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之后后,福特中国掌门人陈安宁终于有了第一个动作——从宝沃挖来霍静,后者将会担任福特中国公关副总裁。
相对于“福特中国业务管理委员会”,这是陈安宁的第二把火,能把销量处于“自由落体”模式的福特拽回来吗?
只能说很难。
积重难返的福特
福特在华曾经有过挺滋润的小日子。
2016年,长安福特全年砍下了95.7万辆的纪录高点,当年12月单月销量就超过了11万辆;江铃福特也是高歌猛进,当年卖出26.5万辆汽车,12月单月销量达到了3.2万辆;林肯的表现更是疯狂,全年狂销3.3万辆,是上一年的3倍之多!
“三巨头”加在一起,一起为福特贡献了接近125.5万辆的年度销量,同比增幅达到了14%,现在看来,这是福特的高光时刻。
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到了2017年福特的销量居然收跌——120万辆,同比跌幅6%。
看上去似乎并不是一个能把人吓死的跌幅,但是真正让人震惊的是在2018年,75.2万辆的销量,同比惨跌了37%,昔日的顶梁柱长安福特,只交出了41.7万辆的成绩单,直接腰斩了。
到了今年1月份,福特的处境更加凶险,销量呈现出加速赶跌的走势——长安福特销量1.5万台,跌幅高达近七成;江铃福特1.4万辆,跌幅也达到了19 .3%。
也就是说,过去两年来,福特几乎没有一天好日子。
这种的崩盘式的销量下跌往往带有巨大的惯性,极具破坏性,注定了福特的翻身逆袭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朝天子一朝臣
仅仅三年前,福特在华销量还属于“百万俱乐部”,为何两年时间就把之前的积攒的家底都嚯嚯完了?
人事动荡难辞其咎,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一朝天子一朝臣。
从2008年葛致诺接替程美玮开始,担任过福特中国业务掌门人的有韩瑞麟、萧达伟、傅礼德、罗冠宏等,直到陈安宁。
差不多十年时间里,福特换了多达8位CEO——这其中,萧达伟两次兼任福特中国CEO,傅礼德也扮演过这种类似于“救火队员”的角色。
这就难了。
一方面无法确保福特在华战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这种动荡某种程度上也说明甚至都没有战略,才导致了这种混乱的局面。
那么陈安宁来了之后,局面有改观吗?
似乎并没有。
去年10月宣布加入福特并担任一把手之后,曾在奔驰多年的李宏鹏在一个月后就离职了,他留下的梳理福特销售渠道的重要机构——全国销售服务机构(NDSD),也因为陈安宁另起炉灶搞了一个“福特中国业务管理委员会”而名存实亡。
这差不多意味着陈安宁将会把傅礼德和李宏鹏搞的那一套推倒重来,也是陈安宁的第一把火。
但关键是,陈安宁能搞定吗?
奇瑞8年就是折腾
福特之所以让陈安宁回归,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陈是福特老臣,在加盟奇瑞之前差不多在福特工作了20年,肯定是老员工,包括企业文化等沟通起来没压力;二是在陈安宁在奇瑞搞了8年,相当了解中国市场,而福特其实一直缺一个懂中国市场、同时又愿意沉下心来做事的人——早前的罗冠宏,福特其实也有类似打算,只不过罗知难而退了。
但是坦率地说,主政奇瑞的8年,真的很难称之为陈安宁的职业亮点。
自从在2010年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的身份加盟奇瑞之后,在长达8年的时间内,一些自主品牌脱颖而出,而奇瑞却沦为“自主二线”——在获得尹同跃充分授权的情况下,陈安宁难辞其咎。
而且他用的那些人,比如刘良、赵焕等,要么有福特背景,让他感到很亲切,要么就是空有虚名却被委以重任,最后把一地鸡毛的烂摊子扔给奇瑞,他拍拍屁股走了。
也许有人会说到观致,或者奇瑞捷豹路虎,但观致多年来就是半死不活,最后只能卖给宝能,而奇瑞捷豹路虎早在2013年就成立了,但始终不温不火。
在奇瑞折腾的这些经验,对于福特有用吗?
陈安宁的第二把火?
现在霍静来了,这是陈安宁的第二把火?
霍静最高光的职业生涯应该就是在东风日产和杨嵩搭档的那段时间,当时她担任公关传播方面的负责人,但是随着杨嵩去日产北美地区任职,她辗转于英菲尼迪、蔚来、拜腾等各色车企,最后重新找到杨嵩一起干宝沃,直到这次加盟福特中国被陈安宁收入麾下。
在宝沃的那段经历已经表明霍静和杨嵩尽管有默契,但无法在逆境中挽救一个品牌,也就是打不了“逆战”,但是对于福特中国来说,现在偏偏就是逆境,哪一战都是逆战。
但无论如何,这是陈安宁的第二把火。他的第三把火会是什么?
必须也只能是业绩了——如果这个烧不起来,那就会像在他即将离开奇瑞的那些日子一样,到哪都是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