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蛰伏后,丰田为什么要在2022年逆势扩张?

  • 浏览量:7672
  • 作者:
  • 来源: 童济仁汽车评论
  • 时间:2022-06-01

在风云诡谲、疫情频发、原材料涨价、芯片断供的2021年,丰田却实现了15%的销售额增长和35%的营业利润增长,不仅双双创下了丰田的经营纪录,同时也是整个日系车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而在中国市场,丰田也正逆势扩张。主流车型中SUV矩阵不断加码,中高端车型持续加价,Supra、86等个性化车型也一车难求。从份额来看,丰田已经直逼大众,而从溢价能力来看,丰田甚至已经超过了大众。今年1-4月,丰田品牌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为28.3万辆,占比为57%,相比之下大众品牌仅有21.5万辆的销量和36%的占比。


图片


但是,还有多少人记得,十多年前的丰田也曾因为“钢板薄”、“不禁撞”被人吐槽,也曾在全球大规模召回缺陷车型,也曾深陷机油乳化等舆论风波。所以,回顾这十多年来丰田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能给合资品牌的前进方向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案例。


丰田在中国的三次转危为安
图片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丰田就有机会在中国成立第一家合资汽车厂,却因种种原因,一直等到2003年才与一汽集团合资成立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次年花开两家,与广汽集团成立广州丰田,也就是今天的广汽丰田。


图片


2003年中国私家车消费刚开始萌芽,威驰、花冠、皇冠、锐志、凯美瑞等丰田主力车款逐步导入合资公司国产化,让丰田在2008年以897万辆的成绩首次问鼎全球销量冠军。


但在2009年,丰田在国内却因为零部件缺陷,召回了包括凯美瑞、雅力士、威驰和卡罗拉等在内的688,314辆,创下当时国内召回规模之最。这是丰田在中国市场遇上的第一次重大公关危机。


图片


老司机应该记得,2009年是丰田的风水岭,在这之前生产的汽车故障隐患明显更高。反映到二手车市场上,就是同一款丰田车在2009年前后的不同年款会有明显价差。


原因在于从2000年开始,丰田开始实施“打造21世纪成本战略”,计划将180个核心零部件成本削减30%,在2005年前节约成本100亿美元。提出这个计划的人叫渡边捷昭,2005年成为丰田CEO。“拧干毛巾上的最后一滴水”是他的做事准则,也被人们称为“成本杀手”。据说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渡边捷昭将门把手的型号从35种减少到3种。


图片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偏激的压榨成本方式,导致了丰田品质的大幅下滑。就连继任者丰田章男也承认质量有问题,并宣布放弃夺取全球15%市场份额的目标,先保质量再保数量。


不过丰田还是幸运的,2009年正是中国汽车进入产销千万级市场的转折点,汽车消费进入高速发展通道,许多家庭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购买人生第一台车,买到的正好是“质量优先”的丰田汽车,所以此次召回事件对丰田口碑影响范围有限。


第二次危机出现在2012年,钓鱼岛事件在国内形成了空前高涨的民族情绪,日企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影响。同时,丰田在全球因电动车窗开关存在缺陷,召回高达743万辆车。


图片


但这一次,丰田在国内的“补偿”却让很多车主感到暖心。在这场国内的风波中遭遇人为损坏的车辆,南北丰田有包括承担保险免赔额、加价换购等措施,无论这些措施最终落地情况如何,至少在舆论层面有良好的社会效应。

也就在同时,丰田开始逐步意识到本土化的重要性,打出了在华业务的组织架构变动、加快本土研发项目等一套组合拳,为政治风波之后的再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次危机则来自于2017年前后日本企业造假丑闻被接二连三曝光。造假时间长、涉及面广、公司选择性视而不见,这些让曾经象征着品质与科技的“日本制造神话”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但是,在汽车行业,这次事件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从销量来看似乎并没有阻挡丰田销量的持续增长。


图片


至于更近的一次机油乳化事件,发生时间正是2020年初的疫情期间,本就没有出现在最焦点的位置上。加上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机油乳化的现象逐渐缓解,这件事情最终也就鲜有人再提起了。


纵观几次危机,丰田在公关上都保持了足够的“温和”,这也是丰田从产品到营销一贯的理念。你可以把这看做是一种蛰伏,但在中国车市开始告别高速增长,尤其是老对手大众的市场地位出现松动后,丰田开始呈现出进攻态势。


