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新形势下零部件企业如何克服困难和挑战

  • 浏览量:719
  • 作者:
  • 来源:新车网
  • 时间:2019-12-24
 
    2019年10月22日-10月24日,“2019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暨高峰论坛”在山东省青岛莱西市召开,会议主题为“协同 创新 突破—共建中国汽车产业链新生态”。其中,在10月23日的“新形势下,企业战略思考与策略”专题论坛上,互动沙龙环节由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 安庆衡 主持,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大客户管理中心、市场与公共关系总经理 杨勇、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尉言超和珠海华粤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 倪川参与互动。以下内容为现场实录:
 
 
  互动沙龙
 
  安庆衡:三位好。刚才听了这三个代表性的零部件企业,我本人也很受鼓舞,我也很关注零部件的发展。我想中汽协组织的这个零部件大会,人员这么多,说明大家都对别的地方的先进经验比较感兴趣,而且对于一些困难的克服,大家都等待着答案。其实刚才各位演讲得很好,但是大会又安排圆桌环节,就请大家再说一说。师秘书长说让我主持一下,我还是想从你们这儿学点东西。
 
  首先从惠州德赛西威开始,过去你们企业的名字我不太知道,但是现在听到的不少。一个是一汽大众获得一个系统的大奖。再一个,上周在北京市,你们获得了智能网联零部件的年度贡献奖,今天你们讲说是获得了全国质量奖。但是除了德赛西威以外,包括盛瑞传动,也面临着一个问题,我想大家一块找找答案。现在你们介绍的是最终成果,是好的经验,你们能不能给各位介绍一下或者交流一下你们遇到哪些困难和挑战?不是上来就说好的,因为竞争是很厉害的。在座很多企业也挺困难,我们这些困难和挑战怎么克服?先说说这个题目。谁先说呢?
 
  杨勇:第一个困难就是市场产量的下降,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因为我们是上市公司,所以半年报可以看到,去年销售额比前年下降10%,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又下降10%,这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挑战,利润下降了差不多70%,今年上半年的半年报也披露了。经营的过程中,资金压力是非常大的。我们今年也做了各种各样的手段,没有裁人,但对新的招聘有一些限制。但我们对于研发没有放弃,我到汽车行业十几年不到二十年的时间,这是第三次碰到一个周期性的下降,但这次的深度和时间的长度,远远比过去严重得多。过去在上次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当时有个坚持的地方就是投入研发,可以看到,今年研发占销售额的占比会达到12%,去年接近10%。即使是这么严峻的挑战下,研发都是不能放弃的。
 
  这是我的简单分享。
 
  安庆衡:盛瑞传动我也去过几次,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悉。国内都说整车自主品牌零部件困难,零部件里面最薄弱的,包括自动变速器。盛瑞传动就敢于啃这硬骨头,他们花了十年时间搞8AT,我是非常体会你们董事长的难处,花了12年,投入15亿,30万台,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尉言超:安主任提的这个问题特别好,对盛瑞传动来讲,发展中的困难深有体会。用四个字概括的话,这12年中的困难,是“九死一生”,这期间有很多次都可能失败,有很多次扛不住、撑不下去的时候,每次董事长都带领团队挺过来了。董事长当时搞这个项目的时候,说了一句话,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但是在找死的时候才有生的期待,如果不创新,这个企业过了几年以后就没有核心竞争力了,企业就撑不下去了。
 
  在整个创新过程中,市场方面,自动变速器做这么高端的产品,8AT自动变速器,填补世界空白的产品,谁敢用?哪个汽车厂敢用?这是面临的一个特别大的困难。后来我们找了很多汽车厂,说实话,每个汽车厂去拜访的时候,都可能说“等到你这个产品成熟了以后,我一定采用”,但是我们找到了江苏陆风(音),它们决定试试这个产品。说实话,第一代产品上市的时候,确实暴露很多问题。当时2014年上市,这个产品搞了七年,没有经过验证推向市场,肯定会有问题。我们跟陆风(音)联手解决了各个方面的问题,才使产品逐步走向成熟。我们这个产品只有搞研发的经验,但是自动变速器产业化的发展没有经验。陆风(音)总是说你们为什么老是不行?后来我们企业形成了战略合作,怎么合作呢?“你说我们不行,你领着我们干”,后来两个老板就决定联合开发这个产品。陆风(音)的董事长派质量部长到我们公司任变速器的总经理,带领我们这个团队搞了两年时间,才把这个产品由样品转向了产品,这是市场开发遇到的困境。
 
