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昊:汽车产业“新四化”的机遇和挑战

  • 浏览量:652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20-10-22
 
  2020年10月21日-10月22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西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0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原“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暨高峰论坛”)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本届供应链大会主题为“育新机、谋新篇、开新局——助力构建安全可控汽车产业链”,探讨“十四五”思路,把控产业形势,解析全球汽车供应链发展动态,助力构建安全可控汽车产业链。其中,在10月21日下午举办的“传统汽车零部件的未来之路”的主题论坛上,长安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 陈昊 为大家分享了《汽车产业“新四化”的机遇和挑战》的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 陈昊
 
  陈昊:尊敬的各位来宾,产业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新四化”背景下汽车产业的机遇和挑战。
  
  我从三个方面,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汽车产业的“新四化”,以及对应的在“新四化”背景下的产业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介绍。我们都知道汽车是唯一一种零部件以万计,年产量以千万计,保有量以亿计的高新技术产品,它的汽车产业链条的上下游涉及方方面面,相互制约,高度的复杂。从整体上来看整个产业链包含了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售后环节。生产环节当中也涉及研发、原料采购、生产制造为主体,销售环节包含了物流配送、批发和零售,售后市场重点关注维修。
  
  那么汽车产业,我们现在,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们国家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那么在这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当中,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唯一一个能够同时带动其它六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因此我们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它涉及到众多产业领域的综合的大产业,具有不可比拟的巨大的拉动效益。以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为核心,它对相关的机械行业、技术设施建设、服务行业、电子行业、原材料行业都有巨大的拉动作用。
  
  那么具体呢,我谈以下两点,第一,产能拉动力巨大,年产值300亿的车带动了零部件的供应商资本市场,加之销售体系等等,那么直接相关的总产值估计就在1500亿以上。第二,现在就业的拉动力巨大,世界各大整车生产厂商数十万计,那么就业按照1:6的比例来带动的。在此基础上,中国也进行了各大汽车的产业集群,那么以一汽集团,一汽大众、华晨为核心的欧美汽车产业集群,以北汽集团,北汽现代、长城、一汽丰田为核心的京津冀产业集群,以及东风、奇瑞为主体的中部汽车产业集群,以上汽、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为核心主体的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以长安汽车、马自达、伏特、沃尔沃、大众为核心的西南产业集群,以及广汽,广汽丰田、本田、东风日产为主体的珠三角汽车产业集群。那么在这六大汽车产业集群的支持下,咱们中国在近十年内汽车的销量一直是属于一个比较稳定的、快速的增长。
  
  大家可以看到从2018年开始,我们汽车的产销量有所下滑,今年也是遇到了疫情,那么它的销量的表现有略微的起伏,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2018年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它是逆势上扬的,显著的增加的,这就说明在汽车整体存在一个波动性的时候,新能源汽车这一块表现的比较强的优势。
  
  因此,我们国家现在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和保有量均属于国际的引领地位,年产销量和保有量均占据全球总量的50%左右,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是124.2万亿以及120.6万亿,连续两年产销量均超过百万。而自主品牌这一块呢,我们收集到近八年的数据,那么我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在市场占有率逐年稳定的增长,基本是维持在40%,这也体现了我们自主品牌技术,以及在行业的占有率的情况,正在不断的进步。
  
  从未来来看,我们衡量汽车的未来的市场,一般是用一个非常量化的指标叫千人保有量,我们从2019年,也就是去年,主要大国的汽车千人保有量数据来看,像美国是837辆,澳大利亚是747辆,意大利是695辆,可以说这些发达国家的千人保有量比较高的,而我们国家的千人保有量只有173辆,甚至比土耳其、伊朗和南非这些国家都要低。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汽车市场的增长远远没有到,市场也没有达到饱和的状态,也有学术机构对未来中国汽车的年产销量做了不同层面、不同方面的预测,但是总体上面有一点我们认为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在一线城市,像限行限购这些阻挡不了汽车产业的增长,因为我们有需求,从千人保有量去看,市场是有需求的。
  
