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5G、大数据等新技术如何助力汽车产业发展

  • 浏览量:562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9-12-24
 
     2019年10月22日-10月24日,“2019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暨高峰论坛”在山东省青岛莱西市召开,会议主题为“协同 创新 突破—共建中国汽车产业链新生态”。其中,在10月23日的“产业链变革进程中,企业竞争力打造”专题论坛上,互动沙龙环节由《中国汽车报》社有限公司总经理 辛宁 主持,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零部件检测部部长 张志、京东物流价值供应链业务副总裁 杨海峰、烟台胜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副总裁 张宝芝 参与互动。以下内容为现场实录:
 
 
  互动沙龙
 
  辛宁:好,我接棒最后一个环节的互动,能坚持下来的都是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刚才三位企业代表从不同的角度,就汽车产业以及零部件发展,结合企业的特点,谈了非常好的观点。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做别的赘述。咱们还回到大的背景下,在智能信息时代,在互联网,特别是5G技术、大数据时代,这是对中国乃至世界以及人类社会深刻变革的时代,这个汽车产业在这里面是领先者,或者说是率先拥抱这个行业的产业。各位从不同的角度讲一下对新技术,对怎么样助力汽车产业发展,同时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做好哪几个结合点。刚才讲的过程中已经谈到了,我觉得讲得比较宏观。具体可以从微观的角度谈谈看法,首先由胜地的张总先来。
 
  张宝芝:5G这个东西,是很先进的,5G对于推动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是很有好处的。中国现在的人力成本越来越高,智能化和自动化是必然的趋势。刚才报告中我也谈到了,去年一年投入的关节机械手已经超过700台,这是自动化。下一步要做的是智能化,无人加工车间。像成都的西门子的无人工厂,在日本见过法兰克的无人工厂,我们就要打造中国的无人工厂,5G对我们来讲有很大用处。
 
  辛宁:张总主要从零部件产业智能制造的角度,对我们的企业无论是管理、效益、成本控制以及对未来和整车厂的结合,这是一个思路。
 
  谈到京东,大家想到京东是汽车行业非常大的用户,但是刚才他讲的供应链管理,已经开始进攻汽车物流,汽车物流是非常大的行业。由于用户已经进入了行业系统管理,这也是产业边界逐渐打破,刚才讲了,从整个供应链管理,效率的提升,为用户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谈了很好的案例。从推动5G产业发展,对汽车产业有什么建议?
 
  杨海峰:我们更多是站在物流企业或者零售企业的角度,可以看到5G技术带来整个信息化的速度加快了,所以在日常的园区管理、运输管理上,更多把5G技术用在获取数据和数据交互上,做了比较多的投入。同时,今年10月29日会开全球物流峰会,会宣布一个5G真正落地项目的推动,现在保密,还没法儿说更仔细。另外回过头来说数字化,很多行业里面,数字化是基础的,但是大家还没有做起来,很多企业内部更多的数据,因为我们也服务了很多汽车行业企业,很多数据是拿不到的。作为互联网行业的好处,从企业内部来讲,首先把数据能力加强,企业内部有数据中台的时候,才能自我学习,把整个效率提高。这也是我看到的在汽车行业企业普遍存在的难点。另外一个难点是大家的互通,很多企业相互之间明明有协同关系,尤其是汽车是协同行业最多的,钢铁等各个加工企业,但是这个协同关系并不是很好,我接触很多企业,在工商管理上没有实现信息化对接,或者自己可能有这个能力但是上下游没有打通数据。所以未来必须把数据放在一起共享,产生更好的供应链协同,在供应链协同的情况下,创造的价值比销售价值还大,只有把库存准备得很充足、精准,才能带来更好的销量。有时候只认为生产出来了就能卖出去,但是未来需求在哪里,需求多少,在什么地方,能满足需求的时候,才能获得更好的市场份额。所以我的观点,在智能化、自动化,有些领域我们在尝试,但是最开始的数据化,是我建议大家都要认真思考的,要思考是否有完善的系统和足够的储存空间,能把这个数据用起来。先储存好再用起来,这个数据资产可能会大于某些投入。未来做智能车联,包括我们也做一些创新的智能车送货的打通,这些基础的基础是先有数据资产。车本来是非常好的载体,但是还没有发挥到更好的状态。
 
