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绑架的宁德时代 揭秘它的成功秘诀和隐忧

  • 浏览量:4712
  • 作者:冯金刚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8-08-22
        从欧洲的宝马,到国内的龙头车企,再到造车新势力,庞大而又多元的用户群,以及良好的用户反馈,都将宁德时代塑造成神话般的企业,以致当威马EX5被传采用谷神电池时,消费者向威马发出了严厉的质问,“我的宁德时代电池呢?”
 
        是的,宁德时代已经被优秀电池称号所“绑架”,颇有“宁德时代出品,必属精品”之意,就像手机界的苹果,汽车界的ABB。只是,对于一个成立时间不足7年的企业,宁德时代真有这么出色吗?还是“表面风光”?宁德时代全面出击的风险性如何?不论如何,高光的宁德时代留给外界的疑惑越来越多。
 
       宁德的时代
 
        德国时间7月9日下午,宁德时代与德国图林根州州政府签署了一份投资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宁德时代将2.4亿欧元(约折合18.7亿人民币)在联邦德国图林根州埃尔福特市设立电池生产基地及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至此,宁德时代欧洲业务正式踏上征程。
 
 
        攻入欧洲市场的背后,是宁德时代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动力电池供应商的实力延伸。在2017年全球动力电池前十榜单里,中国品牌占了7个,其中宁德时代挤掉松下成功夺魁。 要注意的是,与宝马打造的良好合作关系,也是宁德时代工厂落子德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早在宁德时代成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2012年,华晨宝马便确立了与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合作关系。对于宝马与宁德时代确立合作的原因,宝马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虽然中国动力电池厂商众多,但宁德时代实力更强、更专业,符合宝马对零部件的需求标准。”
 
       从结果来看,宁德时代也不负宝马的期望。在双方良好合作与相互促进下,宁德时代快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厂商,被外界誉为本世纪最大的商业奇迹之一;而宝马也获得全球第二大新能源汽车厂商之名,仅次于比亚迪,对于一个豪华品牌而言,宝马这个第二名含金量十足。
 
 
       事实上,与宝马的合作不仅让宁德时代快速成长,也让其它欧洲汽车厂商,包括大众与戴姆勒等为之瞩目,并抛来橄榄枝。据悉,宁德时代德国生产基地的电池产品除了供应宝马外,还将为大众、戴姆勒、捷豹路虎、PSA等全球知名车企配套。
 
       以与宝马的合作为基础,宁德时代德国工厂的落地,为宁德时代拓展“欧洲朋友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纵观此次宁德时代德国工厂落地的背后,不仅是宁德时代与宝马合作关系的递进,更是宁德时代对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发起的一次冲击。
 
       相较欧洲市场的一点及线策略,宁德时代在国内奉行的是广撒渔网战略,拿下包括宇通客车、上汽、东风、长安、北汽、吉利、广汽、奇瑞、福汽、海格、金龙、重汽等主流自主新能源乘商用车企业,还有势头正猛的新造车企业,比如威马、蔚来、爱驰、拜腾、电咖、云度与车和家等。
 
 
      客户从新势力企业,到国内龙头车企,再到欧洲豪门,显然,宁德时代已不是宁德的“时代”,也不是中国的宁德时代,而是全球的CATL。
 
        成功的密码
 
        “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作为宁德时代的缔造者,尽管七年前的曾毓群对动力电池市场的未来充满希望,但他怎么都想不到,短短7年光景,就能将宁德时代打造为一家名利双收的明星企业。
 
        除了斩获2017年全球动力电池品牌冠军外,宁德时代赚得也是盆满钵满。过去三年的财报显示,2015~2017年宁德时代营收分别为57.03亿元、148.79亿元和199.9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7.26%;净利润分别为9.51亿元、30.89亿元、42.8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12.39%,居行业第一。
 
 
        2018年4月4日,宁德时代顺利闯关过会,从招股书披露到IPO成功过会,宁德时代前后仅用时24天,一举刷新IPO过会纪录。而在科技部发布的《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中,宁德时代位列第六,估值达到1,300亿元,经过官方加持为“独角兽”企业。宁德时代的“热度”可见一斑。
 