  第二个是钱,资金问题,我们这个企业,一开始搞的时候,一年几千万的利润,做这么大的项目,总有一点小马拉大车的感觉。我们这个项目投入15亿,但是传统产品产生的利润也就是三四千万,还要维持传统产业的创新提升。所以为了解决资金方面的困难,董事长带领所有股东,自从搞了项目以来,再也没有分过红,而且三次稀释股份,原来自然人股东是百分之百控股,现在整个自然人股东还有52%的股份,通过股权不断稀释解决资金方面的困难。当然了,包括贷款抵押,基本上所有厂房、土地全抵押了。
 
  第三个困难是整个供应产业链的困难。原来中国没有自动变速器,就没有中国自动变速器的配套产业链。我们搞了这个自动变速器,在哪儿采购零部件?这是面临的很现实的问题。原来95%都要依赖进口,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培育,我们在国内培育的供应商将近200家,把这200家供应商手把手带出来,这是很困难的事情,可能搞自动变速器装配还没有那么难,但是把这一两百家供应商都能满足我们的需要,这个过程比较长,也很难。后来随着自动变速器整个产业的成熟,又在自动变速器建了配套产业园,最核心的零部件入这个园,和我们一块提升质量,提升管理水平,确保产品品质。当时在2013年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产品还没有推向市场,正个产业链都看不到希望。董事长领着所有的供应商,在北京长城脚下开了大会,共同唱国歌,国歌里面有一句话“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当时董事长领着唱“自动变速器产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一块手挽手,心连心,共同把自动变速器产业做强做大。
 
  这是我们的体会。
 
  安庆衡:期待盛瑞传动搞得更好。说起自动变速器,我跟珠海华粤(音)的倪川倪总也是自动变速器的会上认识的,大家知道,自动变速器是中国汽车零部件薄弱环节,但是最近几年有所前进。但是这里面面临一些问题,一些自动变速器,它的主要零部件还是美国的华纳,模块什么的,靠它们,当然长城、吉利也下了很多功夫,但是关键还是靠外国,国产零部件还不行。但是后来看到倪川站出来了,虽然不是很大的企业,但是在自动变速器零部件供应方面有一席之地,我想它们一定会经历很多困难,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困难,怎么走的?
 
  倪川:谢谢安总。我们所在的行业是中国汽车零部件的离合器行业,对于重型车来讲,大家对离合器比较熟悉,在座很多人尤其是年纪轻一点的,在乘用车的时候提到离合器,可能觉得非常陌生。离合器是典型的传统零部件的代表,到2016年的时候,达到了顶峰,从2017、2018这个百分比逐年下降。正好是中国人浮起来了,追求新的生活需求的时候,这时候习主席也给了我们方向,自动变速器的比例越来越多,手动的比例越来越低,所以我们面临的困难是双重:一个是大势下滑,另外是手动结构比例的调整下滑,是全行业的。当然了,重型车会少一点。这样的话就变成未来的发展遇到问题,未来怎么办呢?市场已经在追求自动,要么是AT,要么是DCT,很多领域体现了混合动力等等。我们是干离合器的,何去何从?过去中国的手动比例非常高,现在中国的手动比例非常低,全世界手动比例最高的地方是欧洲,大家都认为欧洲非常先进,但是恰恰欧洲是手动比例最高的,可能仍有60%。未来的发展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的思考。
 