  辛宁:确实,从数据来讲汽车行业是短板,在过去的一个过程里有大量数据,但是并没有把它作为资产。未来谁拥有数据,谁应用数据,这是对企业是非常了不起的拉动作用,可能也是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感谢杨总。
 
  中国汽车工程院是第三方机构,在检测和试验等方面,给零部件企业给予服务。刚才讲的,像信息孤岛到智能终端的转变,你对5G技术和信息技术,对汽车产业特别是零部件产业,应该怎么样助力我们的发展?有请张主任。
 
  张志:从零部件的角度讲,我个人的观点,因为不同的产业,包括做传统的比如底盘零部件,做上游装备的,或者电子电器的,由于不同的产业决定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从大数据、5G或者互联网,有可能有些零部件企业不一定涉及。所以我赞同张总的观点,智能制造,某种程度上可以使零部件的质量更好,设计更好,而且积累不少数据。打造数据平台,各家产品数据都有,数据平台会致力于服务产品的改进。而你们要做的是,从设计、原材料到产品成型的整个过程,保证成本向下,保证设计的流畅。在这个过程中,我个人观点是5G的智能制造,生产某一类产品,应当熟悉产品的所有范围。我也是做数据,新能源的数据做了很多,我也看中这一点,就是做数据的平台,具有数据的检测平台。
 
  辛宁:实际还是从智能制造的角度。因为我们有各种数据,刚才杨总说的是产业链的数据,生产制造环节有工业大数据。从消费领域来讲有用户数据,用户还有显性数据、隐性数据。所以整个数据链也是个链条,不同的角度对数据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正向在4G时代,智能老大,说4G时代没有想到它能带来什么,但是确实产生了对中国乃至世界巨大影响的产品,叫微信,整个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它讲到,5G时代,提供的管道、提供道路、提供的构架,能带来什么样的变革?一定在社会上和产业界发生调整。到底是什么形态?现在不好下结论,这就需要各个行业结合时代技术的特征,推动产业发展。我相信现在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前景是美好的,不是说每个企业不能走出来,一定有若干企业走出来,而且走得更好,这也是实现汽车强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中国用三年的时间准备全部覆盖(5G),所以在中国智能化的发展,给汽车行业带来的机遇,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个问题,在座可能都跟汽车企业打交道,特别是张总,你是零部件企业,但是你也要跟整车企业打交道,你对整车企业在发展中有什么建议?还有些什么难点需要我们去突破?
 
  张宝芝:实话实说,刚才报告中也提到了,为什么德系、日系企业在销售低迷的时候会上涨?它们的供应商是战略合作关系。而中国现在的主机厂和供应商,跟战略合作没有什么关系,这不是好现象,所以主机厂能够找一些供应商进行战略合作,其实你买的不是零部件,买的是技术和服务。这个主机厂包括上游供应商,我们可以直供主机,也可以通过一级供应商。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大家纷纷找低成本、低价格,没有技术含量的成本。整体的体系能力,对整车厂和零部件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辛宁:刚才张总讲了,现在的低端品牌的,把零部件企业作为合作对象,只是以交易手段完成零部件体系。但是大家看看欧系特别日系,整个是一个战略合作伙伴。这个过程中,过去我经常说品牌合作体系能力,一个企业怎么把别人对你的信任打造成社会的信用,可能是未来在产业上共同发展,共同的信用能力,保证品牌的增值,不仅仅是整车厂,而是零部件企业共同要面对的。
 