        分析宁德时代取得成功的原因,政策毫无疑问是最大推手,其作用是除了“引爆”国内新能源市场需求外,至为关键的是将日韩电池拒之门外,进而让国产电池进入肆意增长阶段。
 
        不过,宁德时代的崛起固然有机遇的因素,更重要的还是其对于技术开发的重视。宁德时代的电池究竟好在哪里,就该问题记者向一些新能源汽车研发工程师进行了咨询,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品质更好,售后服务更完善。”
 
        换言之,宁德时代给外界留下了更注重研发、更有服务意识的良好口碑。数据是最为有力的证据,宁德时代2017年研发经费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8.16%,且公开授权的专利已超过2,800项。
 
        重视研发的背后,是作为研发人员出身的曾毓群,更懂研发人员重要性的正确认知。所以,宁德时代一直积极引入技术带头人,聘用国内外专家作为学术委员会成员,以高端技术人才为引领,组建了一支拥有近千名博士和硕士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宁德时代还制定了《研发绩效管理细则》,并区别对待预研人员、产品开发人员和研发职能部门人员的绩效考核,通过研发绩效管理,强化以责任结果和绩效为导向的价值评价体系,以提升研发创新能力的质量。
 
 
        宁德时代的服务意识与前身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有着莫大渊源。ATL公司为各笔记本电脑公司、手机公司服务,擅长技术整合以及持续的工艺流程改善,为客户交付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作为一家服务型电池厂商,ATL开放与服务的企业理念深深影响着宁德时代,使后者更懂市场,视野更为广阔。
 
        总的来说,宁德时代的成功并无意外可言,是聚集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的又一成功样板。但是,天时总是骤然变化的,助推宁德时代登顶的政策已悄然松动,所以宁德时代还需枕戈待旦,忌焦勿躁。
 
        隐忧何在?
 
         作为资本的游戏,被吹捧到成为“大国重器、全球龙头”的40多倍PE的宁德时代,在纯制造企业IPO中也算是天价。正如业内人士所说,“这未必反映了投资人坚信宁德时代10年后的未来,只反映了他们坚信别人坚持看好宁德时代。如果业绩下滑,又将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
就募集资金的用途而言,宁德时代在去年11月10日对外公布的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将投资宁德时代湖西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宁德时代动力及储能电池研发项目。而产品主要包括动力电池电芯、模组及电池包。其中投资98.6亿元的生产基地项目将建成24条生产线,共计年产能24GWh动力电池产品。
 
 
        实际上,宁德时代并不缺现金流。其账面上2017年期末光银行存款就有120亿元。看起来,募集资金131.2亿元财务上必要性不大。这两个项目如果宁德时代自己出钱干也完全没问题,似乎根本无须募资。只是,IPO的套路大家都懂。乐视当初飞上天,现在也是被人踩死。
 
        另外蹊跷的是,根据相关媒体调查,宁德时代的溧阳百亿项目延缓了,即由位于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的“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的这个100亿元的项目。 一边扩张,一边缓建,宁德时代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现在还是个疑问。
 
        让宁德时代更为警惕的是,合作伙伴宝马和潜在合作伙伴大众将发力下一代固态电池,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直言发力固态电池的用意所在是“从长远来看,我们不能让自己依赖少数亚洲(电池)制造商。”显然,作为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零部件,欧洲厂商断不会将之孤注一掷于其它厂商,包括宁德时代。
 
        如果说大众和宝马纷纷表态将发力动力电池市场只是给宁德时代做出警醒,那么国内政策变动和市场走势则是致命影响。宁德时代的崛起毫无疑问是借了新能源政策的东风,但是随着2020年新能源相关政策变动,还有日韩电池在国内的破冰,这意味着中国电池企业躺着也能把钱挣了的时光将一去不复返,未来势必面临更多挑战。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敬忠表示,动力电池行业已经进入淘汰阶段。“好的企业能够生存下去并得到更大的发展前景,否则在大浪淘沙中会被淘汰。”
 
        2016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有155家,这一数字在2017年下降到130多家,截止到2018年6月,市场上只剩下105家“存活”企业。而且,这种淘汰赛还在继续。就在比亚迪与宁德时代争当“行业一哥”之时,第三名的沃特玛却陷入资金链断裂危机,其窘迫处境直接反映了行业大部分电池企业的当前困境,以致业内发出疑问,“沃特玛的今天是宁德时代的明天吗?”
 
