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日产前董事长戈恩被捕之后,过去8个月时间里日产陷入了动荡不安的局面之中,“宫斗剧”还没完全结束,缩减产能、裁员的消息又接二连三地出现,第二季度财报显示,除在中国市场实现销量增长外,日产在美国、欧洲等其他市场销量均呈现下跌态势。
近日,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产汽车发布的2019年二季度合并决算报表显示,该公司营业利润为16亿日元,同比下降99%,为了重启公司,日产汽车首席执行官西川广人提出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2500人,并公布新减产措施。
若消息属实,此次裁员数量相当于日产全球员工的一成多,整个裁员行动将在2023年3月前完成,与此同时,日产也加强中美两大市场的调整,在华大发力发展新能源领域,在北美市场以提高利润率为主。
想当年,戈恩用裁员、关厂等方式使日产扭亏为盈,之后的战略决策似乎有所保守,面对汽车行业“新四化”的到来,似乎心有余而力不足,当再次出现利润下降的态势,还使用减产能、大范围裁员的方式,在如今这个竞争环境中还能凑效吗?
全球销量走低是主因
7月25日,日产汽车在日本召开新闻发布会,除了公布其营业利润持续走低外,还把盈利能力下降归纳到收入减少和外部因素的负面影响,如国际贸易争端加剧、原材料成本升高、整体车市疲软等,但实际上与其全球销量走低是脱离不了关系的。
2018年,日产汽车全球销量为551.6万辆,同比下降4.4%,除了中国156.4万辆的业绩达到2.9%的增长之外,美国和欧洲市场销量大幅下滑,公司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2%,营业利润同比降低44.6%,日产CEO西川广人更把这个“锅”归咎于戈恩的战略决策。
戈恩执掌日产期间,为了刺激销售一直靠大幅度折扣来扩大市场份额,但却忽视了利润率的问题,尤其是在美国等主要市场投放新品的速度过慢,这一点,也可以从日产今年的销量表现可以证实。
今年前6个月,日产在美的销量为65.4万辆,同比下降7.7%,而在中国市场,前6个月的销量达到了71.83万辆,已经超越美国成为日产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和整体疲软的车市相比,即使是微弱的增长也是难能可贵的。
针对目前的经营状况,日产方面计划通过多种举措来改善难看的业绩。
减产、裁员还能凑效?
目前,汽车行业似乎遭遇了发展的瓶颈,一个车企如果不能创造出更多的利润,那么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缩减成本,面对利润的暴跌,日产还是采用了戈恩时代的老套路,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25万人,削减10%的产能和产品线。
大范围的裁员以及减产计划,在外界看来似乎是意料之中,预计可以为日产减少上千亿日元的成本,加上通过削减销售成本和减少降价促销,并将重点放在美国的销售上,这样一来,美国市场的利润率提升至5%以上回归正常并非难事。
但从更深入的角度出发,日产的利润下降真的与产能和即将被裁掉的员工有很大关系吗?这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题,而车企的运营也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日产曾积极地在印度、巴西等国增加产能,然而随着各国经济的滑坡而导致运作效率低迷,所以不得不进行减产。
至于日产惯用的降价促销手段,是为了抢占美国市场份额,并增加销售奖励金额,这是其第二个失败,虽然销售量是增加了,但利润率降低的同时还留下了“廉价车”的形象,品牌溢价能力下滑,产品更迭速率太慢创新跟不上,缺乏核心竞争力,这些才是日产应该尝试改变的。
日产的整体堕落
相信不少人会有些疑问,日产在中国市场有那么好的销量,为什么说它是堕落的呢?透过中国市场和其他日系车企来看,相信能从中找到答案,2018年车市寒冬下,本田、丰田能在中国取得逆势增长,这和他们不断加快新品的投放以及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有关,如新平台等。
反观日产,就好像有点吃老本的意思,凭借合资品牌的影响力和过去所积累的口碑和销量,主要依靠着轩逸、奇骏、逍客三大车型占据中国市场,和丰田、本田等车企多点开花,不断投放新产品和加快核心车型更新迭代形成鲜明对比。
长此以往下去,即使是中国市场也不能挽救日产的颓势,拿全新一代轩逸来说,原本是有向上突破的潜力,但日产却主动选择了堕落,数十年如一日的1.6L发动机依然是电喷技术,修修补补整成了第三代技术来混淆消费者。
10.90万的起售价使整体价格看似全面下降,但是仔细一看并不是这么回事,后轮鼓刹、钢轮毂、脚刹成为了轩逸控制成本的手段,入门版车型连个彩色中控屏都没有几乎只是摆设,真正排产的只有12万以上的车型,除非大降价,要不然轩逸正在偏离性价比这条航道。
轴距和尺寸的大幅度提升,颜值高、内饰质感出色,如果能将配置、性能部分短板补齐,新轩逸有可能避免“降价促销才能大卖”的命运,但日产并没有这样做,全系没有定速巡航、依然沿用非独立后悬挂、全系1.6L发动机,主动选择了继续堕落。
日产主动放弃了向上突破的想法,2.0T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因成本过高20万以下车型几乎无缘,旗下车型在外观、内饰上给了消费者很多惊喜,但在落后的发动机以及底盘和寒酸的配置上,依然是那个“不思上进”的日产。
眼下,日产更应该丰富自己的产品线布局,调整策略增强品牌竞争力,努力“向上”并非“向下”,沿用老一套的策略,裁员、减产或许只能一时凑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