  我们必须迈入自动变速器的行业,随着中国汽车发展的洪流一块发展,因为中国市场是最大的市场,不在本土做好在哪儿做好呢?这个事情绝对不是一天两天的思考,思考了非常长的时间。技术在哪儿?人才在哪儿?资金在哪儿?其实刚才盛瑞把困难过程已经说了,困难的过程家家都一样,非常相似,最重要的还是看清楚大势所在,集中精力办大事。的确,我们击中了精兵强将,有专门的攻关队伍,一定要对标,搞清楚这里面有多少标准,有多少不同的新材料,供应商的供应链在什么地方。经过这么个过程,最后可以把这个系统全部掌握。重要的是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大概有30%的比例,在中国未来节能的路线上,混动的路线上,无论是双离合器还是三离合器、单离合器,都占很大比例。最近我们看到自主品牌的企业,在混动方面的变化非常大,新项目非常多。我们是瞄准这样一条路,是这样走过来的。
 
  谢谢。
 
  安庆衡:方才三位说到他们怎么克服困难,奋斗到现在,能够坐在台上作为零部件的佼佼者在大会发言,来之不易,我想台下的各位企业也会受到一些启发,该怎么摆脱困境。
 
  第二个问题,现在中国汽车行业,当前比较困难,各位包括德赛西威,都在下降,市场在下降。咱们几个企业有针对性的在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准备采取哪些大的动作来摆脱这个困境,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
 
  尉言超:目前盛瑞传动采取的措施,还是用技术抢占主动权。说实话,去年、今年是比较困难的,随着整个汽车形势的下滑,特别是自主品牌受冲击比较厉害。因为我们前期配套的产品和整车,主要以自主品牌为主,所以下滑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但是从技术上进行引领,有两个重点方向:一个是抓紧时间推出混合动力产品,整个混合动力,新能源方向,发展得非常快。我们从2008年开始就做出了三款混合动力开始,今年正在做整车实验,明年就能推向市场。随着混合动力产品的逐渐形成和逐渐市场化,这一块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再一个是纵置变速器,因为这个市场在国内比较小,但是也有需求,虽然量不大。所以我们把纵置变速箱做出来了,很多可都有需求。第三个是把现有产品做精,不断往高端品牌配套。刚开始配套的时候,可能一流品牌很难采用我们的变速箱,但是从2014年开始到今年五六年的时间,30万台的产销量,第一梯队的客户,一流品牌,都开始采用我们的产品。像一汽就采用我们的产品推向市场,还有几款产品正在合作。一汽配套以后,上海大众对我们的产品也比较有信心,正在做技术开发。把现代产品做好,客户层次逐渐高端化,技术领先,逐渐摆脱困境。
 
  杨勇:在刚才的分享中,最后一部分就提到了我们要做些什么。我们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正是一个好的时机,让我们练内功。我们公司从2003年-2017年,基本是平均50%的增长率,所以一好遮百丑,总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等到2018年、2019年销售额下降了,大家也慢下来了,就会发现很多日常管理中的问题浮现出来。所以我认为,在现在下降的市场情况下,要把精力放在管理上。刚才提到了所谓的数字驱动,把日常的精英活动,包括管理活动记录下来,通过数据化的体现,通过更多的分析,总结找到一些差距,找到改善的点,所以不停用PDC的方法推动内部管理的效益提升。比如在研发上,刚才我说了,营业额的12%投入到研发上,但是我们依然认为研发效益是不够高的,这也是为什么重新思考组织架构应该怎么样搭建,我们的技术和产品管理应该怎么样去做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所以,现在德赛西威把管理真正认为是一门科学,不光是日常经营上,也希望在管理上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比如像华为在输出它的管理思想,我们也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把自己变得更加精益,更加高效,在内部协同上做得更好。
 
