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令坤:C-V2X“新四跨”推动智能网联新生态建设

  • 浏览量:149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21-08-09

2021年6月17日-19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1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站在新五年起点上,本届论坛以“新起点 新战略 新格局——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设置“1场闭门峰会+1个大会论坛+2个中外论坛+12个主题论坛”,全面集聚政府主管领导、全球汽车企业领袖、汽车行业精英,共商汽车强国大计,落实国家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要求,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其中,在6月18日下午举办的主题论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的融合与升级”上,德勤中国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周令坤发表了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再次在王耀博士的论坛里面跟大家分享关于车联网相关的话题。

因为今天我们的主场就是谈车联网,所以我汇报的主题就是C-V2X“新四跨”推动智能网联新生态建设。刚才王耀博士讲,在我们国家自动驾驶的场景和其他国家有所不同,基于这些不同点,我们如何发挥产业和生态的优势做出来,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首先谈一下车辆本身的变化,很多人都提到软件定义汽车,车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运输工具,也不再是过去机电一体化的产品,现在的汽车,变成靠软件功能可以解锁的智能化产品。我们可以说车辆已经数字化,智能化了。在上海车展上,这一点特别明显,几乎所有的新车发布打的旗号都是智能汽车,智能汽车不仅把产品本身智能化,延伸下去,会企业带来收入来源的变化。大家留意特斯拉的财报,去年特斯拉大约4%的收入是来自于OTA互联网和软件相关的收入,这些收入是软件的收入,资本市场也在追捧这样的商业模式,国内不少造车新势力的市值非常高,很大一部分是因些企D2C的业务模式和软件智能的能力

展望车联网过去20年的发展,从1G到5G,经历了多个阶段,其中有一个最大的核心就是数据。车辆智能化之后,尤其是自动驾驶普及之后有大量的数据产生能力,生成很多数据。拿我们在数字化生活当中的智能手机例,每个人每天会有1.5G的数据产生和数据消耗,而一款智能汽车一天大概会产生4T的数据,这个数据的量是非常非常大。

在此基础上数据价值由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也可以逐渐去挖掘消费者行为,对于优化人机互动的效果也有很好的发展。

在这个情况下,自动驾驶和城市的智能交通结合起来,会是车联网的终极应用,无论是Waymo包括其他出行公司所推的自动驾驶出行场景,所带来的就是终极的颠覆者。在智能城市的出行场景下,会形成“人-车-路-云”极致的协同,这个离不开互联互通,我们讲万物互联,智能交通的应用之一就是这个做法。

在近期我们谈“聪明的车”与“智慧的路”是对未来普遍的期望,这两者如何结合,C-V2X显然要发挥很大的作用。在工信部的指导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联盟,包括上海汽车城等单位的支持下,过去几年做了大量的测试,到去年有100多家机构参与,逐渐形成了从三跨到四跨,再到去年是新四跨的状态。“四跨”是跨什么呢?从跨通信模组、跨终端、跨整车,到2019年,把安全平台也纳入进来。对于智能驾驶的汽车这点很重要。去年又把高精地图和定位纳入进来,这意味着什么呢?生态,要打通生态。

“新四跨”之下,车联网的应用在三个维度加深融合发展。这三个维度分别是L3/L4自动驾驶的深度融合、与5G蜂窝网络应用的融合、生态合作也更加紧密。接下来,我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汇报一下。

首先无论是OEM也好,还是创业公司,或者是互联网技术公司,在自动驾驶方面,包括路测都有大量的投入,我们做两个数据分析。

左侧是根据主机厂在近两年宣布未来几年要投产L3、L4的智能驾驶车辆的量产时间表,中国企业很多都踩在了2025年,要把L3量产,这也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很多公司把自动驾驶商业化、量产化作为很重要的目标在推动,也有公司宣布了L4的量产计划。

右侧这个数据是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和路段的公里数,在国内最具测试环境的就是北京和上海,对比全球来看,可测试的道路长度和测试的牌照数量看,全球最活跃的地方就是中国和美国的加州,美国加州同样有接近20%的牌照发给了中国的企业。所以这个数据里面大家可以看得出来,很多公司在测试方面投入非常大,以北京为例,北京的路测里程是200多万公里,有90%是百度贡献的。这里面有一个数据叫MPI,就是平均接管的里程数,全球是有排名的,中国自动驾驶公司的排名逐渐进入前五,这点令人欣慰,就是自动驾驶的测试和投入,包括接管路段的时间长度进步都非常快。

第二,5G的结合。中国选择技术路线的时候,尤其是自动驾驶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在近距离通信和V2X方面非常坚决的推行C-V2X。美国之前是比较坚持LTE-V2X。我们国家要推C-V2X标准化路程,从政府到企业层面做了大量的努力,目前市场环境非常好。

基于5G网络,智能网联的应用场景也在发展,从最初的高精地图定位,到利用边缘计算的技术,包括后面通过各位提到的数字孪生的技术做模拟的测试,这些就是在整个5G网络下的应用,都非常普遍。

第三,车路协同。全球的自动驾驶技术有两个大的技术路径,一个是单车智能,一个是车路协同。中国很显然是从政策的引导,包括实际情况出发,基本上会走车路协同路径为主。在这样一个车路协同里面,涉及到三个方面的智能化,包括车辆本身,车辆在数字化,也在智能化;其次就是路测,这也是近期可以预见到的新的投资方向,高速公路包括最后一公里,城市道路的智能化也是大的方向。最后是云端的智能,我们作为咨询公司,上个月也和广州一家拥有800公里高速公路的企业做了头脑风暴,我们碰撞出很多新的商业模式。

对于“新四跨”的基础,我们讲跨了四组,就是不同的角色,参与的企业也是超过了百家,也有很多著名的企业,中国在推动C-V2X方面,产业生态方面的发展投入非常大,企业参与度、活跃度也非常高。

在智能网联发展上,我们有一个“微笑曲线”,以汽车制造来看,很显然制造已经在利润获取方面是最低端的了,两头的利润和市场价值越来越陡峭,尤其是在前期,包括自动驾驶技术,包括前期的研发技术,后市场,刚才几位嘉宾提到的,实现车辆销售新的收入模式也会有非常明显的变化。我们谈收入变化,如果站在OEM的视角,今天主要的收入来源是两类,一个是整车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一个是汽车金融,我们称之为既有的收入来源。在我们国家未来会有10万亿左右的收入规模。未来还会包括数据、运营的收入,白标制造的收入,未来三年左右,会有这样一块业务,以外包生产为主的。

我们这些变化,这些趋势,对于企业有什么启示?对汽车企业来讲有三个启示:

第一,在这样的趋势变化里面,作为整车企业的投资布局,你有哪些举措,是否还是沉浸在自己最擅长的制造领域,还是说有新的前期的投入布局?

第二,未来商业化场景里面,哪些商业场景是核心竞争点,要提前布局商业化场景。

第三,未来出行生态非常重要,有没有形成合理的生态架构,形成自己朋友圈的竞争力,对于整车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时间原因,跟大家比较快速地汇报一下C-V2X的重要性和未来的展望,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