“氢能产业发展及燃料电池技术创新论坛”分论坛上,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林琦发表了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林琦
 
    林琦:大家好,我是来自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林琦,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们的想法。这张图我非常喜欢,右边是高速公路,有一辆车在行驶,代表我们想把氢燃料电池技术应用在交通运输领域,左边是青山绿水,希望通过氢能在交通运输的应用,能够带来持续的青山绿水。
 
    我做了几个梳理,大致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燃料电车乘用车的开发阶段,从丰田、本田、奔驰等等,特别是丰田在2015年就有面向量产的车出来。这个阶段为燃料电池带来很好的性能,突破了非常多的需要突破的问题。随着乘用车的推广进程,第二个是商用车的开发阶段,基于我们中国在过去三四年时间里面的商用车高速增长,以及全球范围内日本、韩国、欧洲、北美等等,无论从汽车企业还是零件企业,大家都把目标和未来方向逐渐聚焦在适合长途重载的商务车。在产品方向上,大家都聚焦在了重卡商务车上。 
 
    第三个阶段,从我们现在开始,氢的应用在全球发展的趋势逐渐明确,商业化的场景已经开始应用、开始开发。这里面分四块,第一块是能源端的企业开始进入到这个行业,比如说桥牌、BP、中石化、中石油,中石油刚成立了氢能公司,中石化去年已经明确地说要成立氢能公司。第二个从产品端,从整车企业到零件企业,都大量进入到明确的行业,也分别有了自己的产品规划。第三块是应用场景端,比如前段时间既有氢气,又有商业化的场景,有运输重载货物的需求,有长距离运输的需求。从基础设施到能源,从整车产品到商业场景都具备了条件,所以我觉得氢能源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也是要再上一个台阶的阶段。当然这里面还缺少一个环节,就是政府的政策和扶持计划,因为新兴产业,特别是新兴能源和新的商业场景,需要基础设施的投入、需要标准法规完善、需要试点示范的新兴视野,一定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2019年,日韩、北美、欧洲等等都发布了自己推动氢能产业、推动氢能技术发展的路线图,也包括了咱们中国。今年在疫情发生以后,各种不确定的环境因素下,以德国为代表的,包括俄罗斯、葡萄牙、荷兰都发布了如何发展氢能战略。在特殊的、这么不确定性的时刻,反而显得氢能可能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抓手。德国在2020年6月份,590亿欧元的政策支持氢能的发展。除了基础设施、场景端,还有一块是政府政策的支持,为我们迎来下一个阶段做好充足的前提调整。
 
    在商务车领域是什么样的市场?2019年全球重卡保有辆是2000万辆,中国就有700万辆。有一个预测,到2040年,重卡阶段将有50%采用新型的清洁能源,这就是我们未来要聚焦的市场,我们中国具有最具潜力的重卡市场。
 
    将来很好的趋势,还有各种前提条件具备了,我们氢能产业在这个阶段还缺什么?往大规模化走,去年属于中国的燃料电池新增量是2700多辆,前年是1500多辆。看这么多规模的市场,百万、千万的市场,我们要再上一个台阶,还需要什么?在接下来的重要十年里面,还需要什么?从制氢的来源上都是往“绿色的氢能”发展方向。这里面需要的是政策法规完善、标准完善、技术突破,无论是氢的制、储、运、加等等都有很多的技术上的挑战。第二个是基础设施,我们认为接下来的阶段应该是基于场景的基础设施需要完善。什么是基于场景的基础设施?也就是你既有氢气,有低价、可持续的氢气供应,同时也有场景。从长三角步入,还是各个区域分布步入,这是需要具备的条件。第三个是技术端,面向产品的技术开发突破。我们现在再做一辆奔驰,一定是基于产品端、需求端正向开发,完全定制化的做燃料电池整车。
 
    之前国内的发展,整车企业有整车企业的路径,相对来说从整车端来看谈不上正向开发来做,最终交付到用户手上的是一辆车,是一个产品,需要整车企业和零件产业链上游,包括应用端下游深度地合作,来开发面向真实业务场景的产品。第二个需要开发十万台,需要开发适合规模化生产的关键工艺。最后,关键技术上的突破要低成本、高耐久性,很多技术点上需要做突破,才能应对未来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在这块一直稳打稳扎,做这块的探索。我们认为2020年的下个阶段往十万台、百万台走,做产品本身来说,离不开前期研发和制造上的投入。去年投入了一个新的研发中心,新建了31个专门实验室,提高产品的研发和验证能力,集系统、关键零部件、车载动力系统、工程样车的全套开发、测试、验证等等。我们3月8日启动了新的工厂,探索燃料电池制造体系,它和传统的制造需要更新、需要突破,比如说下降测试,有一个活化的过程,之前的120分钟降到现在的30分钟,未来希望再做突破。当然这里面有一条柔性的产线,来做不同的产品。星空工厂,我们想在这里提一提,也是代表我们做这家公司的初心,我们希望通过氢能和燃料电池的应用,能够在未来夏天乘凉的时候,也还是能看到满天的星空,所以取名叫做“星空工厂”,希望大批量生产燃料电池。
 
    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面,我们在中国市场6000多辆的保有数量上面,采用了重塑科技燃料电池技术的有近40%,地区覆盖了长三角、珠三角、华中、华北,在5个省、11个地区都有重塑科技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市场。2019年也做了一些突破,除了中国以外,在全球布局,包括美国、日本、德国马来西亚。
 
    系统交付出去,搭载在整车以后,车辆都在真实地使用。到今天为止,累积的应用里程3000万公里,带来的数据也是给我们坚定这个产业可以往产品化、商品化走的信心。比如首次故障里程是22235km,平均间隔里程是50130km,单车里程突破20万公里,系统衰减的测试是2%左右,我自己很有信心。现在的技术往市场导入应用,应该是具备条件了。既然看好中长期的重卡应用,我们在日本发布了镜星系列的燃料电池,做到零下30度启动,这里面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C/DC,以及燃料电池控制器,我们还采用了智能化的氢循环系统、水热管理系统等,也做了一些突破。我们基于AUTOSAR软件做我们的架构。现在已经有五款重卡的车型已经搭载了核心的产品。
 
    未来我们希望通过下一个阶段在商业化场景探索中,能够探索出重货专运等各个细分的商业场景,通过接下来的试点示范工程,再进行规模化的复制。我们认为在接下来的阶段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政策扶持期,我们认为是10万台的规模,以中国市场为主,海外市场可以做一些探索。2025-2030年尤为关键,是政策脱钩期,我们认为可以达到百万台的规模,主要的氢能市场,包括中国、日韩、欧洲等氢能产业先发地区是我们发展的市场。除了车用动力,我们还可以发展车用动力、工程动力、传播、航空,2030年全面市场化,是一千万台级别的场景。
 
    我们认为2020年开始是氢能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中国有这样的机会在庞大的市场、很好的产业基础、智能体系上,在接下来的十年用好政策,中国有可能有机会为全球的氢能源电池技术的发展做贡献,我们做了3000万公里是作为一个起点,让我们一起从这里走向世界,谢谢!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