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力大通胀,供应链不可承受之重

  • 浏览量:3596
  • 作者:
  • 来源: 运联智库
  • 时间:2022-04-13

疫情之下,各地防疫政策不同,导致运力效率急剧下降。运力成本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到大通胀,处于产业链的合同物流、车队正在处于崩溃边缘,进而对整个供应链产生不可逆的巨大伤害。


这次为什么不一样?


一句话总结就是,由供给不足导致的运力恶性通胀,是难以承受之重。


近几天,我收到了多个物流朋友的电话,都向我想咨询了同一个问题:最近车价涨的厉害,没办法给上游涨价?我想弃标,能帮我问问后果严重不?


放在以前,我是绝对鄙视这种行为的。投标不成,成本做不下来,是你能力不行。但这次不同,情况对比平时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已经由个体事件,上升为行业事件,进而会影响整个经济。


图片

  


1.1  成本全涨,运费不涨:是因为效率低,还有较大降本空间


过去十年,中国物流,更准确地讲是整车运力,一直处于供给过剩状态,且这种趋势一直没有得到改善。


一方面,是起步的高毛利。不能不承认的一点是,过去做运力的老板们,无论是轻资产还是重资产的,基本都赚到过大钱。早年间,全社会对物流的认识不够,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这导致毛利一直很高,有巨大的让利空间。


另一方面,是由于货运没有得到整合和规划,货物与运力的匹配效率一直很低,相应的运营效率也很低,存在巨大降本空间。


1.2 标准场景搞过了一波降本:快递、快运干线和车货匹配


国内的大车队因快递、快运的发展而起。因为场景标准、全国接口统一,使得干线效率快速提升。对比传统重卡月均不到1万公里的效率,大车队做到了月均3万公里以上,成本得到了大幅度下降。


另一方面是绝对的零散市场。满帮通过海量货源和司机匹配,引入了充分的竞争,也在很大幅度上降低了车价。虽然没能打透合同物流的计划场景,但价格作为参考已经具备了很强的杀伤力。


1.3  这一次为什么不可承受:可能会一夜回到解放前


过去的局部成本上升,有些可以转嫁,比如油价联动条款;有些虽不能转嫁,但亦在可承受范围。无非是少赚一些,或者短期亏损,长期看来依然可以保证盈利。


但现在的情况不是要素成本上升导致的,是由于效率下降导致,实际成本多数都超过了平常的3-4倍,甚至10倍的车价比比皆是。


图片
(来源:第一财经)


下表中,假设一家第三方合同物流年营业额为2.4亿元,即每月2000万元运费收入,毛利是10%。


图片


当发生温和型通胀时,该公司依然可以保证为例700万的净利润。


但当发生现在这种恶性通胀的情况下,假如有3个月车价是平时的3倍,一年的净亏损就要达到1.25亿元,几乎要吃掉正常10年的盈利。


一夜回到解放前。


如何解决:惯性放缓,市场出清


关于低于成本价承运问题,过去几年中一直被政府、行业拿来研究,找寻解决办法,但始终没有一点点眉目。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市场供给过剩和巨大的市场惯性。


2.1  合理运价:开放市场条件下,这个问题是无解的


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因为运输一趟货物的刚性成本是能算出来的,把燃油、路桥、司机工资、车辆折旧等几个核心成本算清楚就可以了。


但实际上,这个问题绝非这么简单。


一方面,整个运输市场的参与方极其复杂,且场景、线路、服务要求千差万别,除了平均成本方式,还存在边际成本方式比如返程和多票配货。


另一方面,市场供给过剩,低于绝对成本,但高于边际成本的方式无法排除,长期存在低于成本运输的现象存在。


2.2 涨价失败:沉没成本和市场惯性导致供大于求长期存在


过去涨价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上文1.3中讲到的“幅度可控”,这类似温水煮青蛙的逻辑。市场出清不足,而进入惯性又太大。


1)市场出清不足:沉没成本


重资产表现为投入了车辆、人员等,没有勇气放弃已经投入的成本;轻资产表现为多年行业资源、人脉形成了围城效应,已经不具备跨行的能力。


2)市场进入过大:市场惯性


无论是个体司机,还是整车型三方物流,创业成本都很低,且回报是高于很多领域的,属于创业性价比较高的行业。这样就会形成巨大的市场涌入惯性,导致始终存在过量的市场供给。


2.3 运力市场零散的本质: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都差,难以集约化


整车市场的小散,是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准确地来讲,是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不足导致的市场长期分散。


网络效应决定了能不能的问题,即是否能够进入市场;规模效应是大不大的问题,即用规模降本抵消组织化成本后,是否还有富余。


图片


本轮运力大通胀的后果:

对物流伤害有限,对供应链伤害巨大


物流在这轮疫情中虽然受到了较大冲击,也经承受了很大的损失,但相比于整个产业链、供应链来讲,影响算是比较小的。


但物流本身的问题,不止影响自身,而是对整体经济都产生巨大的副作用。


3.1 供需矛盾激化:解决行业惯性问题的好时机


过去不敢涨价,是因为没有被逼到绝境。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备选供应商充足,总有人能够降本或者承担亏损。


当年这次疫情放大了问题,亏损不是10%了,变成了300%,供给也不充分,上游客户也不不具备组织运力能力,是解决价格长期下跌的惯性问题一个好时机。


3.2 运力短缺危害大于运力通胀:供应链崩塌损失更大


虽然运力通胀是由于运力短缺导致的,但通胀本身是可以传导到产业链下游的。如果不能,合同物流企业也可以选择违约降低损失。


但其对于产业链的影响则是不可逆的,这不是简单的成本问题。


图片

(来源:钛媒体)


以汽车行业为例,运力短缺导致了零部件供应链出问题,加剧了汽车产业的停产潮,每周损失超过千亿。


图片

3.3  对合同物流企业、车队的启示:管理下沉、合理配置资源


合同物流企业和车队走了两个极端:一个是完全不管运营和运力,只把运力作为一个恒定不变的成本项;二是,车队对上游不敏感,只站在自身运力角度考虑问题。


两类群体都需要重新梳理自身战略定位,从产业、供应链、客户、产品、资源配置多维度去塑造自身竞争优势。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