  那么基于此,我们认为在中西部的二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它的汽车市场将是我们未来关注的市场,也会迎来一个爆发性的增长,增长的空间仍然来源于家用车。这是我国历年发布的一些重要汽车产业政策,其中在行业规划这个板块我们可以看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以及《“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都要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核心的方向,此外在投资与旅游管理,消费流通、节能减排、回收利用等一系列的政策板块都提到了要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及相关的能源产业。
  
  下面我再简单介绍一下陕西省的汽车状况,那么2019年呢,陕西省的汽车产量是54.7万辆,在全国排名第18名,成绩不是很显著,但是在新能源汽车板块产量是13.5万辆,位于全国第一位,占比51.2%,这主要是陕西省对新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推广和应用非常的重视。那么从2015年3.76万辆,一直增长到2019年的13.5万辆,属于一个国内第一方阵。
  
  这是陕西省三百万辆汽车建设工程的一个目标工作图,也是以西安为核心,商用车以比亚迪、吉利为代表,商用车为陕汽为代表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此外以宝鸡、咸阳、渭南、银川、商洛、汉中来作为新能源汽车及传统汽车的配套服务。这张我们陕西省的汽车产业的分布图,从整车企业,陕汽、比亚迪、吉利,到一些园区,到一些主要零部件的生产企业,它的体系是非常完整的,像零部件这一块做商用车变速箱世界销量第一位的法士特,有我们汉德汽车空调等等,还有我们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零部件,都是完全的非常成体系的。
  
  那么总结一下新兴汽车产业的三个特色:
  
  第一,利用了“一带一路”的市场新机遇,充分发挥地区的辐射性区位优势,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尤其在新能源汽车这一块。
  
  第二,商乘并举,在自主品牌上突破。我们可以看出陕西的四大汽车品牌,陕汽、比亚迪、法士特、吉利都是我们本土的自主品牌,那么陕汽集团的销量商用车领域在全国也是属于领先的方阵。比亚迪的电池、电机、电动三电系统大家也都有所了解,这个也是处于一个技术上的主导领先地位。法士特的商用车的变速箱,位于世界第一。
  
  第三,发展新能源汽车,刚才也提到产量位于全国第一方阵,那么围绕新能源汽车陕西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百万辆汽车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围绕着这些政策的支持,比亚迪推出了新能源汽车“7+4”全市场,全领域的战略,所谓“7+4”,7指的传统领域,常规领域,包括我们的出租、私家车、公交车领域,4是指特殊领域,包括了仓储、矿山、机场、港口这些领域,在这些领域的运载装备上实现全面的智能化。所以也丰富了我们新能源汽车的品种,而配套的电机、电池、电动也成为了陕西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动能,所以由于我们陕西提前的布局比较完善,基础比较扎实,所以新能源汽车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是第一部分,我简单介绍了一下国家和陕西的汽车产业的一些现状。
  
  第二部分,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汽车产业的“新四化”。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汽车工业的四次变革,第一次变革是以装配变革为标准,第二次变革是以多品种的生产方式为标准,第三次变革是以精密生产方式为标准,第四次变革就是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所谓的“新四化”,就是电动化、市场化、智能化、共享化,这个与工业4.0,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是不谋而合的。那么在“新四化”的背景下,全球的汽车产业也处在一个重构期,尤其以新能源、智能网联和基础设施为核心主体,那么新能源自然是三电系统,智能网联则是以环境感知、角色控制和车部协同为重点内容,这个牵扯到我们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是新能源智能汽车。
  
  与此同时,“互联网+”也要求我们汽车工业进行一些蜕变,第一,要更加的关注用户体验,我们都知道汽车产品它的种类极大的丰富,用户会变得越来越挑剔,企业从自身出发,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改善用户的体验。第二,我们知道传统的厂商对接的是经销商,传统模式下,我们的用户是接触4S店的,那么从用户到厂商的这种直接的联系是被割裂的,在驾乘、维修、保养大量的海量信息的支持下,通过对这些信息数据的分析,就可以打破用户和厂商的障碍,提供最优的技术。第三,开放式合作,汽车的产业分工越来越细致,都使得全产业链实现一种开放共享的生产研发模式,从而使得我们产业快速的扩张,成本迅速的降低。
  