丰田今年会在国内超过大众吗?
图片


从市场份额看,4月丰田已经追上了大众,而在中高端车型领域,汉兰达/皇冠陆放、赛那这些车型相比同级别的大众车型,也都有绝对的销量优势。


而且,就算网络上有再多人吐糟丰田的中控是90年代的电视机,吐槽丰田动力弱、用料抠、智能化烂,但却丝毫不妨碍丰田是今天国内终端价格体系最稳定的合资品牌,也是唯一能在部分车型上加得起价的品牌。


图片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丰田能够清晰地分辨核心用户和目标用户。前者大谈特谈却不会买单,后者不闻不问却是花钱的主。


丰田在上一辈消费者,尤其是南方地区消费者中有强大的用户基础。对于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丰田皇冠丰田皇冠是日系豪华轿车的启蒙之作。加上JDM的软性文化输出,日本货技术先进、皮实耐用的标签,种在了老百姓的印象中,一直影响至今。


如果你翻开短视频应用或者其它通过算法推荐的资讯应用,就不难发现“开不坏的丰田”、“理财神器”、“工匠精神”、“一生专注做一件事”等病毒式传播的标签,很难说这是不是品牌通过关键词检索等商业营销手段的结果,但是对于相当多的主流家用车用户,这绝对会对购车意愿造成影响。


图片


没错,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一台能自动驾驶的高性能电动车。尽管消费人群处于不断年轻化的迭代进程中,但是那些并不十分懂车的保守用户始终是一个极大规模的群体。而且,越是在车子不好卖的时候,在故障率低、保值率高这两件事情有口碑的品牌,就越容易获得青睐。尽管这两件事情有极大的偶然性,甚至这两个概念本身都并不完善。


于是,在合资品牌份额愈发集中、保守型消费者逐渐沉淀的形势下,丰田享受了最大的红利。


图片


更何况,在目标人群的眼中,只要丰田出现一点点激进的改变,消费者反馈的积极程度,都要远甚于丰田的改变程度。比如当年的TNGA,一个99%人都不可能完全理解的理念,一度成为“丰田好车”的代名词;而丰田最新的电动车bZ4X,一个太阳能板、一个异型方向盘,随便搜搜就是一众角度各异的解读。


丰田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个话题品牌,但是丰田确实让自己成为了话题品牌。


丰田章男说他从未给出口到中国的汽车加价,这话也许并没有错。但是经销商想卖一台好卖的丰田车,代价可能就是要多进一台不好卖的丰田车来“配货”。后者销售的亏本,可能就要从前者的加价上找补回来。而丰田也一直通过这种与经销商的“供需配合”,保持在中高端市场的溢价能力,反过来市场口碑又成为这种溢价能力的支撑。


一个闭环就此形成。


图片


尽管在2022年选择产品线扩张,看起来并不是一场好生意,丰田最近的新车也的确难以做到同比例的销量扩张。但是,在这个主流合资品牌份额萎缩、集中的情况下,丰田必须要有足够多的产品,覆盖足够广的市场,才能完成消费人群的承接。哪怕1+1不能等于2,但丰田只要能做到1+1>1,并且还能控制成本,那么现在的产品线扩张,就有它的价值。


图片


所以,丰田今年即便在国内销量上超过大众,也并不会让人觉得奇怪。但是,大众如今的重点在于如何把ID系列卖好,燃油车的阵痛是它必须要承受的。大众ID系列走过的路,丰田的bZ系列并不会少走。


写在最后
图片


在汽车的变革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品牌能躺在功劳簿上睡觉。丰田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也时时刻刻都在以谨慎的态度面对中国市场的格局改变,所以才有了这十多年来,丰田的口碑营销终于取得了销量与溢价认知上的成效。


某种意义上来说,丰田也是秉承了始终做一件事的理念。你可以说这是一种长期主义,但这更体现的是日本文化中“喜新而又顽固”的矛盾性。过去,日本企业盛行的是一点一滴式的前进,这种经营理念与今天快速变革的大形势,已经产生了矛盾。而丰田想要做到的,也一定不仅仅只是在销量上超过谁谁谁,在哪里哪里拿下销量冠军而已。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