  感谢张总。
 
  杨总,您因为跟整车厂有合作,跟4S店有合作,跟零部件企业也有和,您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杨海峰:我还是说5G的事情,因为网络基础能力,带来的是信息交互的更加迅速和更加完备,在4G环境下交互还会存在障碍或者时间过长,但是5G时代到来之后可能会带来视频,所有的视觉交互非常快,那很多的东西决策包括监控、车里应用的东西,都会发生非常大的信息交互的变化,这个信息变化会带来很多创新的玩法。因为京东是非常创新的企业,5G到来之后会带来更多创新,说不定哪一天就不再用微信了,可能用别的。另外一个事情,在企业的角度企业内部是一个中台,而第三方公司擅长搭平台,而平台更多是聚在一起做更多的决策,而中台是企业先要去做,然后再进入平台,发挥不同的作用。主机厂,它们把不专业的事情找专业的合作伙伴进行外包,以前的很多主机厂我们接触的时候,还是把所有事情自己从头做到尾,而现在它们也在逐渐找更好的战略合作外包出去,不断把成本中心变成可控的运营中心,不是靠自己把所有事情都做完,更多是做车、做品牌。第二个变化是整车跟互联网的接触还是比较少,如何接触用户理解做车的定制化,靠批量生产去做成本控制,但是当把各个环节做到极致以后,会考虑用户需求,其实很多用户在各个领域都有定制需求,包括家电,也是很大的行业,也在做定制化需求。所以未来像智能制造,更多也是基于用户需求的变化和自身供应链的环节足够优化以后,完全可以做很大的变革。像电脑是做DIY,那汽车叫“改装”,这种事情未来可能会出现。我们说用户越来越年轻的时候,它们的需求个性化会彰显,它一旦彰显出来,对整车的要求不会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习惯,会发生变化。所以主机厂要更快地打通过渠道,做很好的定制化通道,把产品做到最优。因为我们认为还是有很多机会,还有很多可探讨的空间。但是相对来说太激进了,估计是五年十年以后。
 
  辛宁:确实。制造企业一说是智能制造,往往把它孤立了,实际差了一点,刚才杨总说的,智能制造和用户的接口一定要留,如果谁不留,还停留在生产环节,就更麻烦了。第二个,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这个过程的升级,把原来物质层面的东西,一定会上升到精神层面,跟用户互动交流的时候,要有精神的东西,可能这个产品、这个企业才会有竞争力,这就是互联网企业和我们传统制造企业角度不一样的地方。但是未来,一会儿我再说两个极端的案例,可能相互之间的融合,相互之间的渗透,就非常重要了。因为未来,刚才讲了,所有的数据,包括区块链技术都没有问题了,这个过程中怎么用好,就考验产业生态链的变革。
 
  张主任是做了大量零部件的检测,您对零部件企业在这方面有什么建议或者有什么困惑?
 
  张志:整车厂和零部件的关系,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一直信奉一句话,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有一个整车,自己开发电池,可能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进去,车出来了,但是这个过程,某种意义上技术积累程度不够,这个意义可能有一些左的观点,但是我自己是这样认为。我刚才讲了,一个是整零联盟,零部件厂和整机厂,从设计之初都应该参与,不同的产品、不同的车定义是不一样的,对产品的定义也不一样。刚才张总的PPT我也看了,我仔细听了,他提到未来新能源发展,这个制动盘要适应未来新能源车的发展,可能思考还不够,要跟配套企业合作思考,有什么样的要求,有什么样的定义。
 
  谢谢。
 
  辛宁:谢谢,整零合作实际是整零融合,将来的跨界融合。所以大家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开放的理念,共同服务客户。在这个前提下,有些东西现在还摸不清楚,让它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是大家要探讨的东西。
 
  简单做一个小结,互联网企业和传统制造业的跨界融合,还需要一个过程。举个例子,汽车行业的很多院士,说“自动驾驶说说概念可以,做出来很难,每一辆车要增加几十万的成本”,这是用汽车传统思维方法来做。智能网联的老院士怎么讲?说按照IT产业的发展规律,现在的汽车产品定价就是1美分。汽车产业的院士在看这个产业的时候,忘了摩尔定律。信息产业的专家看,认为摩尔定律是无限所小,华为一平分厘米的芯片,可以压69亿个晶体管,是无限小的,但汽车不是,汽车有它的产业规律,你说它无限缩小,我们现在汽车还在加L,所以两个行业的,这些都是大佬级的,都处于极端,怎么把这两个东西通过渠道连起来,让它发挥出作用,达到极致。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真是最好的时代。我们只要能够适应形势的变化,我们的企业一定能够发展得更好。跟不上的企业,就面临淘汰,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大浪淘沙,在中国,我们是幸运的,市场中心在中国,产业转型的中心在中国,未来符合潮流、符合智能系列发展的应用最先在中国,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还有什么难的?只要方向对了,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我们企业没有问题。
 
  最后,再次感谢三位嘉宾给我们表达的精彩观点和辛勤劳作,我们这个环节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