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月内接连遭遇了三次自燃起火事件后,蔚来汽车被迫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备案召回4803辆ES8车型。
这是国内“造车新势力”召回第一单。
从某种程度上说,召回事件不仅仅是对蔚来,甚至很可能会对整个“造车新势力”的发展造成影响。
糟糕的还有这次召回发生的时机——事实上蔚来的另一款战略车型ES6刚刚在本月启动了交付,这是被创始人李斌在发给员工的内部信中“重中之重”的要务,但也因此陷入窘境。
那么问题来了——ES8为什么会如此频繁地发生自燃事件?
“代工模式”凸显不足
蔚来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一上来就选择了“代工模式”,选择江淮汽车作为自己的代工合作伙伴,借此迅速实现了批量生产的能力,成为造车新势力中落地量产最早、最早交付1万辆、最早赴美挂牌上市的代表车企。
但是“代工”模式也有硬伤——工厂毕竟不是蔚来的工厂,在制造、品控等细节上,蔚来汽车只提供设计层面的思路,但却无法把高品质的产品标准延伸到生产制造的所有环节。
这甚至也不能埋怨江淮。
作为代工者,江淮肯定尽心尽力地提供了制造工厂和生产线,但是车辆不是自己设计的,甚至测试也不是自己设计的,在无法了解蔚来所有设计思路的情况下,很难就制造细节提出有价值的建议,甚至没有法定义务。
不能忽视的还有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作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同样考验着江淮的系统集成能力。
换句话说,蔚来、江淮、宁德时代之间存在着一块三方都难以到达的“真空”地带,倒不是说不能沟通,而是说对一辆车来说,这种状况造成的安全隐患是致命的。
比如这次召回ES8的理由是因部分车型的动力电池包模组内电压采样线束存在走向不当的情况,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电池包失控和起火,明显属于设计缺陷,在电池供应商是宁德时代而非江淮的情况下,作为代工方,江淮根本无从得知这样的设计错误。
研发设计再成“短板”
召回事件也表明了一个事实——尽管投入了巨资用于研发领域,但蔚来在这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短板。
相对而言,本次召回的缺陷“线束走向不当”应该还属于一种比较低级的设计失误,而涉及到核心部分的电池管理系统,被视为一款电动车的核心技术之一,ES8的续航能力曾经被诟病,某种程度上也跟核心技术跟不上有关。
当然,这还跟当年为了赶进度而匆匆交付有关——也许是为了完成1万辆的“赌局”,也许是为了安慰等待提车而焦躁不安的车主们,无论如何,这次召回显然就是不顾一切交付ES8的代价。
发展前景扑朔迷离
召回是公开行为,也是对车主负责任的行为,这一点要对蔚来送上一个赞——毕竟没有“偷偷召回”,也没有什么刻意隐瞒,而且相对于传统车企动辄长达数年的调查,然后再召回,这已经算是神速了。
但市场不会同情这一点。
ES8在消化了前期积累的订单之后,一直面临需求不足的窘境——江淮的代工工厂的产能是10万辆,但一直没有满负荷运转,为此还向江淮支付了不菲的生产线闲置费用。
还有就是另一款关键车型ES6——刚刚交付就遭遇了带头大哥ES8的召回事件,虽然两款车并无必然联系,但是多多少少也会受到一些影响,而且这些影响是长远的。
对于蔚来汽车来说,这些都是难以回避的利空消息。
特斯拉威胁渐进
在蔚来汽车为召回事件疲于奔命时,最大对手特斯拉正在加速上海超级工厂的推进——最快到9月底,Model 3就能实现下线。
这是一个惊人的速度。
而且考虑到Model 3的售价甚至还要比ES6低,对于后者来说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蔚来本来想借助于ES6打一个翻身仗,但是Model 3成了最大的拦路虎。
这还不是全部......
小鹏、威马等第二梯队的对手们,都在争先恐后地进入市场,投入新车型,他们围剿的对手只有一个——蔚来汽车。
也许在无数需要迈过去的坎中,这次召回只是普通的一次考验,但它涉及到了消费者的信心,处理不当的话,有可能变成一个致命的考验。
对于蔚来来说,类似的考验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