  那么在产业升级转型我们要有目标,核心的目标是社会效益,当然经济效益是以社会效益为前提,那么在“新四化”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新型的汽车将在产生更高经济效益附加值的同时,促进节能环保、交通安全、便捷出行一系列的社会效益,在节能环保方面,新能源汽车体现更低的能源消耗率,当然这个是从使用端来说,从全生命周期来说,新能源汽车并不是说没有污染,实际上跟我们国家的电力结构相关,我们的电力仍然主要来源于煤电和火电。
  
  在交通安全方面,辅助驾驶系统在有人驾驶阶段能有效的提高安全性,而智能化、网联化的高度发展,是走向交通零上网的必由之路。
  
  第三,在便捷出行方面,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发展将显著的提高我们交通的运行效果,实现未来的定制共享,奠定舒适的生活。
  
  第二大目标刚才讲了是社会效益目标,第二大目标是推动根本的科技创新。那么目前中国的汽车产业进入了一个关键的时期,那么消费升级,汽车生产能力增长,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都使得我们汽车产业的升级转型成为必然的趋势,并且强有力的推动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还有我们的智能网联技术,新能源技术不断的发展,形成一批的原创性科技成果。
  
  那么在这两个目标的前提下,我们认为汽车产业不光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传统的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内容也是这样的,和新能源汽车一样,核心内涵都在于自主创新。而自主创新的核心内容是七新联动,七新联动是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装备、新能源、新功能,还有我们的新模式。
  
  一是新材料。在汽车的发展中,新材料的应用,从最初的金属的车身结构发展到现在的碳纤维的材料,那么都展现了材料的变化和轻量化的趋势,有我们的合金车身,聚合物新材料的车身,碳纤维材料的轮毂,这些都是在轻量化发展当中的一些代表性的技术。那么新材料的发展趋势轻量化、高强度,轻量化自然是对我们前面的社会效益节能减排有重要的作用,还能降低能耗。
  
  二是新结构,传统的汽车结构它不能适应我们“新四化”的范围趋势的要求,另外结合的新材料的应用,汽车的结构将迎来新的变革,比如说我们面向智能化的产品,面向电动化的车身结构,还有面向新材料应用,这是新结构方面的。
  
  三是新工艺,汽车生产工艺的差距是我们本土与国外的主要差距之一,提升工业水平对提升汽车产品的品质,提升我们的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我们宝沃的八车型油汽生产线,它的生产线整条线的切换模式,八个车型只要三分钟。还有奥迪A4的全新的工艺,这些新工艺都需要积极的应用到行业当中。
  
  四是新装备,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对于加快我们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智能制造装备我们整车级零部件,有我们的焊装、涂胶等。
  
  五是新能源,电池、电机、电动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安全、大容量、高寿命的电池技术,高效率、轻量化的电机技术,高效率、高负荷性的电动技术,新能源方面的发展趋势。
  
  六是智能化,单车智能化,面向城市交通的网联智能化,单车智能化和网联智能化相结合的车辆将在我们整个汽车产业升级转型发挥重要的作用。
  
  七是新模式,那么新模式主要包含了新型的制造模式,新型的研发模式,还有新型的使用模式,其中新型的使用模式核心的内容就是我们的共享汽车。
  
  前面我们介绍了汽车产业的一些情况,还有“新四化”背景下的一些发展趋势,那么我们认为我们的汽车产业,当然这里提到的是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的汽车一样,它也面临着自主创新和我们的七新联动,我们将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交通,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同步推进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汽车社会新生态的形成,承载能源利用、制造强国、人工智能和信息安全,最后实现我国汽车强国的发展目标,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