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已久的“股比”问题,近日随着大众集团CEO迪斯的一番表态,再起波澜。
3月12日,在大众集团的一次会议上,大众CEO迪斯表示将寻求增加在华合资车企的“股比”,但他没有说明具体要增加哪一家合资公司的股比——目前大众有三个合资伙伴,分别是一汽、上汽和江淮。
一周之后,上汽集团18日通过发表公开声明的方式对此作出回应——未接到大众方面有关调整“股比”通报,当然也没有进行任何磋商。
上汽在声明中还表示,对于大众未经提前交流,就单方面宣布重大事项的行为感到遗憾。
上汽的确有理由感到不满——一是自己作为合资股东之一,却通过媒体得知“股比”调整这样的重大事项;二是在迪斯的言论发酵后,上汽集团的股价出现了明显的波动。
但是也能看得出来,上汽虽然有不满,但表达方式相对委婉。
那么问题来了,大众为什么要采取超常规方式重提“股比”问题?
从大的方面说,调整股比实际上跟我国汽车行业扩大开放的政策有关,到2022年,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将会由“原则上不超过50%”,改为完全取消,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宝马在去年10月吃了第一个螃蟹,把自己在合资公司华晨宝马中的股比由50%增加到了75%。
而对于大众来说,提出股比的时间甚至可以追溯到10年之前。
从2011年开始,大众的高层就开始各种喊话,希望在合资公司中增加股比,尤其是一汽大众——大众在这家合资公司中的股份为40%,而非常见的50:50。
但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都没有进展。
可以肯定的是,去年华晨宝马的股比调整刺激到了大众的敏感神经,使其重新燃起了赶在2022年之前,提前调整股比的想法。
另外,大众集团CEO迪斯去年才刚上任,新官上任三把火,如果能够推动股比问题获得实质性进展,毫无疑问将会在他的履历表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无论是上汽还是一汽,都跟华晨的情况大不相同。
上汽集团在2018年的销量突破了700万辆,一汽集团是341万辆,而华晨只有77.9万辆,其中合资公司华晨宝马就贡献了其中的46.6万辆,占比近六成。
正如上汽集团在官方声明中回复中所说的,外方股东是否提出“调整股比”,要看每家合资企业的具体情况,要视中方股东在合资企业中的话语权和贡献度而定,并强调了上汽集团对合资公司的贡献,以及对重要事项的话语权。
这番表态实际上表明,至少在当下,上汽集团无意“响应”大众CEO的隔空喊话,讨论股比调整事宜。
也就是说,目前合资公司上汽大众股份构成中,上汽持有50%,大众集团38%,大众中国10%,斯柯达和奥迪各占1%的现状暂时不会改变。
对于大众来说,某种程度上也算达到了目的——通过这次非正式的“试探”,至少获知了上汽集团的底线——股比调整目前很难实现。
至于一汽,压根儿就没有任何表态,那意味着谈判更加艰难。
综合来看,大众想再提股比问题,只能等2022年后了——现在并不是合适的时机,也不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