        市场挑战,开始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这对国产动力电池棋手,伴随市场竞争加剧,双方的“战局”也持续升温。7月4日,宁德时代宣布与东风汽车成立合资电池公司。7月5日,比亚迪与长安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暨电池合资合作框架协议。大战一触即发,鹿死谁手还是未知。
 
        技术上,比亚迪敢于突破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限制,并积极开发三元锂等下一代电池。2015年,比亚迪采用新的磷酸铁锰锂正极材料,相对于磷酸铁锂,磷酸铁锰锂正极材料具备高电压、易管理、高体积密度、高循环寿命、高安全性、低成本和低温性能好等优势,在不改变现有生产条件的情况下,将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至156瓦时/千克,搭载同容量该新型电池的比亚迪E6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从300公里提升到了400公里,大大提升了车辆的运营经济性。
 
 
        相比之下,宁德时代坚持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离子电池两条腿走路,磷酸铁锂电池主要应用于储能及大巴,三元电池则主要应用于乘用车,技术研发重心更向三元电池倾斜,未来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的产能比将达到2:1左右。和华晨宝马的合作打开了宁德时代在车用电池领域的局面,双方共同开发的高压电池,具备安全和长寿命等特点,这为以后宁德时代与多家车企展开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必须指出的是,规模化是降成本的必然路径,电池扩产能的道路上,宁德时代较之比亚迪更加坚定;三元电池路线被认为是乘用车的主要技术路线,尤其是高镍三元电池,宁德时代比比亚迪更早转向这一技术路线,技术储备更加充分;宁德时代对下游应用市场更加开放,虽然比亚迪正在分拆动力电池业务,但垂直产业链的布局依旧会影响合作伙伴的加入,未来在扩产能的道路上,宁德时代可能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一个是老牌厂商积极求变,一个是新锐品牌全面出击,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一哥之争”还远未结束。不过,伴随动力电池白名单的放开,日韩电池来袭,国内电池市场的竞争形势将迎来更多变数。其中通用、日产支持的LG化学以及特斯拉专供电池供应商松下,是宁德时代未来的强敌,特别是其三元锂电池。
 
        例如LG化学,它选择以软包电池为切入口,吸引到通用、雷诺、日产等一批跨国车企。它所研发生产的NCM 622电池将出现在雪佛兰Bolt、日产Leaf等全球畅销的电动汽车上。NCM 622电池不是终点,LG化学打算依次推出NCM 712、NCMA等电池,到2020年将能量密度提升至700Wh/L,较现有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50%。
 
 
         虽然随着国内动力电池政策方面的限制解除,LG化学获得更多的竞争机会,但它还不是宁德时代必须要面对的对手,松下才是。特斯拉已经确定在上海建造工厂,生产电池及旗下电动汽车。与特斯拉形影不离的松下,应该是上海工厂的理想合作伙伴。若如此,仅特斯拉这一家伙伴,松下就拥有与宁德时代相争的资本。
 
        松下的电池包括方形和圆柱形两种,与纯电动汽车配套使用的是圆柱电池。据了解,Model S和Model X所采用的18650圆柱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可达到265Wh/kg,Model 3使用的21700电池能量密度高达300Wh/kg,高出一众竞争对手。至于未来,松下正在研发全固态电池,且与整车厂丰田向着高能量密度实现突破。
 
        随着新能源汽车股比放开、补贴政策退出,国内电池企业迎战的不再局限于比亚迪、国轩。决定电池一哥的终极竞赛将在2020年到来。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