  这是我要分享的内容,谢谢。
 
  倪川:我一直认为是危中有机,当然这句话是人人都知道的。另外是加大研发,也是人人都知道的,我觉得这里面应该有一些做法,其实这些做法也是人人都知道的,我在这里谈一下我们的体会。刚才盛瑞有谈到,我的东西是好东西,怎么让我的客户用呢?实际每一家企业,无论是电子的还是机械的,都遇到新的产品出来,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在很多的场合,某某公司,他们对我们不相信,或者某某国外公司对我们不相信,如果你年轻,你是才到这个世界上来,没有太多历史,不被人信任,这是非常正常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加大研发。加大研发不只是砸钱,今天中午休息的时候,和绿材(音)的杨书记有交流这个事情,我们就应该把过去没有走的路赶快补起来,你要做样车,不能只用嘴去说。为什么某某大公司,它们的东西很容易被中国企业证明呢?是因为十年前就研发了,甚至十五年前就研发了,早就有样车投入了。我们现在是加快了步伐,但是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道路讲,如果回顾过去的十五年,在座的大家在干什么?在哪儿?今天当你意识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并不晚,赶快做这个事情,这是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当我们说危中有机的时候,我们在说汽车工业下降的时候,所有在座的各位,都是最好的机会,大家都需要降本,都希望打破过去的供应链,都希望引入带来新的价值,如果你做好准备,机会就来了,这时候你快速跟客户配合,很重要的是听客户的声音,不要只说自己,如果你回答的问题是客户需要的,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沿着这个方向,是可以很快走出这个危机的。
 
  安庆衡:我想大家都会记得倪总说的危中有机,也会记得他们说的把一汽大众的客户基本拿下,这个不容易。我想三位的发言,肯定对台下各个企业有启发,而且他们讲的跟大会主题都扣在一起,他们就是在讲怎么创新,怎么突破能够创新了,能够研发,能够奋斗,最后就取得突破。所以几位确实讲得很好,我也在想,如果他们讲的是哪位领导在作报告,肯定没有那么深刻,但是他们是企业领导,自身实践,在困境中走出来的成功的体会,肯定对大家有所启发。
 
  还有几分钟的时间,大家简单说一说,我们克服了困难,在创新当中努力,这几个企业下一步宏伟的目标跟大家简单说一两句,也给大家鼓舞。很遗憾的是,今天的电池企业没来,宁德时代的领导有事着急走了,其实宁德时代讲得非常好。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宁德时代成立的是2011年,没有几年,但是现在他在德国建厂,我挺吃惊的,在国内它的市占率是40%多,但今天它们介绍是51%,这个不得了。所以各个企业有各个企业的绝招,但是不是非得几十年奋斗,十年奋斗八年也能取得成果。所以三位把你们鼓舞人心的事儿说一两句,咱们的座谈就能告一段落。
 
  尉言超:盛瑞传动,我们董事长说了这么一句话“我这辈子,就做这一个事,变速器”,现在盛瑞传动集中所有精力,立志把自动变速器做好,做成世界知名品牌,这是我们下一步要努力的分享。
 
  杨勇:刚才的分享里面有我们的愿景,最后一句话是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首选合作伙伴,这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最近我们把它更加明确化,智能座舱的领域,得到的数据,在全球排第11名,我们希望在2023年左右的时候进入全世界前五名。
 
  倪川:我们在传统乘用车汽车领域里面,已经是每三个汽车就有我们一个产品,当转型进入自动变速器产品的时候,我们已经填补了中国人的空白,我们希望在DCT和混动领域,也能够有30%的份额,因为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市场。
 
  谢谢。
 
  安庆衡:好,感谢三位的参与,台上台下的企业共同努力,为了实现大会的宗旨,也是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共同努力。
 
  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立即提交

新车号

新车网评

最权威的新能源汽车观点

百姓评车

最接地气的汽车新媒体

直播车市

车市动态,尽在掌握。

极品游记

自驾路书,旅游资讯

视频

新车讲解

最新的新车资讯

对比视频

最权威汽车对比视频

试驾视频

真诚试驾

汽车故事

那些车儿,那些事儿

企业QQ
3261959633
企业电话
18501967650
微信公众号

新车网评

企业微信

新车网微信

返回顶部